俞良英
摘要: 職業技能競賽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目標,是我國高職教育的一項重大創新,目前已成為各地區、各學校檢驗職教水平的方式之一。本文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契機,以技能競賽賽項內容為導向,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出了“一二三”的教學模式,用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同時爭取在技能競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Abstract: The occupation skill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goals of "to promote teaching by competition, to promote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to promote reform by competition, to promote construction by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as become one of modes to test the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regions and schools. Taking the occupation skill competition as an opportunity and the competition content as the guidance, this paper takes a reform to the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specialty, puts forward "123" teaching mode, to consolidat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strength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ultivate team spirit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each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obtain better results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
關鍵詞: 技能競賽;實踐;專業技能
Key words: skills competition;practice;professional skills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0-0256-02
0 引言
從2008年6月開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成功舉辦,它是為了響應教育部提出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院校有競賽”的口號,通過8年的推廣,技能競賽的參與面越來越廣,影響和號召力也逐日遞增,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度也隨之增高,這主要與技能競賽能展示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科技創新上的最新成果及師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等優點分不開的。
技能競賽賽項是依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來制定的,它來自于生產實踐又立足于專業基礎,依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體現出學生對操作先進設備的熟練和規范程度。參賽者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操作水平、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較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才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而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在教學中特別是實踐教學中就需要將這些要求貫穿入相應的教學中。筆者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全國“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技能競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也給筆者提供了思考、研究“以賽促教”的契機,因此,如何充分發揮技能競賽對教學的指導作用,以達到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教師教學效果是相關院校的重要研究課題。
1 職業技能競賽導向下的實踐教學新要求
所謂職業技能競賽就是要求選手指定時間內,在賽方模擬出的真實的工作場景下,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式驅動活動。選手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對專業技能的運用,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在任務完成過程中能充分得到體現,同時也將直接反應到最終比賽項目完成的結果。隨著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比賽的教學導向作用,這就促使了在進行專業實踐教學中也向各常規賽項的實際崗位和生產實踐靠攏,這勢必為本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以競賽活動為載體,以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技能訓練為主,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學習。
對于2011年、2012年、2013年“亞龍杯”全國高職院校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技能競賽方案中對參賽任務的要求和描述中可看出,參賽選手不僅要會對傳感器進行安裝和調試,還需要設計氣動控制回路,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團隊協作下完成“安裝、接線、編程、調試、運行、維護”等工作。由此可見,技能競賽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要求是相當全面的,這就要求我們要綜合以往的多門課程來設置綜合實訓,讓學生在實訓課程的學習中無形地完成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對相關綜合能力的提升。
2 職業技能競賽導向下實踐教學總體設計與實施方案
在職業技能競賽導向下制定實踐教學目標,目標以相當明確,主要以培養綜合能力為主,訓練單項專業技能、多種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為輔。筆者針對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實踐,提出了一種“一二三”全新實踐教學模式,即“一個教學目標,兩次專項訓練,三個實踐階梯”。“一個目標”是指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目標,其他相關能力為輔;“兩次專項訓練”是指每門實訓課都至少安排兩個與工程實際崗位密切結合的實訓項目,一個項目重基礎,一個項目重提升。第一個實訓項目所需的電氣原理圖、接線圖、程序等項目相關資料教師主動提供給學生,要求學生按圖索驥,完成項目要求即可,主要強調基礎操作的實現;第二個實訓項目為提高難度,教師只提供題目最好是往年競賽的賽題,項目其他資料由學生自己準備,并根據準備的資料完成項目。通過“兩次專項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同時教師不僅可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在實訓中發現尖子生,為后續技能競賽選拔學生做準備。“三個實踐階梯”是指實踐教學環節由“單門課程實訓,學期綜合實訓,崗前頂崗實習”三個層次組成。這三個層次在知識和能力培養上必須呈現逐層遞進的效果,第一層次的單項課程實訓為基礎,第三個層次的崗前綜合實訓為提升。其中“單門課程實訓”安排一周,共28課時,在相關課程的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實訓時間,“學期綜合實訓”安排兩周,共56課時,要求在學期末完成,由于該實訓綜合性強,覆蓋的課程知識多,因此在具體實施上先要求專業教研室主任將學生本期所學課程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再根據內容安排2-3名實訓指導老師,再由指導老師與教研室主任一同確定實施項目和各項目具體的實施方式。“崗前頂崗實習”是在學生畢業前在該專業的校企合作企業進行的為期十個月的校外實習,學生進入實際工作環境,依照具體的崗位管理制度,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一次技能的綜合和強化,而對于技能競賽的備選選手,也可以在此實習環節,找到賽項對應的崗位,這也相當于賽前的“集中練兵”。具體的實踐教學任務分配表可見表1。
通過這種“一個教學目標,兩次專項訓練,三個實踐階梯”的實踐教學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課程與技能間的相互交叉融合,學生通過層層實訓,學習興趣和信心能夠得到提高,學生也能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3 職業技能競賽導向下實踐教學考核方式
任何的考核方式都是學習效果,為了引導學生更加專注于實操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筆者將技能競賽的評分標準引入到實訓教學的考核方式上,以實現以賽促改。各項實訓考核的內容由“職業規范評價”、“項目考核”、“師生互評”和“能力素養體現”四個部分組成,分別占總成績的10%、50%、20%、20%。其中“職業規范評價”主要考察學生對實訓操作的規范性;“項目考核”是對任務完成質量的評價,考核內容分為電氣控制線路設計、連接及工藝、運行效果等方面;“師生互評”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教師在實訓過程中的隨機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打分,以此督促學生認真的對待實訓,學生評價是指分組實訓時,同組內的同學根據各自的表現相互打分,以此增強學習小組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能力素養體現”是指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現場實訓環節和每天實訓結束前的討論環節,對學生在實訓中所體現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進行打分評價。
4 職業技能競賽導向下實踐教學改革效果
該專業從2010年參加全國“自動線安裝與調試”賽項,雖然此次比賽未能獲獎,但收獲頗多,通過賽后的經驗總結,我們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初步制定出了本專業的實踐教學安排,在此后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都通過當年技能競賽的賽后總結對該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完善,“以賽促改”,通過此方式對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我們發現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和積極性明顯提高,自信心和就業核心競爭力增強,師生都對職業競賽的興趣和參與程度逐年增加,這也是該專業在2011年和此后的各年都參與全國職業技能競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賽項都能獲獎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實踐教學的改革,該專業的全國職業技能競賽的參與賽項已擴大到多個賽項,獲獎賽項也逐年遞增。
5 結束語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結合大賽賽項要求對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實施改革,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采用“一二三”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教學,重點落在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不僅定位為“精英培養”更是一種“全員訓練”,通過改革考核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能在提高職業大賽成績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實現“零距離”就業,讓學生獲得更高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何國榮.面向技能競賽的電器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56-57.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鄧立群.從職業技能競賽看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改革[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