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鴻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300-01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的認知以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時期,如果受到了不良的影響對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那么,又該如何做好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老師的正確的引導
老師對學生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生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認識并不全面的時候,他們會模仿別人,通過模仿的方式來認知世界。因此,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此時教師的言行已經不再是關于自己的品德那么簡單了,此時,教師的言行還影響著自己的學生,甚至對學生的一生以及觀念都會產生難以改變的影響。如果老師整日抱怨我國的不好,宣揚他們,小學生們并不會真正的明白這些是否是真實的,相反,會認為老師說的是對的,國家就是像老師所說的那樣,外國就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個老師可以正面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國家的偉大,并且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那么,兩種培養方式出來的學生,完全是不同的,也有著不同的生活以及價值觀念,甚至是不同的人生。
二、將愛國注意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愛國主義的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只有通過特定的德育課程等才能進行培養。語文、數學,甚至是外語都可以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通過語文的課堂,增加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的自尊心。并且,可以通過語文的課堂,將中國的文化繼續發揚下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中國在數學上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在數學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使學生明白,中國在數學等方面仍然有著極其輝煌的歷史,有著傲人的成就,數學等理科知識,也有著中國人的成績。
同時,也應該將其他的德育等課程教育與愛國主義聯系起來,因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不斷前行發展的力量源泉。也應該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勤儉節約等中華民族精神。
三、要教育學生正視歷史
要教育學生正視歷史,這一點很重要。首先,從國內角度,很多抗日神劇的出現,使小學生等新一代人誤認為,當年的抗日戰爭就是這樣,當年的抗日戰爭并沒有教科書介紹的那么艱難,并且一些親日等書籍或是節目的出現都會影響到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以及不利于愛國主義教育的形成。
同時,也應該讓學生明白落后就是要挨打的道理。讓學生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壯志和愛國情懷。通過危機感,使學生明白,想不再經歷瀕臨亡國的傷痛,就只有好好學習,振興我中華!
四、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現在隨著多媒體的發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也變得多種多樣。除了祭掃烈士墓,參觀革命基地,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科技手段和設備等,播放愛國影片等。使學生在愛國情懷濃厚的環境中成長,對其將來的人生以及三觀的形成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并且也可以通過班會等形式對時事熱點進行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以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
愛國注意具有很強的情感性,是認識與情感的教育過程。因此,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運用具體的藝術形象,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祖國的認識,以藝術形象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靈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愛國主義是人們世世代代鞏固發展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項無比重要的工作。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歷史證明,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抵御外來侵略,而孩子,則是建設祖國外來的生力軍。我們必須從小給他們灌輸愛國主義的思想,讓愛國深入他們的骨髓,深入他們的靈魂。一個國家的少年,將愛國主義的精神不斷地傳承下去,這樣的國家才會不斷地發展,并且立于不敗之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每一個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