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70-01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為人師表,我在講壇上不斷地上演著自己的教育故事,許多事情已慢慢的淡忘,而有些事情像扎根一樣牢記心田,雖然不曾驚天動地,但仍然歷歷在目,感悟至深。
汝某是我們班一位很靦腆,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平時不愿意和同學們一起玩,上課也不回答問題,老師提問她,她總是低著頭,聲音小得連自己都聽不見,同學們經常嘲笑她,在同學們眼里她就是無能,導致她缺乏自信心,害怕上課,恐懼考試,如何幫助她增強自信,走出這個陰影呢?
一、“含苞未放”的她
1、個人因素。記得一年級剛入學,孩子們對新同學、新環境很好奇,個個都很活躍,但角落里總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汝某)。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性格內向,不愿與同學、老師交流,上課不專心聽講,容易走神,愛吃手指。課內外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遲到,發現他不管來的遲早,總是靠墻角往教室溜。學習成績也很不理想,經歷的挫折多了,失敗也就多了,便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使她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很難體驗成功的喜悅,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展。具體表現:上課總是低著頭,就算是會的問題也不可能及時主動舉手回答,記得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出示了這樣一道題:“舞蹈隊的同學去排隊,笑笑前面有8人,后面有9人,這一隊一共有幾人?”同學們都舉起了小手,唯獨她好像正在思索。我就笑著走到她跟前說:“你還沒考慮好是嗎?”我就把她領到講臺上,輕聲給她說:“你今天就當題目中的笑笑吧!”然后我就找了8個男同學站在了她的前面,又找了9個女同學站在她的后面。她就很不自覺的用數數的辦法數出這一隊共有18人。我就問全班同學,這位同學回答的怎么樣?生一:“回答得很好”。生二:“聲音洪亮,很好聽。”生三:“沒想到回答得這么好。”我就接著說:是呀!其實這個“笑笑”很棒的,老師相信她在以后的學習中會越來越出色!我接著問:“你能用算式解決黑板上的這道題嗎?”那個“笑笑”大膽在黑板上寫出了8+1+9=18。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她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在教學時,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學生的“我情我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我為我的教學設想“被動接納”的角色變成“主動參與”的角色做好了鋪墊,讓孩子們在“掌聲”中接受知識。
2、家庭因素。根據她的這種情況,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和藹地問:“孩子,你爸爸媽媽在哪里上班?誰在家管你呢?”她一直吃著手指,半天不說話,眼淚在眼睛里打轉轉。我摸著她的頭說:“是不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經常不回來?爺爺奶奶管著你?”她使勁的點頭。“爺爺奶奶能給你看作業嗎?”她搖搖頭,不吱聲。她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爺爺奶奶一直照看她,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根本無法正確輔導作業,形成了懶散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我把這種情況和同年級班主任交流、討論,她們說每班都有此現象,把這種學生就沒辦法,家長都不管,我們如何管?
哎!原來這是一種社會現象。這些農民工在外打工,養家糊口,從沒時間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與生活。這些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能活潑、開朗、自信嗎?也許這就是汝某一直“含苞未放”的原因吧!
3、教師因素。在學校里,教師對留守兒童,內向學生了解不夠,關心不夠,自信心缺失,加上近年來教師工作壓力大,往往難以集中精力按照個人意愿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學生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自己也就否定了自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還能干出讓老師滿意的事情?
我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盡量做到人人參與。在班級還采取了“結對幫扶”的方式,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情感。“拉起你的手,拉著我的手”,讓孩子們都成為知心朋友,促進孩子共同成長。同時,對于留守兒童和后進生要給予特殊的關照,讓他們比其他同學更多的得到老師的關懷。
我特意給汝某安排了幾個聰明活潑的“小老師”,沒多久,這些“小老師”都不愿意幫助她。我問原因,他們說:“汝某從不說話,喜歡一個人待在教室,我們不愿意和她在一起。”
為此,我也很苦惱,這個“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到底啥時能開放?期待中......
二、誰說未開放的花骨朵不留香?
1、我是護花使者。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都希望被認為是一個好學生。我認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就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經常與那些內向膽小的學生閑談,他們出現的錯誤不要點名批評,發現進步及時表揚,上課時多用眼神鼓勵他們,還經常對他們說:“汝某今天坐姿正確,回答問題聲音洪亮”。慢慢地,她愿意主動接近我了,一次課間操時她還主動沖我笑了笑,久而久之她增強了自信。
2、雖然還沒開放,但已流出了芬芳。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困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優勢,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不停地從他們身上尋找閃光點,以閃光點為突破口,進行表揚鼓勵,使他們樹立“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的意識。
“今天的教室干凈嗎?想知道這是誰的功勞嗎?”大家得知是汝某的功勞,掌聲便響起來了。這時候我看到了她嘴角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也看到了同學們慢慢的愿意接受她,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花兒”即將開放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汝某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上課能專心聽講,積極主動地舉手發言,聲音比起以前響亮了,作業能按時完成了,能主動積極參加班級各類活動,下課時,同學們都樂意接近她,她也愿主動參與游戲,與同學們融為一體,比以前活潑了。
當然,整個轉化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學生在轉變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反復犯錯誤的現象。對于此,我沒有灰心,不能前功盡棄,我堅信,轉化工作一定能取得成效。如今,三年快要過去了,經過我的多次鼓勵和表揚,昔日那個膽小怕事的女孩現在已經變得自信、陽光、好學。
四、期待明天的花兒更加鮮艷
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一定懂得尊重學生,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甚至毀掉他們的前途。
作為一個班主任,應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也正由于有了老師對學生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學生才能健康快樂成長并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