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孝燕
摘 要:語文基礎知識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的基礎與前提。本文從“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是根本”“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是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動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保障”等方面對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77-01
基礎知識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而言,基礎知識的學習,是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與形成的前提與基礎。因此,開展好語文課程的基礎知識教學與研究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西藏的實際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教學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是根本
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有經驗的語文教師一般會把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分為三大部分,或者叫三大模塊: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寫作,在考試中則相應體現為對學生基礎知識,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檢驗與評價。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評價中也更重視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靈活運用。但正如俗話所說的:“萬丈高樓平地起。”不管樓房修得有多高,不管樓房修得有多漂亮,它總得有地基,而且地基打得越牢固,房子就越堅實,安全系數也就越高。語文基礎就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地基石,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作地基,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不切實際。例如,學生不掌握一定的“字音、詞語(含成語)、短語、句子、標點使用、修辭手法、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他談何去讀懂一篇文章,寫出一篇好文章來呢?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著力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今天,我們依然不能輕視和放松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我們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就是要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為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打牢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是目的
重視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教學,并不是在教學中要學生去死記硬背那些常用漢字的讀音、寫法,詞語的解釋和造句,短語的類型,病句的一般類型、修辭以及文學文化常識。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我們在教學中要以靈活運用這些基礎知識為根本出發點。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這些知識,學會運用這些知識。例如修辭手法的教學,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反復、設問、反問等常見的修辭手法,更要讓學生了解這些修辭手法的特點,以及在應用這些修辭時的注意事項,要能夠用這些知識去正確分析別人文章中所運用的修辭法。不僅如此,在學生自己寫作文時,要能通過對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來提高自己作文的文采與質量。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的修辭教學就需要細致入微,如教學生比喻修辭,根據小學生接受能力和大綱要求,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比喻修辭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類別,并且要讓學生了解明喻的特征與運用。明喻作為比喻修辭中最常見的修辭,它在句子中會出現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且比喻詞一般是像、好像、仿佛、似乎、似等。除此之外,還要了解出現這些詞語不是使用比喻修辭的必要條件,如果句子中有這些比喻詞,但沒有本體和喻體,或者二者之間沒有相似點,都不能構成比喻修辭。學生只有理解這一系列關于明喻的相關知識,才能在分析使用中運用自如。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動力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教學必須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我們要把那些字、詞、句、標點符號、修辭手法、作家作品等基礎知識進行精心處理,做藝術性提煉,易于讓學生學習,樂于讓學生理解,以此來激發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漢語文普通話聲調這一知識點時,為了方便學生記憶和掌握聲調的標調要求,我們可以設計出一首打油詩一般的“標調口訣”:
a母出現莫放過, 沒有a母找o e。
i、u并列標在后,單個韻不用說。
i上標調把點去, 輕聲不標就空著。
j q x是三兄弟, 和ü相拼把點抹。
漢語拼音的標調要求多而細,對于小學生而言,掌握起來本來是比較難的,而且經常會記混淆,在使用中稍微不小心就會用錯。把這些使用規則用口訣式這么一處理,學生覺得像背誦律師絕句一樣,讀起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美和節奏感,興趣一下提起來了。
四、讓學生掌握方法是保障
教師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學生身邊學習,小學生在小學學習六年后,就會升入初中,猶如小鳥,等羽翼豐滿之后,就要飛向藍天一樣。就是在小學的六年里,也不一定每位語文老師能把一個班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帶到他們畢業。所以,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要掌握基本的方法。例如,對漢子的書寫上,我們一開始就不要硬性要求學生去死記某一個漢字的外形,讓他們把時間花在每一個字怎么寫上,還應引導學生從漢字的構造特點出發,先讓學生了解漢字基本筆畫,先學點、橫、豎、撇、捺五種基本筆畫的正確寫法,然后再學習橫折、橫折鉤、橫折彎、橫折折等復雜一點的筆畫,這樣循序漸進。然后,再讓學生掌握漢字書寫的筆順,這些基本的筆畫、筆順知識掌握之后,再來學寫具體的漢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總之,只有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
[2] 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1993年。
[3] 施良方: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
[4] 林英典:建構語文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新型關系[J],教學與管理,2004年第1期。
[5] 劉京平:營造幸福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2006年第1期。
[6] 吳錫平:拯救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J],中國教育報,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