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萬春
(河南理工大學 454150)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導致人們對于未來社會所需要的經濟管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在許多高校的培養模式并不能真正的培養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本文將從經濟社會入手,來分析中國高等教育應該如何改變才能夠滿足未來社會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未來社會;經濟管理人才;培養
一、 前言
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導致了人們應該重視知識經濟這一問題,怎樣改變教育方式才能將我國的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從社會經濟管理人才轉變為現在的知識經濟管理人才。除此之外還應該準確了解的就是在未來社會中將需要什么樣的經濟管理人才,只有了解清楚這些,才能夠培養出未來社會需要的經理管理人才。
二、 經濟管理人才的素質
(一) 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所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既包含未來社會經濟管理人才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還要求他們能夠有相應的責任感;既包括戰勝困難的決心還包括能夠能夠解決困難的能力。未來社會需要的經濟管理人才應該具備相應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夠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認真積極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還需要的就是能夠有戰勝困難的決心,面對困難的時候應該沉著冷靜,認真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失敗之后還有能夠戰勝困難的信心;還需要的就是足夠的能力,面對困難只有戰勝困難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否則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之中,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是領先別人的機會;最后需要的心理素質就是團隊精神,因為經濟管理者要面對的并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個的團隊,并且整個團隊的力量才能夠成為堅不可摧的對象,因此必須要團結,并且還能夠在團隊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展示自己的能力。
(二) 業務素質
對于經濟管理人才來說,業務的素質能力也是重要的,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首先就應該具備一定的組織才能,現今的網絡愈發的發達,造成了網絡的管理方式也十分的完善,相應而言的就是管理的強迫性在逐漸的減弱,這也對經濟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增強自身的組織管理能力才能夠領導整個團隊發揮其價值。其次作為一個管理人才創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運用其創新能力才能夠讓整個企業一直處于一種領先的地位,讓企業能夠在未來的挑戰中更好的選擇正確的道路。最后經濟管理人才還需要的就是一定的預測能力,在危險來臨之前能夠預感其的到來,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危機的影響,將企業的風險降到最低。
(三) 社交素質
經濟管理人才需要的能力并不是單一的管理才能,還需要能夠較強的社交能力,這樣才能夠將上級領導的指令更好的理解,并清晰的對下級進行傳達。除此之外還有與不同部門、合作對象等的交流,都是需要社交能力的。通過社交能力才能夠再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
三、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方式
(一)思想教育
在對高校的經濟管理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思想教育是多種理念的總和,并不是泛泛的思想品德。高校的教師在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也應該重視這也方面,思想是靈魂,因該注重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想更加的靈活,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培養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學生。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改變主要是加強實踐與理論課程之間的聯系,想要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首要的就是增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增加自身的動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后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再聯系理論來進行改正,這樣就能夠增加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應該重視這兩者的關系,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前沿的科研理論,讓同學生的知識不落后,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變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在的許多高校教師因為只重視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對學生的學習極不負責,上課時隨便念念課文應付了事。因此學校應該注重對此的監督,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進行多種講學方法的嘗試,這樣既能夠增加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改變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該積極聽取學生的反饋,通過學生的反饋來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夠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幫助。
(四)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種增加學生實踐活動的一種方式,學校與企業合力建設創業基地,在創業基地中學生能夠通過此來提前體驗在企業工作的生活,真正的了解企業的文化以及增加自身的工作經驗。學校與企業合作創業基地,政府應該對對企業進行相應的補助,這樣就能夠讓企業更大力度的進行創業基地的建設。通過創業基地的建設,學生們可以通過企業的前輩來了解真實的工作經驗,并通過企業教師來學習相關的工作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一階段的工作,在畢業之后更迅速的融入到企業的工作中去。
(五) 指導團隊
高校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了解企業情況的知道團隊的存在同樣也是必須存在的。有了這個指導團隊的存在,這樣就能夠為學校的創業進行一定的指導,對即將就業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培訓。他們還可以對學校的課程設計提出一些建議,讓高校明白現今條件下,企業最需求的是具有何種素質的人才。指導團隊的人員可以是學校的教師也可以是企業的員工,教師可以去企業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企業的員工也可以前往學校進行培訓。
未來社會所需要的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需要逐漸攻克的問題,高校想要培養出未來社會的經濟管理人才需要從心理、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種方面來進行培養,學校也應該從校企合作、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多種方面來進行改變,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為之后的經濟管理領域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帖征. 經濟管理人才的素質及其培養策略分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5,22:162+168.
[2]鄔東洋. 經濟管理人才的素質及其培養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16,28:95-96.
[3]賈曉晨,張永強,楊輝. 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導向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設計[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21:199-201.
[4]張順杰. 謅議行為引導對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J]. 財經界(學術版),2014,24:276-277.
[5]楊麗慧. 高校經濟管理人才的素質及其培養模式研究[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02:29-31.
[6]魏文靜. 創新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05:186-190.
[7]苗雨君,陳紅梅,齊秀輝. 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2013,3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