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輝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都可以感受到其帶來的影響。而高校體育在互聯網這一大背景的影響下,也走向了全新的發展方向,高校的體育發展離不開體育文化環境,這也是促進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的關鍵。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主要是以體育生態環境為基礎,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以及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培養。此次主要在互聯網+背景基礎上,針對如何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體育 體育文化 生態環境 構建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001-02
高等院校的體育文化主要是以校園當前現有的環境為主要空間,而大學生和體育教師作為主要的參與者,借助體育這一手段在校園內表現出的一種具備特定性質的體育文化氛圍。校園的體育文化屬于一種群體性文化,而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環境主要涵蓋了校園體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方面。此次通過對高等院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內涵的分析,提出了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相關措施。
1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
在體育這一領域,生態體育指的是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所在的環境以及體育運動三者之間相互促進過程中所構建的聯系。是在高校現有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以及物質環境的基礎上體現出的一種文化表征,而高校校園生態體育則是師生與社會、師生與自然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整體構成,構建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可以有效體現出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一個高度的統一。在高校發展過程中,高校的生態文明建設是整個教育教學中文化建設環節的主要內容,這一環節非常注重人與環境之間的共生關系,但是由于受到文化條件等限制因素的影響,使得高校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建設往往被忽視掉了。這一現象不僅會影響到整個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正常建設,而且也會影響到文化環境本身的育人價值,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環境,全面提升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高校管理層需要加大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構建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這也是高校體育文化向前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2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構建的含義
2.1 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資源的利用率
高校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建設可以更好的將高校中的體育資源進行歸集處理,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體育教學設施,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生態化的體育文化環境需要運用多元化的體育設施和優美的體育環境來作為基礎,而在這樣的一種體育環境中,體育教學的場地也將會更加的充分,而且體育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項目,這樣也使得整個體育教學的層次性更加的鮮明。可以說構建一個生態環境的體育環境是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文化建設的關鍵,高校一方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對體育文化工作進行宣傳。讓體育文化工作能夠在高校內得以全面開展。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體育文化是整個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的體育教學環境下,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校園的體育文化,這對于提升體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影響力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2.2 促進教師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建設,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教師和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而在這一過程中,體育文化的潛在性也就成為了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有效載體,打給比方,某高校的足球運動發展的特別好,高校中大部分男生都是足球運動愛好者,所以高校的足球場地就非常的好,再加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其他高校的足球對來向這一高校的足球對進行比賽,整個高校也散發著濃郁的足球宣傳氛圍,很多女生也是足球的狂熱球迷,正是上述這些基礎構成了這所高校獨有的足球文化生態環境,在這一生態環境中,每一位參與的學生都會受到足球文化環境的影響。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建設構成策略
3.1 進一步提高校生態體育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體育設施是高校開展體育工作的物質基礎,很多的體育教學內容都與體育基礎設施有直接的聯系,而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的體育文化環境質量,需要高校的管理層在現有的高校場館以及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加強對體育場館等設施的修復和完善,并在實際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高校一方要嚴格遵循體育設施科學化建設的原則,以市場的經濟規律為依托,不斷強化高校的體育設施質量,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當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力度,以此來進一步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提升。
3.2 不斷優化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資源配置
高校管理層在對高校自身的體育資源進行配置的時候,需要加強體育服務的宣傳力度,這也是提高體育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內容,除此之外,高校當中的一些體育場館也可以在沒有課程的時候對外開放,這樣也能夠起到體育資源整合的目的,體育在高校教育教學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可以說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建設為高校的體育資源利用提供了極大的動力,而在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要求在提供體育服務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這也是促進高校體育發展的關鍵環節。
3.3 進一步提高場館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
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環境建設離不開后期的科學管理,這也就要求負責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保證對場館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可以通過更新器材等方式來提升體育場館的建設水平,以此來進一步滿足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實際建設需求。在互聯網這一大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環境建設也適時的引入了先進的管理手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的建設質量。可以說生態環境建設質量的提升與后期的管理水平是有直接聯系的。這也是保證高校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有序發展的關鍵因素。
4 結語
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是體育、高校生態環境以及校園文化三方面共同促進的一種客觀的存在。對于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環境來說,生態體育文化環境主要包括高校大學生、教師在這一文化氛圍中對健康的一種追求。所以說,為了進新一步提升高校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構建質量,還需要高校在當前的體育文化環境基礎上,以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并以科學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構建規劃為主要依據,不斷加強對我國高校體育的物質環境、文化環境以及制度環境的建設。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科學、完善的生態體育文化環境,這也是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實現高校育人目標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舒長興,付玉,余麗華.鄱陽湖地區發展生態體育的戰略選擇與可持續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
[2] 趙溢洋.滿族原生態體育文化變遷的解讀——以阿城料甸滿族聚居村落為個案[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
[3] 何茂,江彩鳳.中國學校生態體育課程的生態倫理底蘊[A].2012管理創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
[4] 龔建林.生態體育——現代體育的發展方向[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
[5] 李謀濤,陳玉鳳,舒顏開.西部地區原生態體育文化與旅游楔合模式開發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0(4):78-79.
[6] 周君華,孫涵.生態體育資源開發及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基于山東省的實證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0(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