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淇 李洋
摘 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城市中的休閑要求越來越高,城市體育休閑空間的發展成為了人們的熱切期望。本文首先闡述了研究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意義,進而分析了遼寧省體育休閑空間發展的現狀,進而闡述了遼寧地區公共空間研究的必要性,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成果,為遼寧地區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發展指明方向,幫助遼寧地區建立完善的公共空間布局,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城市體育休閑 公共空間 必要性 研究 遼寧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66-02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休閑娛樂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職業病、富貴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體育休閑應運而生。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越來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出現,城市成為了現代社會人類活動越來越集中的地方,城市的發展除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外,生活的更美好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更高追求。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真正能夠滿足群眾休閑娛樂的公共空間卻越來越少,如果解決這個問題,類似遼寧省“大媽廣場舞擾民事件”將會頻發,甚至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城鎮化進程。
1 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市民生活的公共場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提高,城市中的公共服務呈現不足,而市民對于城市公共空間的服務質量卻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基于這一現狀,本文對遼寧城市建設中出現的體育休閑公共空間匱乏的現象提出思考,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望能夠為城市的建設提出可行性方案。
通過檢索期刊論文發現,針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研究還嚴重不足,對于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但體育休閑空間又是城市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所以研究的缺失與現實城市發展的需要形成了巨大的矛盾。本文對于遼寧地區的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
2 遼寧省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發展的總體現狀
遼寧地區的體育休閑事業雖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在總的公共空間的發展布局上依然存在不足,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2.1 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分布集中度過高
體育休閑公共空間主要集中在遼寧的沿海地區的遼寧省的中部各市,其中體育公園、休閑廣場、體育中心的集聚度更高,其中一半以上都集中在遼寧的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西北部地區最少,只有不到百分之十。而從城市分布來看,沈陽、大連、鞍山、丹東所占比例最高,達到了總數的六成以上,其他城市卻只占四成不到。
2.2 人均公共空間與人口規模分布不對應
人口規模上,遼寧沿海地區最大,中部地區次之,西北部最少,而人均公共空間分布上中部地區最高,沿海地區次之,西北部最少。從各市來看,丹東、盤錦、大連、營口等城市的人均公共空間分布最高,但人口規模卻是沈陽、大連、鞍山排在前列。
3 對遼寧城市公共空間研究的必要性
3.1 市民休閑需求的增加
伴隨著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遼寧也迎來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規模急劇增加,市民的收入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市民對城市的休閑體育功能提出了要求,但現有的公共空間已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
3.2 遼寧省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缺陷
(1)公益性的公共場所日益減少。由于城市中的很多公共空間都被私人經營,很多休閑體育項目需要交費,使得市民的體育休閑成本增加,而免費的公園、綠地和廣場大都遠離人口密集區,距離上無法滿足市民的休閑需求,另外城市中一部分免費休閑健身場所大多設備老舊,環境很差,無法引導群眾健身休閑。
(2)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吞噬了體育休閑的公共空間。城市建設中的功利性刺激著開發商建設的商業樓和小區都嚴重過密,使得原本就已經有限的公共空間變得更為狹小。市民想要找到免費的休閑健身場所是難之又難,當休閑健身失去物質載體,全民身體素質提高就成了空談。
(3)公共空間的建設缺乏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大的方面說,遼寧全省的體育休閑公共空間在地區間的布局嚴重失衡,經濟發的地區公共空間建設較多,而偏遠地區公共空間設置偏少;從小的方面說,市政部門在對于公共空間的規劃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并不能從一市一區的空間范圍上進行合理規劃,導致有的地方休閑空間密集,而有的地區很難找到一個,導致公共空間的利用率嚴重不足。
3.3 相關文件政策的指導
《全民健身條例(2011—2015年)》提出,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園、廣場、綠地等,大力建設體育設施,開發各類體育設施的功能并進行合理布局,從而形成各類體育休閑設施互補的網絡化格局;《遼寧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中要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數量顯著增加,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以上。從《條例》《計劃》可以看出,國家和政府對于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建設相對應的城市公共空間,以滿足市民的健身和休閑需求。
3.4 關于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研究的不足
通過檢索期刊雜志上的論文,發現對于城市公共空間的研究大多為以下幾種:一是對城市建設中公共空間的研究和探索;二是對城市中免費休閑體育空間的研究;三是對城市中健身場所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針對具體某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研究。但總體來說,國內針對城市中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研究不多,對于遼寧地區的公共空間研究就更少了,研究成果的稀少導致理論指導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作用發揮不出。
3.5 為遼寧省的公共空間建設提供方向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了解到了遼寧地區在城市的體育休閑公共空間建設上的不足,也看到了研究遼寧城市公共空間的必要性。通過研究發現城市休閑體育空間的建設對于市民的健身休閑方式的養成具有引導性。因此必須到遼寧的公共空間建設進行引導和重構。
第一,加大對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方面的投入,在城市的建設中,優先保證廣場、體育中心、文化館等的建設,并在這類場館的建設中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第二,政府要主動開發和拓展公共空間,積極開發綠地、公園等免費場所作為市民的休閑健身空間,將體育館、文化館定期向市民開放,給予大眾休閑和健身更多的免費場所;第三,全省在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上,要向中部和西北部地區在資金和政策上適當傾斜,逐漸平衡東中西部地區公共空間分布上的差距;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建設上,一定要合理規劃和布局,保證各個公共空間都能發揮作用。
4 結語
城鎮化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何規劃一個城市是我們必須要深刻研究的課題,公共空間建設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程度的標尺。完善的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能夠幫助市民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幸福感。遼寧省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上就出現了空間發展不均衡,城市建設占用公共空間等問題,只有在思想上認識到公共空間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夠把城市建設的更美好。
參考文獻
[1] 蔡玉軍,邵斌.城市公共體育空間基本理論與應用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3):38-42.
[2] 袁繼芳,陳建國.從廣場舞擾民看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的缺失[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9):34-39.
[3] 蔡玉軍,邵斌,魏磊,等.城市公共體育空間結構現狀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區為例[J].體育科學,2012, 32(7):9-17.
[4] 常乃軍,喬玉成.社會轉型視域下城市休閑體育生活空間的重構[J].體育科學,2011,31(1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