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華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各個階段、各個領域的教育都掀起了革新教學模式的浪潮,武術教學作為我國校園教育的一個特殊領域,其課程模式改革與發展亦成為了必然趨勢。武術段位制改革一直是我國高校武術教育的一個主攻方向,然而,受高校教學體制與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一直未被普及實施。武術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亦成為我國實行新教改的一個重要發展領域。基于此,該文以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進行推廣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對其推廣的有效路徑進行針對性提出,以期能夠促進我國高校武術教學“段位制”教學模式的形成。
關鍵詞:段位制 高校 推廣分析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4(a)-0192-02
武術段位制是我國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的一項武術制度標準,其制度的建立旨在為了規范武術動作,并對武術學習人員的武術動作規范性以及武術總體水平的一個權威性評價。隨著我國武術段位制實施以來,使得我國武術教育中,對武學的評判有了科學化、合理化的標準,段位制標準的出現對我國武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很多習武者為了得到權威的認可,紛紛通過其制度中的評判標準進行武術學習。然而,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在武術教育中,沒有充分將段位制武術與教學相對接,使得武術段位制的實施出現了一定困難,為此,強化高校武術段位制教學的路徑分析便十分必要。
1 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進行推廣的重要性
我國傳統的武術學習中,材在初期的學習過程較為困難,初級的進階難度大,很多初學者容易在初級的教學階段便對武術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為此,武術段位制的出現便有效的解決的這個問題。
1.1 完善武術學習的難度系數
傳統的武術學習中,各個階段的難度動作組合較為混雜,沒有形成規范化、科學化的難度評分。因而,高校學生在學習時,無法對一些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掌握,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武術進階,更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武術學習產生一定的誤解,是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喪失了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武術段位制自實施以來,將我國傳統武術中的各個動作系數進行了科學化的整理,并將各個武術動作中的各個套路進行了重新的難度限定,讓不同階段的武術學習者能夠根據其實際能力進行階段性的學習。武術段位制對武術套路做出了明確的限定,如,在《五步拳》中,雖然其整個拳術內容套路較短,但其內容卻包含了長拳中的各個基本武術動作和基礎,三種手型、方種步伐等,這便將五步拳中的有效作用保留了下來,更通過重新整合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某種程度上對其拳法的難度系數進行了降低,打破了傳統武術的框架性弊端。
1.2 實現“文武雙全”
很多高校在進行傳統武術教學時,與基本的課堂理論教育具有一致性,對教學手段缺乏創新。學生們在學習武術套路的基礎旨在教師的演示,教師機械性的示范下,學生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憑借這個人的記憶將動作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這樣的動作不僅缺乏規范性,更束縛了學生對武術動作的創新思考。我國武術學習與教學應該既有一定的啟發性意識,傳統武術教學的機械性打破了武術教學啟發性的宗旨。這對武術的發展起著嚴重的消極影響。武術段位制有效的改變了這一弊端,使我國高校武術學習者實現了“文武雙全”的目標[1]。所謂“文”,就是通過段位制教學促進學生對武術精髓的研究,通過簡單的武術動作進行創新,不斷優化武術動作與標準,并根據其有鉆研出的武術動作讓各個段位的武術人員進行評判,這不僅實現了對我國傳統武術的傳承,更提高了高校學生武術學習的創新精神。
2 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推廣路徑分析
2.1 完善高校武術段位課程標準
傳統中華武術是中國的一項為物質文化瑰寶,在我國高校實施武術教育便是對我國武術段位制進行良好推廣的重要手段。然而,縱觀現階段我國高校對武術段位制課程的開設,其數量極少,這對我國武術文化的傳承十分不利。有些院校雖然開設了武術段位制教學,然而,其引入往往是外域的武術文化,例如跆拳道等,這根本無法代表中華武術。不僅沒有對武術段位制的發展形成促進作用,反而起到阻礙。因此,完善高校武術段位課程標準便成為當下武術教育的目標所在。武術段位制難以在我國高校實現有效的推廣,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國家體育總局要深化落實高校武術段位制課程教育,加強武術課程的開設,并對其標準作出審判。對教育教學的方案及時作出調整,讓我國武術段位制課程教育以必修的一門課程作為高校學生綜合能力素質評判的標準之一,以此來實現武術段位制課程的推廣,以及系統化的標準確立。
2.2 強化段位制的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
武術段位制教學必須要嚴格規范高校武術教學的師資隊伍,現階段我國部分開設武術教學的院校,其武術的教學這往往是普通的體育教師,這些體育教師通過一定的培訓便對學生進行教學,其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無法實現武術段位制教學的科學化發展。為此,學校要對武術段位制教學的教師進行整合,保證師資隊伍的質量。將高校體育教師與武術教師進行嚴格區分,武術段位制的教學必須要采用有一定段位的武術教育者。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武術段位制的教學質量。此外,高校應該建立內部的武術段位制教育培訓基地,通過對武術教師的周期性培訓來完善教學質量。對一些經過培訓的武術教師進行段位證書的頒發,并通過不斷的考核與測評來完善武術段位制教師的發展,讓其發展帶動學生武術學習的進步。
2.3 提高段位制的高校課程創新力度
武術段位制總在武術學習的科學化,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切實提高武術段位制高校課程創新力度。強化高校武術段位制教學模式的創新,例如,在對武術動作進行講解時,要打破傳統武術教師的“機械演示法”,最好在室外場地時間學習之前在多媒體教師進行理論分析與動作要領的分析,教師通過PPT在教學熒幕上對各個武術動作進行分解,各個動作的注意事項進行細化分析。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動作要領,和各個環節的重點注意事項[2]。
歸根結底,武術段位制的學習要落實到實踐上,因此,學校可以開設武術實戰俱樂部。在武術段位制的學習之后,學生通過實戰來強化各個動作的要領,通過實戰來提高學生對武術精髓的領悟。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更能通過實戰不斷總結,進而促進武術段位制的教學的發展。
2.4 武術段位制教學體系的完善
武術段位制教學規范化要得到貫徹與落實,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想學生灌輸正確的武德思想。讓學生明確武術的真正含義與意義,避免學生通過武術段位制學習后,鑒于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而出現爭相斗狠現象的發生。此外,學校要對武術的套路和章法在不斷的傳承中進行規范,讓教學隨著理論科學化的實現而不斷完善。
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嚴謹的考評體系來完善武術段位制教學體系,讓學生們在各種大型活動中進行武術表演,并借此來參與武術的考評。讓我國武術段位制教學體系在高校的貫徹與落實走向更加系統的方向。
3 結語
武術段位制教學體系在高校的建立,不僅能夠促進我國高校教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更能夠促進中華武術的良好傳承。然而,我們應該在高校對武術段位制教學進行對推廣是個情形的認識,武術教學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其若要在高校實現普及并非一朝一夕,受各種教學條件與環境的限制,其實現全國的推廣還需要漫長發展與政策的支持。高校亦應該逐漸認識到武術段位制教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我國教育部門對段位制的推廣進行積極配合,進而促進我國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推廣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霞.武術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廣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3,1(4):9-10.
[2] 馬福興.段位制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推廣和實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