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林 陳紅 白銀龍
[提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進行網絡借貸,他們自身缺乏足夠的償還能力,隨之引發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對當今大學生網絡借貸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深入分析高校大學生借貸的動因及其影響,并對高校大學生網貸防范與教育提出對策,以促進高校大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網絡借貸;學生管理;輔導員;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4月28日
在校大學生網絡貸款是目前學生管理工作中新出現的問題,網貸曾經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現象,而如今網絡貸款、分期付款等引發的悲劇屢見不鮮,這些都是讓人們始料未及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陣痛。在網貸形成惡劣影響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國家對此事件也頗為關注。
一、大學生網絡借貸的原因
(一)網貸平臺大肆興起。根據報道,我國大學生網貸平臺的數量直線增長,國內知名P2P網貸平臺排名前十位的主要為:人人貸、招財寶、有利網、陸金所、拍拍貸、紅嶺創投、積木盒子、宜人貸、投哪網、微貸網,其余大小網絡貸款平臺更是數不勝數。網絡貸款平臺最早起源于美國,其主要途徑是通過網絡平臺讓一些資金富余的人借貸給需要融資的人,這樣不僅僅可以使得閑置的資金流動起來,還能讓一些沒有資金的投資者有融資渠道,這種金融模式確實促進了很多人的生活改善。然而,隨著網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不少網貸機構開始將借貸目標鎖定在大學生身上。這些網絡平臺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借貸來獲取高額回報。網貸平臺的快速增長,讓經常接觸網絡的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網貸結上關系。
(二)網貸門檻低。網貸平臺的快速增長使得網貸機構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目前僅僅P2P網貸平臺就多達2,000多家,網絡借貸之間的實力層次不齊,都想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分一杯羹,如此多的網貸機構在利益的驅使下,要想實現盈利紛紛放低借貸門檻。正如廣告所言很多大學生在進行網絡借貸時根本不需要擔保等其他繁瑣的手續,僅僅只需要填寫相關資料即可獲得貸款,對借貸對象的審查程序簡單,很多借貸者僅僅依靠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也能夠獲得貸款。這種低門檻的借貸方式自然會受到沒有自主償還能力的學生們的追捧和青睞。
(三)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互聯網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融資模式。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人們的融資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金融模式人們要得到資金支持大多來源于銀行,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有助學貸款來資助其完成學業。然而,互聯網金融模式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得到資金支持,這就為善于使用網絡的大學生提供了網貸的可能性。因此,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為大學生網貸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大學生缺乏風險意識。大學生作為網絡借貸的當事人,其個人行為家庭并不知道,在很多網絡貸款中網絡借貸公司在借貸中甚至慫恿學生通過“裸照”進行裸貸,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是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已經早已超出了網貸的初衷,大學生盡管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文化、知識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思想方面還不夠成熟,對于一些社會上的是非對錯還缺乏理性的判斷,再加之學生與網貸公司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對網貸的一些條款并沒有讀透,大學生在借貸之前并沒有深思熟慮過,對于一些金融機構本身的陷阱并不能做出科學的判斷,在金錢的誘惑下通過白條、裸照等進行借貸,在借貸到期之后方知問題的嚴重性,很多網貸的利息額度與高利貸差不多。因此,大學生缺乏網貸風險意識也是造成網貸問題嚴重的原因之一。
(五)大學生價值觀扭曲。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早已不能與以前相提并論,不得不正視的是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極大的變化,社會上拜金主義的興起也讓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波動,這種思想上認識誤區一旦沒有得到很好的消除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發展。一些大學生進入大學生活后,由于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的產生,而家庭又無法滿足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地考慮自身和家庭的實際,便打起了歪門邪道的主意,他們在虛榮心作祟下已經缺乏了最基本的風險意識。據統計有很多網貸事件起源于分期付款,而分區付款的商品當中又以昂貴的電子產品居多,而真正能夠承擔得起這些3C數碼產品、奢侈品的家庭并不多見。因此,學生價值觀的變化是學生網絡借貸事件發生的主要誘因之一。
二、大學生網絡借貸的影響
(一)影響學生自身發展。大學生盡管從年齡上來看是成年人,從法律上來講也是具有一定刑事責任的個體,可以對自己的行為作出一定的預判。然而,大多數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還是主要依靠父母,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養活自己。普通家庭要撫養一名大學生的壓力較大,能夠為大學生提供的生活費用畢竟有限,如果通過網絡借貸來購買奢侈品、賭球等必然會造成極端惡劣的后果。其主要危害還是對于學生自己,這樣的例子已經很多。
(二)影響家庭和諧。網絡貸款的利息和手續費是十分巨大的,據相關報道,5萬元貸款一年的“服務費”是12%,也就是6,000元左右,再減去交給網貸平臺的保證金,最后到手大約是4萬元。這樣的高利息遠遠超出銀行機構的貸款,與助學貸款相比更是超出很多。大學生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很多大學生出身于農村,家里條件并不充裕,能夠承擔一名大學生的費用對于很多家庭而言都有一定難度,有很多還要依靠助學貸款等來完成學業,如果再去通過網貸來揮霍,到期無法歸還后還是要家庭來買單。這樣無疑給家庭造了巨大的負擔,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會導致家庭傾家蕩產,要回報家庭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大學生網絡貸款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發展。
(三)危害社會穩定。大學生是祖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也是國家的棟梁和希望,社會的繁榮和穩定發展離不開大學生。在校大學生的本職工作理應是搞好學習,如果沾上網貸將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金額過大將會讓大學生本人無法承擔償還,一些大學生在到期無法由自己償還,又不敢向家人和親人借到資金償還貸款就會使借貸金額越來越大,往往因為巨額貸款不還而被告。部分借貸者就會被逼走上觸犯法律的絕路,在一些高校大學生就出現了類似情況,由于到期不能承擔還款,偷盜摩托車被捕入獄,最后被處于坐牢的悲劇發生。因此,網貸的危害還會將觸角伸向社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
(四)影響學校人才管理。高校是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但從目前來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與日俱增。從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到網絡借貸問題的發生,網絡的利用成為了一種帶有爭議性的問題。也給學生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一些調查數據中顯示參與網絡貸款的人數所占比例很高,大學生如果不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而是通過網貸來購買奢侈品來滿足虛榮心或者賭博,高校的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又怎么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網貸也會影響到高校大學生的人才培養和管理。
三、總結
互聯網時代網絡借貸的出現給新時期的學生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從網絡借貸本身的出發點來看其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其重要意義,為當今社會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促進了社會上閑置資本的利用。然而,對尚無償還能力和獨立承擔經濟負擔的在校大學生來說,其展現出的弊端更加顯而易見,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校大學生、家庭和社會都應該對網絡借貸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當今學生價值觀的扭曲、網貸公司的興起、低門檻及其不負責任的借貸方式都是將大學生推向網貸深淵的主要因素。其產生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網貸問題進行引導和整治,讓學生對網貸有著充分的辨別能力,相信通過整個社會的通力合作能夠從根本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網絡貸款帶給當代大學生的危害。
主要參考文獻:
[1]賀椰珍,王景利.P2P網貸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分析[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5.6.
[2]駿俊.我國P2P網貸平臺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品牌,2015.6.
[3]莫開偉.P2P網貸監管應遵循客觀經濟現實[N].證券時報,2015.5.
[4]李玉珍.互聯網金融體制下金融監管的創新——以大學生網貸為例分析[J].法制博覽,2016.19.
[5]金露露,李游.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風險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17.5.
[6]張雅博.大學生網絡分期付款消費情況現狀調查——以洛陽市三所高校為例[J].對外經貿,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