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新

摘要:目的 探究序貫療法與標準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并評價兩種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從我院收治的胃潰瘍的患者中選取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應用序貫療法治療,對照組應用標準四聯療法治療,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Hp(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以及停藥后胃潰瘍的復發率。結果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實驗組有2例復發,對照組有6例復發;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Hp根除率為37(97.37%),對照組為32(84.21%),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潰瘍四聯療法治療中采用序貫四聯療法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意義,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胃潰瘍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0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quential therapy and standard quadrupl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and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wo methods.Methods From our hospital in 76 cases of gastric ulce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equential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using standard quadruple therapy,after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Hp(Helicobacter pylori)eradication rate,and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gastric ulcer recurrence rat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ide effec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6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2 cases of recurrence,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recurrence;data between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experimental group Hp eradication rate was 37 (97.37%),the control group was 32(84.21%),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Sequential quadruple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quadruple therapy,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high safety.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Rabeprazole;Omeprazole;Gastric ulcer
胃潰瘍屬于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疾病。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工作壓力的增加,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不規律,導致胃潰瘍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胃潰瘍患者一般臨床表現為胃部疼痛、惡心、嘔吐、反酸等,極大影響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目前治療胃潰瘍最主要的方法為藥物治療,其中最常用的藥物為抑制胃酸分泌的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等[2]。繼奧美拉唑以及蘭索拉唑后,雷貝拉唑屬于新一代的質子泵強抑制劑,據大量研究資料證實,雷貝拉唑具有起效快、抑制胃酸分泌持久以及非酶代謝等特點,其不良反應較少,臨床應用更加安全、有效[3-4]。常用的用藥方案為四聯療法,序貫療法作為近年來逐漸應用的用藥方案,其優勢得到了普遍關注,現將兩種用藥方案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做出了評價,現將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胃潰瘍的患者中,選取其中7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例,實驗組的38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21例,年齡均在21~55歲,平均年齡(37.8±2.7)歲;對照組的38例患者中,有男16例,女22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7.1±2.6)歲。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中胃潰瘍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組標準:①胃鏡下可見:胃潰瘍數目為1個,且潰瘍直徑不超過20mm。②潰瘍處未穿孔,患者未發生胃出血。③HP檢測均為(+)。排除肝、腎功能障礙的,合并心臟等重要臟器疾病的,合并惡性腫瘤的,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實驗組采用序貫標準四聯療法,用藥方法具體如下:前5 d進行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口服(四川迪康科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31201)劑量為20mg+阿莫西林膠囊(國藥準字H31020362 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000 mg,2次/d。后5 d應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口服20 mg+克拉霉素片(國藥準字H20063961 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500 mg+左氧氟沙星(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206012)500 mg,2次/d。對照組采用標準四聯療法,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口服2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膠體果膠鉍(山東振動安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201009)用法為220 mg,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經過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停藥后胃潰瘍的復發率。
1.3評價標準[5]
治療6 w后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將治療效果分為3個等級,即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標準為:胃部潰瘍明顯縮小,縮小面積至20%以內,胃痛、惡心、嘔吐等胃潰瘍癥狀消失。有效標準:胃部潰瘍面積有所減小,縮小面積至50%以內但未達到20%,胃痛、惡心、嘔吐等胃潰瘍癥狀明顯緩解。無效標準:胃潰瘍面積未縮小,或縮小面積不到50%,胃痛、惡心、嘔吐等胃潰瘍癥狀未緩解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患者例數+有效患者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用藥方式治療胃潰瘍的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胃潰瘍患者有效率(92.1%)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胃潰瘍患者有效率(68.4%)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發生率
實驗組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發生率(10.53%)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發生率(28.95%)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對癥處置后均緩解,停藥后均消除,見表2。經過治療后6個月,行胃鏡及相關輔助檢查,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率可知,實驗組患者中有2例(5.26%)復發,對照組患者中有6例(15.79%)復發,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Hp(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情況對比分析
治療4個月后,實驗組的Hp根除率為37(97.37%),對照組為32(84.21%),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胃潰瘍屬于臨床常見、多發的胃腸道疾病,胃潰瘍患者一般臨床表現為胃部疼痛、惡心、嘔吐、反酸等。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多數學者認為[6],局部胃黏膜的受損是造成患者潰瘍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胃黏膜由于發生黏膜抵抗等因素造成胃黏膜保護功能發生異常,也會導致胃潰瘍的發生。因此可知,治療胃潰瘍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消除致使胃黏膜受損傷的病因以及保護胃黏膜。在目前臨床上應用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中,質子泵抑制劑屬于其中療效最為顯著的一種,其中雷貝拉唑屬于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具有抑制三磷腺苷酶的特異性[7],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該藥不但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并且具有作用持久、不良反應少以及用藥安全性高等特點。本研究中采用序貫治療,前5 d給予患者阿莫西林治療,能夠避免后5 d患者應用克拉霉素后,被細菌準運出細胞外,從而與核糖體充分的結合,將藥效充分的發揮出來。同時阿莫西林的耐藥性較低,可破壞細菌的細胞壁[8],從而提高抗生素的敏感性。克拉霉素能夠抑制細菌DNA的合成與復制。本次研究中,在治療胃潰瘍患者時,應用序貫四聯療法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2.1%,明顯高于應用標準四聯療法治療有效率;并且應用實驗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僅為10.53%,除此之外,應用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復發率為5.26%明顯低于應用標準四聯療法治療15.79%的復發率。同時,實驗組患者的Hp根除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表明序貫療法治療的優勢和價值。但本研究的例數較少,今后仍需大樣本的研究來進一步鞏固本次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對于胃潰瘍的患者而言,采用序貫療法治療,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較標準四聯療法,該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為突出,值得臨床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建新.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545-1548.
[2]張小明,李娜.標準三聯療法與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療效對比[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642-644.
[3]徐明星.不同用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潰瘍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15):1291-1294.
[4]馮朝暉.序貫療法與常規四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16,18(2):275-276.
[5]李洪濤,張志旺,朱明樂等.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臨床觀察[J].右江醫學,2012,40(5):654-655.
[6]朱群.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22):146.
[7]馬寧.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47):105.
[8]李建英.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37,39.
編輯/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