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勝
摘要:指出了發展油橄欖產業,能夠促進生態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產業精準扶貧。香格里拉市發展油橄欖產業既可保護本地的糧食安全,也為香格里拉山區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新路子。對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制約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發展的因素,針對有關問題提出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14202
1 引言
云南省將油橄欖作為重點建設的產業之一,是“十三五”林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在香格里拉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符合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有助于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改善民生。油橄欖的果實可榨取橄欖油,是營養豐富的抗氧化的保健食品。當前全球的油橄欖種植面積達到了1000多萬hm2,我國的油橄欖種植面積為40多萬畝,云南省油橄欖產量僅占全國產量的2.5%。通過對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獲取了一些發展油橄欖產業的第一手信息資料,從而對香格里拉的油橄欖產業發展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以便尋求發展油橄欖產業的致富之路。
2 現狀與問題
2.1 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發展現狀
2010年以來,香格里拉的金沙江河谷一帶的鄉鎮種植油橄欖達到20000畝,品種以佛奧為主。通過外業調查,尼西鄉“8·31”地震災害生態移民區2年生近150畝油橄欖長勢良好,上江鄉海拔2100 m處的2株15年生油橄欖掛果量達30 kg/株,虎跳峽鎮海拔2300 m約50畝油橄欖成活率在95%以上,金沙江下游三壩鄉江邊村海拔2350 m的1000畝8年生油橄欖單株產量達40 kg,東壩村渣日上下組2012年種植的2000畝油橄欖保存率較高,達85%以上。由于香格里拉市境內沒有生產加工油橄欖果實的產業,使得油橄欖果實無人收購,僅靠農民土法榨油,產值不足100萬元,造成大量浪費,產業處于停滯狀態。
2.2 環境現狀調查
通過對油橄欖的造林區進行環境現狀調查,造林地位于金沙江流域山體下部緩坡地帶,海拔1600~2300 m。隨著國家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項目區林業建設步伐加快,區域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改善,水土流失逐年減少,毀林開墾、亂占林地、亂砍濫伐等現象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周邊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3 制約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產業前期投入量大,種植成本高,但國家給予的投入標準低,為每畝200元,僅為實際需要的每畝3000元的1/15,嚴重制約產業發展。當前規劃種植油橄欖的土地基本為產量較低的坡耕地及宜林荒山荒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當地農民主觀上以種植見效快的農作物為主,林糧間作難于接受,對于長期效益抱有懷疑思想。香格里拉市部分油橄欖種植適生區均在金沙江沿岸河谷地帶,地勢陡峭,大部分地塊缺乏灌溉基礎設施,引水工程投資大,導致油橄欖建園成本高于投資其它農業(葡萄、烤煙)成本。
香格里拉適宜種植油橄欖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少雨干旱,土壤瘠薄,而油橄欖喜高溫低濕的氣候條件,喜通透性好、濕潤的沙壤土,土壤要經常保持濕潤,因此需要經常灌溉,其薄弱的水利基礎設施嚴重制約了油橄欖產業發展。
3 解決香格里拉市油橄欖產業發展的對策
3.1 加強政府對油橄欖產業發展的領導
(1)加強政府對油橄欖產業規劃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10萬畝油橄欖,實現年產值5.28億元以上的目標,把油橄欖發展作為帶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主導產業”、“富民產業”、“德政產業”來抓。重要的是對各級政府的職責要明確,理清權力、職責清單,量化各部門責任目標,一級抓一級,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制定優惠政策,為油橄欖產業化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企業、農戶和中介組織提供全方位服務,推動油橄欖產業化發展。
(2)成立油橄欖產業領導機構,建立組織保障體系。香格里拉于2015年7月成立了“市、鄉(鎮)油橄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分管林業副市長擔任組長,成員由監察局、發改委、扶貧辦、財政局、林業局、農科局等局長、各鄉(鎮)長組成,對全市所規劃的10萬畝油橄欖產業基地建設進行全面負責,其他各部門積極配合。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油橄欖產業發展措施。對于起步階段的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產業發展需要適生區廣大農戶的積極參與以及有實力的企業作為產業載體。從2015年起,香格里拉市政府對種植推廣的苗木,無償提供,對于種植油橄欖的農戶、專業合作社及企業,經市油橄欖產業發展辦公室對所種植油橄欖驗收合格后,給予適當的財政獎補。并對鄉鎮人民政府、各成員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年終考評,與績效掛鉤,不合格的扣發年終績效獎金。
(4)營造有利于油橄欖產業發展的區域環境,保障油橄欖基地順利建設。政府在土地流轉、水利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從而調動適生區農戶種植積極性,吸引企業投資開發油橄欖產業,保障油橄欖種植基地的順利建設。
(5)加大對油橄欖產業的扶持。對于油橄欖產業化發展,需要各級政府從產業扶持力度、龍頭企業、基地建設、技術推廣、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和開發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這樣才能使得油橄欖的產業化發展有科技支撐和龍頭企業的帶動。若政策允許,要對各生態重點工程進行項目整合,資金統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6)落實所有權,保障油橄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當前各縣級市政府都在推進林權制度改革,核發經濟林木所有權證,推動林業發展。對于油橄欖林地使用權、所有權、轉讓權、繼承權、作價入股、抵押貸款等,應依法保護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為種植經營油橄欖的主體帶來法律保障。
3.2 資金投入、使用與管理保障
完善資金投入機制,為油橄欖產業化持續發展提高資金保障。充足的資金來源是發展油橄欖產業的必備條件,由此,地方政府需要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政府、部門從項目資金、政策上給予支持,進而通過廣泛招商、專業的資本運作和發展金融信貸等措施,促進投融資的多渠道、多元化發展。
對于發展油橄欖產業的專項資金,需要有專門的資金管理和監管措施,通過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保障油橄欖工程項目建設得到順利實施。
要引導經營主體走“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在企業自由資金的基礎上盡力吸引農戶和其它融資渠道的資金投入到油橄欖產業建設中來。
3.3 強化技術研究、創新與推廣
推進科技興林戰略,發展油橄欖產業化發展,要明確科技創新對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香格里拉市油橄欖產業化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安排專項科研經費,抓住省林業廳和林科院對迪慶幫扶的機遇,積極引進國家、省級相關科研單位扶持,進行油橄欖產業的關鍵技術的重點攻關,對油橄欖產業規劃、技術研發進行重點支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3.4 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1)制定香格里拉油橄欖苗木供應管理辦法。當前市場上的油橄欖的品種繁多,有較大的表現差異。苗木要適應本地種植區域,才能使得苗木高產、穩產。由此,必須要制定適合本地的油橄欖苗木管理辦法,對油橄欖苗木進行嚴格管理,必須要具備“四證一簽”,即良種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質量檢驗合格證、產地檢疫合格證和苗木標簽,控制油橄欖種源,促進油橄欖產業的穩產、高產。
(2)制定油橄欖生產加工流通標準。對于油橄欖食品生產安全,需要按照綠色有機食品標準的操作規程進行種植基地油橄欖的栽培與經營管理,還要通過認證。
(3)健全質量檢測體系。要通過完善油橄欖質量檢測體系,加強質量檢測設備投入,對香格里拉的油橄欖產業投入品、加工品質量、流通過程等進行監測。
(4)創建品牌。對于油橄欖產業的發展要進行規劃,在5~10年內通過“特色+規模+品牌”的路子創建屬于香格里拉自己的油橄欖品牌,形成市場影響力,走品牌帶動戰略促進油橄欖產業帶和關聯產業群的發展。
4 結語
香格里拉油橄欖產業規劃為10萬畝,在油橄欖適生區有足夠的土地和水利資源,沿金沙江一線有主干公路貫穿通向各村莊,交通便捷,市場中對油橄欖“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對于香格里拉自身來講,油橄欖栽培技術、管理經驗都有較好的資源支持,若在香格里拉發展油橄欖產業,必定能促進農村農業的發展,為農民脫貧致富帶來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 張正武,趙強宏,鄧 煜,等.希臘油橄欖產學研聯動經驗對我國油橄欖發展的啟示[J]. 北方園藝,2012(15).
[2] 揭益壽,丁玉華,丁云芳.油橄欖種源示范與產業化[J]. 高科技與產業化,2011(8).
[3] 張東升,黃 易,夏自謙.論我國油橄欖產業發展規劃[J]. 林產工業,2010(02).
[4]李慶華,丁德晶,于桂才,等.麗江市油橄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綠色科技,2015(4):153~155.
[5]寧德魯,陸 斌,杜春花,等.云南省油橄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濟林研究,2010(3):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