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昇志
摘要:指出了近些年來,廣西地區人工栽植的桉樹林整體上表現為較好的生長態勢,這種現狀有利于優化整個人工林的綜合效能。分析了桉樹人工林現階段存在的發展問題;結合當地獨特的地形與氣候等要素,探求了可行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廣西桉樹人工林;發展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16502
1 引言
從本質上講,桉樹應當屬于速生樹種的一種重要類型。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樹種,桉樹本身具備高產性、速生性與優質性的特征,因而適合在很多地區進行栽培。廣西本身處在濕潤度較高的熱帶季風區,常年具有充沛的雨量和熱量,與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廣西平均表現為頻率相對較低的災害性氣候[1]。由此可見,廣西省適合栽植速生性的桉樹林,此種類型的林木具備獨特的生長優勢,同時也具有突顯的綜合效益,其中涉及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其他效益。因此經過全面分析可知,廣西在現階段栽植桉樹人工林的全過程中,應當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栽植技術措施,在此前提下致力于提升桉樹人工栽植的綜合效能。
2 氣候以及地形的有利條件
在世界各地的范圍內,桉樹、松樹與楊樹共同構成了速生性的三大樹種。廣西地區常年都具有豐沛降雨以及充足熱量,因此尤其適合用來栽植桉樹的人工林。具體來講,廣西地區栽植人工桉樹林有以下的有利條件。
(1)廣西具備豐富土地以及優良的立地條件。廣西處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鄰近的高原山地與熱帶海洋都能為其提供所需的降水與熱量。受到交替性氣團帶來的影響,廣西整體上表現為冬暖夏熱的基本氣候狀態。由此可見,廣西當地表現出來的氣候狀態十分適合栽植桉樹,這種氣候很類似原生性的桉樹栽植環境。從目前來看,廣西省內的各個地帶都栽植了面積較大的桉樹林,典型地區包括了河流盆地、地勢較低的臺地與丘陵、邊緣的山地等[2]。
(2)廣西現階段已具備了成熟度較高的桉樹栽植技術。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及其人員都在嘗試著開展全方位的人工桉樹栽植試驗,這種試驗密切結合了桉樹引種、桉樹選種、育種與繁殖等各個環節。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究,省內現已擁有了多項人工栽植桉樹的專項技術,其中涉及到無性繁殖、引種育種以及容器育苗等[3]。例如:林科所通過運用雜交育種的措施來培育生長速度較快并且成活概率較高的新型人工桉樹林。在移植處理的基礎上,桉樹林可以適用于工廠化的大規模育苗。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借助容器育苗的措施來發展人工桉樹林,以此來體現桉樹育苗的實效性。
(3)發展人工桉樹林的市場前景十分良好,與之有關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逐步增大。在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廣西省密切結合了現階段的人工造林規劃來發展桉樹林,同時也結合了化工行業與紙漿行業,在此基礎上創造了具有明顯市場優勢的桉樹人工林。從現狀來看,各地普遍表現為較大的木材缺口,因此突顯了結構性的木材供應與木材需求矛盾。然而與此同時,國家較長時期以來都限制采伐天然林,這種狀態在客觀上突顯了人工林的重要價值。廣西長期以來都致力于栽培速生性的人工桉樹林,因此有利于縮短采伐桉樹的期限,在此前提下拓寬了市場前景[4]。
3 發展人工桉樹林的現存問題
近些年來,廣西致力于發展較大面積的桉樹人工林,在此基礎上獲得了顯著的發展效益。然而與此同時,廣西具體在發展人工林的進程中也暴露了弊病與漏洞,具體來講包含以下問題。
3.1 欠缺正確的認識
截至目前,我國各地栽植人工桉樹林的歷程已達100年以上,而近些年來人工栽植的桉樹林表現為更顯著的發展效益。但是某些部門及其相關人員對此仍持有偏差的認識,認為桉樹本身存在較高的毒性,栽植桉樹林不利于鳥類與其他植被存活。此外,桉樹林經常被視作消耗肥料與水分較多的一類樹種,某些人員對此并不愿意進行栽培。因此可以得知,現階段具體在栽培桉樹林時仍暴露了某些生態缺陷,對此亟待提升認識。某些情況下,對于桉樹這類樹種仍存在較明顯的抵觸心態,某些人工桉樹林甚至遭受了毀損[5]。
3.2 缺乏充足的造林用地
從整體面積的角度來講,廣西現階段共擁有超出1300萬hm2的林業用地,這個比值占據了55%的土地面積。由此可見,廣西地區相對來講擁有十分充足的林地資源;但是與此同時,集體性的鄉村林場與國營性的林場僅占據了200萬hm2的整體面積,這個比例是相對較低的。至于其他的林地,多數都已經分配至各個區域的用戶,因而表現為旺盛的林地需要[6]。與之相比,區域內現有的林場整體面積仍是相對很小的,這種狀態突顯了林地需求與現有林地面積之間的矛盾。受到造林用地的限制,桉樹林具體在發展中仍存在突顯的隱患與難題。
3.3 存在較高的林分風險
相比于其他樹種,桉樹林具備更明顯的無性系特征,因而很可能將會增大林分風險。具體在造林過程中,無性系的桉樹林整體上表現為單一化的趨勢,對此欠缺多樣化的造林措施。從基本原理的角度來講,單一無性系的物種攜帶的遺傳物質也是相同的,通過這種方式繁育的個體桉樹通常表現為相同的環境反應。受到外界要素影響,整片林分都可能遭受外界蟲害或者其他災害帶來的毀滅性后果,此類風險亟待引發更多的關注。
3.4 忽視了根本的環境效益
在現階段的營林實踐中,技術人員并沒有密切結合相關的環保措施,對于桉樹人工林涉及到的環境效益進行了忽視。為了追逐利潤,很多經營者通常就會忽視潛在的環境隱患,因此表現為相對淡薄的環保意識。例如在清理桉樹林地的過程中,某些人員仍沿用了煉山的措施[7]。經過多次操作之后,林下植被就會明顯縮小整個的覆蓋面,進而引發了嚴重度較高的林下養分流失與水土流失。此外,某些區域存在山體滑坡可能,對此如果隨便去采伐樹種,那么將會埋下較大規模的環境隱患。
4 探求改進對策
桉樹人工林本身具有獨特的物種特征,對此應當密切結合桉樹樹種的基本特性來開展造林活動。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針對桉樹人工林有必要因地制宜運用適當的措施加以改善,確保從根源上消除桉樹林受到的各種外界威脅。具體而言,廣西在營造桉樹人工林的實踐中應當結合如下思路。
4.1 全面提升桉樹的營林質量
在廣西地區,桉樹人工林能否獲得優良的生長態勢,直接取決于當地水土以及整體生態。針對同樣類型的按樹苗來講,如果選擇了各不相同的營林措施,則與之相應的林分生長也會表現為差異性。桉樹本身是豐產類與速生類的重要樹種,對此有必要密切結合速生林的基本特征來開展營林活動。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廣西有關部門還需密切關注桉樹營林中的苗圃建設,通過運用優質的育苗措施來營造桉樹人工林。具體在開展營林操作時,針對不符合現行指標的苗木應當拒絕進行栽植。為了全面提升現階段的桉樹營林質量,針對桉樹的人工林還需開展全方位的施肥與撫育管理[8]。
4.2 切實轉變認識
目前的狀態下,很多人對于營造桉樹的人工林仍表現為較強的誤解,例如認為桉樹林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因此不適合大規模栽植。實質上,這種認識不利于擴大現階段的營林面積,對此亟待進行轉變。如果要從根源上轉變認識,則有必要拓寬對于桉樹營林的宣傳范圍,通過運用適當的宣傳措施來消除桉樹營林涉及到的各種誤解。對于有關部門而言,應當密切結合網絡化以及信息化的途徑來拓寬營林宣傳,確保民眾都能真正接受桉樹人工林帶來的綜合效益,從而獲得來源于各部門及其人員的支持。
4.3 密切關注生態
對于人工林進行全面的營造與發展,在此過程中有必要密切關注最根本的生態保護。如果缺乏了生態效應,則無法獲得持續性較強的營林效果。由此可見,廣西具體在營造人工桉樹林時需要擬定適當的規劃,針對各種類型的林地資源都要予以妥善利用。在推行科學監管的前提下,確保落實集約性與高效性的營林措施,在根本上消除水土流失等生態隱患。此外,針對生長中的桉樹林還需強化實時性的監測,從而突破不適當的造林模式,以此來優化人工林的生態效益。
5 結語
桉樹人工林經過較長時間段的演變與發展,現階段已經具備了獨特的人工栽植優勢。廣西適合栽植面積較大的速生性桉樹林,通過這種措施來獲得更高層次的人工栽培效益。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及其人員已經認識到了發展人工桉樹林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也開始嘗試著探究適合用來人工栽植桉樹林的技術措施。然而從整體角度來講,與桉樹林人工栽植有關的技術手段并沒有真正實現完善,對此仍然亟待加以改進。未來在實踐中,技術人員仍需要不斷的摸索,確保從根源上消除桉樹人工林遭受的各種生長威脅,因地制宜提升桉樹人工林的綜合產能。
參考文獻:
[1]葉紹明,鄭小賢,金大剛. 廣西桉樹人工林經營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 林業資源管理,2016(6):23~26.
[2]項東云,陳健波,葉 露,等. 廣西桉樹人工林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 廣西林業科學,2016(4):195~201.
[3]黃桂英,蔣文艷,吳庭芝. 廣西桉樹人工林發展現狀及對策探析[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4(29):305~307.
[4]何日廣. 廣西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吉林農業,2011(7):199~200.
[5]楊昌尚,譚麗鳳. 廣西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2(6):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