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春
摘 要: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日益受到各方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無疑會增加企業當期支出,那么社會責任的履行是否可以實現企業價值增值,這是需要研究的問題。本文選擇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1年~2014年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表明,企業通過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可以顯著提升當期企業價值,并且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對企業價值有著顯著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企業價值 社會責任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a)-155-02
企業對員工、供應商、消費者、環境和所在社區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統稱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必定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比如購買環保設備、為員工提供健康檢查等。在社會經濟以及文明的雙重發展之下,企業不能僅僅看到支出,必須實現社會責任和經濟利益增長的雙重目標。本文選取了滬深兩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為樣本,構建模型,希望找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價值的經驗數據,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內在動因。
1 文獻回顧和假設提出
關于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研究的文獻近年來數量上有所增長,文獻主要分成以下幾類。
1.1 實證研究結果為正相關的文獻
國外支持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價值的有:Madhavan(1995)研究認為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會顯著影響公司股價,且二者為正向關系;Botosan(1997)認為公司通過披露相關社會責任信息可以降低權益資金成本;Wesley(2004)對信息披露與公司價值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信息披露與企業價值二者為正相關關系。
國內相關文獻有以下幾方面,劉慶華(2005)以及沈洪濤(2005)的研究結論都認為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得出相似結論的還有胡銘(2008)、安國祥、張佳(2011)等。孫敏、張彥(2012)認為公司治理結構越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李玲、桓曉玲(2012)分別以市場價值和賬面價值為基礎衡量企業價值,均發現了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越多,企業價值越大。謝志明、徐金昌(2014)以托賓Q值衡量企業價值,發現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
1.2 實證結果為非正相關的文獻
國外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會增加企業價值的有:Aupperle(1985)研究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增加公司成本,浪費企業資源,從而使得公司處于劣勢。Friedman(1989)認為企業不需要額外承擔社會責任。
國內文獻有以下方面:李正(2006)認為從當期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負相關關系,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承擔社會責任不僅不會降低企業價值,反而可以促進企業價值的提升。溫素彬、方苑(2008)也得出相似結論。于曉紅,武文靜(2014)對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以及企業價值三方進行研究,認為履行社會責任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當期的運營成本研究發現,從當期來看,二者負相關;同時,他們又對社會責任指數與延遲兩年的企業價值進行實證檢驗,發現二者具有正相關性,認為履行社會責任從長期看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
總體來說,國內外關于企業價值和社會責任的研究結論中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業績或企業價值有提升作用的占到大多數。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給員工、顧客、所在社區帶來良好印象,提升公司形象,利益相關者都或多或少的有關于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需求,可以降低利益相關者的投資決策成本;同時根據信號傳遞理論,企業通過發布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可以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目前的美好前景,增加公司股票交易量。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即企業社會責任指數越高,企業價值越大。
2 實證研究設計
2.1 變量設計
2.1.1 被解釋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企業價值。關于企業價值計量指標,有兩種衡量方法:財務指標以及非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包括企業家才能、企業人才等,但是此種類型的指標非貨幣性信息較多,難以計量。所以,這兩種衡量方法中最常用的為財務指標,其計量簡便,易于操作。財務指標又有托賓Q值、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市值等多種指標。本文參考顧湘、徐文學(2011)的做法,采用托賓Q值表示企業價值。
2.1.2 解釋變量
本文的解釋變量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本文參考劉紅霞、李任斯(2015)的做法,使用潤靈社會責任指數表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社會責任指數越高表示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越好。
2.1.3 控制變量
本文選擇的控制變量包括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股權集中度以及公司規模,指標的計算見表1。
2.2 研究模型

2.3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了2011年~2014年滬深兩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作為樣本,提出數據缺失的企業、當年退市企業、ST企業,最終得到的樣本數量為2373個。計算各類指標所需要的財務數據均來自于銳思數據庫,企業社會責任指數來自于潤靈環球責任評級。數據處理采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
3 社會責任指數與企業價值的實證檢驗

從表2中可以看出以下內容。
(1)本文設計的模型F值為359.529,調整的R方為0.430,說明該模型的整體擬合優度較好。
(2)企業價值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系數為顯著正相關,在0.01的水平通過顯著性檢驗,本文的假設通過檢驗,即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較好,可以顯著提升企業價值。
(3)企業價值和資產負債率、企業規模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給利益相關者傳遞的信息越不好,投資者就會輕視該企業的價值;企業的規模越大,企業價值越小,這可能是由于企業規模過大,經營過于分散,降低企業的專一性,并且給企業管理增加難度,說明我國投資者偏向于專一型企業,而不是投資過于分散的企業。
(4)企業價值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062,且在0.01的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可以吸引各類優勢資源給企業服務,最終提升企業價值。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社會責任指數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進行實證檢驗,發現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指標呈正相關性,并且此種正相關關系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本文的假設通過檢驗。
本文選擇的企業價值指標為托賓Q值,并沒有使用其他指標進行替代,同時本文選擇潤靈社會責任指數表示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而社會責任得分是根據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給出的,但是我國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缺乏審驗。
參考文獻
[1] Botosan C A.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t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72(3).
[2] Madhavan A.Security Prices and Market Transparency[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5(6).
[3] Wesley M S.The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firm value effect in companies across Latin America[J].SSRN Working Paper,2004(2).
[4] 顧湘,徐文學.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相關性研究[J].財會通訊,2011(1).
[5] 劉紅霞,李任斯.在職消費、盈余透明度與社會責任報告披露[J].中央財經大學學,2015(1).
[6] 孫敏,張彥.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J].會計之友,2012(4).
[7] 謝志明,徐金昌.社會責任履行對企業價值的影響[J].財務與金融,2014(4).
[8] 李正,向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07(7).
[9] 李玲,桓曉玲.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相關性研究[J].財會通訊,2012(8).
[10] 溫素彬,方苑.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10).
[11] 于曉紅,武文靜.公司治理、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