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鐘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眾所周知的真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能輕松愉快的學習英語。
【關鍵詞】英語課堂 教學改革 培養興趣
新課程實施客觀要求我們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單一模式。新課程改變的目標就是要改變以往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實際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作為綜合課程的重要實施者,教師可以成為課改的主力軍,也可以成為課改的阻力。在新舊課程之間的轉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激發學生英語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策略
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較大困難的學生,其主要困難是由興趣、信心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造成的。如果學生一開始沒有足夠的興趣和信心,就不會有一個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自然有困難。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認真研究教學方法。一節課的教案應該有基礎內容、預備內容和擴展內容;有時間性和創造性的活動;還應有個體活動和交互活動。此外,聽、說、讀、寫應該有主有次,互為支撐和發展。這樣就使每個學生在下課的時候都能說:“上了今天的課,我覺得有很大的收獲。”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耐心幫助,多用欣賞教學法,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進步,使他們樹立信心。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嘗試和使用學習策略,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要求改變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轉變陳舊教育觀念,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的轉變首先體現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上,教師要改變原來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不要以教師為中心,進行“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不要使學生整天處于被動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之中,對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樣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和談興趣而言,我們怎么能想象和指望他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他們怎么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設者。教師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要學是基于對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我要學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情況就大相徑庭了,“強扭的瓜不甜”學生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學習,學習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新課程對教學評價也發生了轉變,從關注“教”到關注“學”,這種“以學論教”的評價模式更為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么,學會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教師的板書和口語表達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了,只要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展,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的好課。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注意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媒體和工具”。教師的情感對學生起著感染和心理催化作用。教師要有豐富的思想感情、精湛的教學藝術、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熱愛學生。這樣的老師才會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受到學生的愛戴。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適時適度的關心,鼓勵的話語,信賴的眼神,都能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促進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并積極思考,進行創造性學習,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發揮,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荀子說過:“親其師而信其道”正是這個道理。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產生的和諧共鳴,會使學生由喜歡老師而樂于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從而保持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四、改革教學活動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在英語教學中盡管教師已經充分地利用了課堂活動,但學生僅課堂上開展口頭交際活動畢竟是有限的,因為學生單靠課堂時間和教科書的語言輸入和練習遠不足以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接受語言輸人和使用語言的機會,不斷提高學生口頭交際的能力。可以從媒體上獲得更多新的語言知識和新的信息。學生在教科書上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在編排上都有一定的科學性,有些內容也比較豐富,但總是缺乏時代氣息,缺少新的信息和生動的語言材料,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學生可以從電視、報刊、廣播等媒體上獲得大量富有時代氣息的新的知識和新的生動的語言材料。學生可以閱讀國內外出版的一些英文報刊,如(China Daily)(Beijin Weekly)(21th century)等,以及收看中央電視臺第四、九頻道的英文節目,如English news,China Weekly和World wide watch等,還可以收聽廣播電臺的每晚播出的VoA、BBC等節目。這些都是最新、最生動的語言材料,這些新的語言知識輸入,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從中吸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社會等各個領域的新概念、新詞匯、新的語言表達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就能培養學生養成穩定、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英語教學的目的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