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晉華
【摘要】英文詩歌的美學特征主要體現在韻律、意境、以及結構等方面。本文認為,教師在英文詩歌的教學中應該結合詩歌的美學特征,引導學生采用朗讀、聯想、品味意境等方法,感受詩歌的韻味,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詩歌學習熱情, 增強鑒賞詩歌的能力。
【關鍵詞】韻律 意境 結構 課堂應用
學生在中文古典詩歌的學習過程中已具有一定的鑒賞詩歌的能力。可是我們在中學階段的英文詩歌的學習和賞析還比較欠缺。因此,我想就美學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對英文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并希望他們以后能從心出發,體會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詩人的細膩情感。為后續的文學作品賞析起到鋪墊作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先生有一種說法,美的力量不亞于思想和知識。對此,我非常贊同。因為美不僅是一種力量,更是語言學科教學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尤其是英語詩歌教學,更能將這種美體現的淋漓盡致。
英語教學使用的閱讀材料是美的。我們教學中接觸的比較多的實用文體閱讀能夠說服人,讓人信服。而更能夠感染人,打動人的,還數文學作品閱讀,特別是詩歌作品。但不管什么文體,都要體現一種力量。從哲學的層面來理解,就是對社會,自然和人類的認識和思考的一種審美。所以,英語學科的課應該是美的,詩歌教學更應該是美的,且美在情感熏陶和文化韻味。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方向。
那么應該如何來欣賞一首英文詩呢?
一、英文詩歌的審美特征分析
1.韻律美。英文詩歌的美首先表現為韻律美,即節奏的律動所產生的的一種情調或意味。這種音樂性的韻律美,能夠與內心的情感形成水乳交融的效果,從而增強整首詩歌的美感。
(1)頭韻。頭韻(alliteration),是英語中一種極為重要的音韻修辭手段。由于它有悅耳的音響手段,所以英文詩歌中作者常常用它來表現更深層的語義并增加特殊的意境,以境傳神、以音感人。
(2)元音韻。元音韻(assonance)響亮悅耳,使詩歌具有節奏韻律美。例如:在Shakespeare的Sonnet 1中,“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 一句中元音[i:]反復出現,形成了一種清新響亮的韻律,并創造出了一種對天生美麗之物的一種追求的意味,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3)尾韻。尾韻(end rhyme)是韻律美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例如:A special world for you and me / A special bond one cannot see這首詩的其中兩句句末尾韻均為長元音,使聲音悅耳動聽,吟誦朗朗上口,給人以審美愉悅感。怪不得有人把押了尾韻的歌詞比作瓷器。有著內斂的氣質,也彌散著青釉的光暈,從而給詩歌創造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2.意境美。意境即“意”和“境”的結合,也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感和客觀生活的結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詩歌是通過聯想來實現這種審美的自由狀態的,即意境美使人產生的美感愉悅。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A Red,Red Rose)在這首詩歌中,火紅玫瑰的盛開給作者造成一種意象,暗示著愛情的悄然綻放,也喚起了讀者的主觀情感,頗有身臨其境的浪漫色彩,實現了意境美。
3.結構美。詩歌是一種表達感情的綜合藝術形式,但作者在詩中如何能表達出強烈的感情呢?從結構上講一般可以通過反復和排比等修辭格來實現。例如: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in every ban,/ The mind-frogs manacles I bear.(William Blake:London)在這段文字中,詩人反復使用了五個every,強調了在倫敦,無論誰,都難逃被迫害的悲慘命運。反復的寫作手法使讀者仿佛親眼目睹了倫敦城中普通市民的悲慘生活,有極強的感染力。
二、審美特征在英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
1.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朗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精心設計。男生讀,可以增加一點渾厚;女生讀,增加一點溫婉;學生領讀或集體誦讀,表達感情更是淋漓盡致。總之,學習一首詩,如果朗讀得好,能傳達出詩歌的思想感情,體現出詩歌內在的音樂美,那就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有助于領會和感受詩的意境。
2.創造情境,品味詩的意境美。在詩歌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鑒賞詩的意境,是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應用中,要創造適宜的氣氛進行層層鋪墊和烘托,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這是學生進入詩歌意境的必要條件。但同一首詩,給不同的讀者帶來的意境美是不同的。這也是詩歌最寶貴之處,因為它代表了每個不同的個體的情感流露。
3.斟酌字句,體會詩的蘊涵美。詩的語言精煉但內涵豐厚。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細節進行仔細的品味,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經歷和體會,認真的思考和推敲字里行間的傳神之筆。如Sudden Light中,整首詩都是作者的“頓悟”,所以 “sudden”這個詞用的特別傳神,讀者完全能體會到作者故地重游時,想起當年與妻子相遇時刻的那份心動。
英文詩歌有著獨特的美學價值。它短小精悍,有音樂的律動,有聽覺上的美;它用意象給讀者描繪不同的畫面,有視覺上的美。詩歌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老師可以用語言作暗示,以巧妙的提問作啟發,層層鋪墊,潛移默化的讓學生產生聯想,體會詩的意境和內涵。希望詩歌教學能真正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法]羅丹.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62.
[2]李藍玉.詩歌教學中的審美引導[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0,(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