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朝邊境地區跨境犯罪時有發生,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東北邊境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的流動,中朝邊境地區的跨境犯罪越來越嚴重,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因此,本文通過對中朝跨境犯罪的原因、特點進行分析,提出應對中朝跨境犯罪的對策,以期能夠使相關部門更有效地應對中朝跨境犯罪,進一步維護我國中朝邊境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關鍵詞 中朝 跨境犯罪 特點
作者簡介:張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研究生部。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344
一、 中朝跨境犯罪產生的原因
(一)推拉理論下,三種因素共同作用
現代推拉理論認為人口流動受三種因素所影響:推力、拉力以及中間障礙因素。“推力”即流出地的不利生活條件,“拉力”流入地的良好的生活條件,“中間障礙因素”則包括距離遠近、物質障礙、語言文化的差異,以及本人對于以上這些因素的價值判斷。基于這個理論對中朝邊境地區進行分析,朝鮮的邊境經濟形勢相較于我國東北邊境地區略有不足,并且兩地相隔甚近,我國東北邊境地區朝鮮族居多,語言文化差異不大,再加上邊境居民個人主觀上的價值判斷,我們可以推斷出,朝鮮邊境地區的人口會流動到我國邊境地區,也正因為如此,中朝之間產生了為數不少的跨境犯罪行為。
(二)地形因素
中朝邊界從遼寧省東溝縣的鴨綠江口起,至吉林省琿春縣防川東端止,全長1334公里。 中朝邊界線較長,雖然有鴨綠江和圖門江這兩條界江相隔,但是兩條界江最狹窄處僅有幾十米,江水流動平緩,沒有天然的屏障,地理情況復雜,跨越界江到達我國境內十分容易。同時,作為界山的長白山山脈森林茂密,易于隱藏,為跨境犯罪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三)人口因素
東北地區作為老牌的工業基地,近兩年經濟不景氣,出現了人口外流的現象,而靠近朝鮮的邊境地區人口外流的現象更為嚴重。邊境地區的居民能夠廣泛地了解到跨境犯罪的信息,并且,一般都是邊境居民才能夠及時獲得第一手信息,以方便公安部門對跨境犯罪行為進行實時打擊。作為邊境地區的人口外流,就使公安部門的信息來源減少,不能夠及時發現甚至發現不了跨境犯罪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跨境犯罪行為。
(四)主體因素
應對跨境犯罪行為的主體是公安部門,其中公安邊防部門作為主要力量,自身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現有的公安邊防部門的警力不足,在中朝邊境陸地段,一般均有鐵絲網和攝像頭,但是,現有的警力不足以支撐對長達近1400公里的整個邊境線進行實時監控,不能夠及時的發現跨境犯罪行為。第二,公安邊防部門基層官兵減少了對群眾工作的投入。中朝邊境地區的群眾多為少數民族,其世代生活于此,對當地的社會情況了解的很全面,邊境線上一旦有風吹草動,邊民能夠首先了解到,而基層官兵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一優勢,反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工作中去。致使群眾不能為我所用,客觀上減少了公安邊防部門獲取信息的來源。第三,公安邊防部門的經費不足,無法更新先進的技術裝備,在當前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狀況下,原先的技術裝備滯后,在應對跨境犯罪時會受到影響。
二、中朝跨境犯罪的特點
中朝邊境地區跨境犯罪由來已久,隨著中朝兩國經濟的發展,外交政策的不斷變化,對待邊境地區的政策以及邊境地區本身形勢的改變,犯罪的特點也有所變化。
(一)犯罪人員、類型、手法的多樣性
中朝邊境地區社會情況復雜,兩國有界江、界山以及狹長的陸地邊界線阻隔,由此滋生了各種各樣的犯罪。有在冬季鴨綠江結冰時,徒步過江進入我國境內進行偷盜搶劫的朝鮮邊民;有利用長白山地區茂密的森林作為掩體,進行走私的中朝兩國邊民;有利用丹東地區復雜的陸地環境進行販毒的中朝兩國邊民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人員。總之,在中朝邊境地區實施跨境犯罪的人員的成分復雜,犯罪類型多樣,犯罪手法也越來越令人難以捉摸,若公安主管部門不能夠及時地做好應對,勢必會導致跨境犯罪的猖獗。
(二)犯罪的隱蔽性
1.利用地形的隱蔽
長白山屹立于中朝邊境,是兩國的界山,周圍被眾多的植被所覆蓋,造就了跨界的森林,犯罪分子易于隱匿其中進行跨境犯罪活動。此外,在中朝綿長的邊界線上存在著許多隱蔽的通道,許多販毒分子正是利用此進行跨境交易活動。
2.利用人員的隱蔽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越來越強烈,而作為邊境地區的人員因經濟利益參與跨境犯罪行為的不在少數,其中包括了中朝兩國各自的邊民。他們十分熟悉當地的社會情況以及邊界的地形、地貌,而作為管理主體的公安機關同世代居于此地的邊民相比,了解程度遠遠不及。若兩國邊民參與跨境犯罪,跨境犯罪分子能夠利用邊民提供的各種信息,或者就利用邊民本身進行跨境犯罪活動,從某種程度上隱蔽了跨境犯罪活動,使公安機關陷入盲區,達到其犯罪目的。
3.方式方法的隱蔽
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給邊境地區的人員帶來的好處甚多,但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多的隱患。在中朝邊境地區出現了以郵件運毒的方式,通過航運、陸運、水運等從中朝邊界線進入我國境內,難以發現。
(三)犯罪的未知性
中朝跨境犯罪的未知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朝鮮對進入其境內的外國人管控相當嚴格,中國邊境地區人員在同朝鮮邊境地區人員進行正常的往來時處處掣肘,無法了解朝方邊境地區的社會情況,因此,在信息主導警務的大背景下,公安機關缺少了第一手信息,對犯罪分子所進行的跨境犯罪行為一無所知,一旦出現犯罪苗頭也不能在第一時間獲知情況,更遑論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處置。近年來,中朝邊境就發生過朝鮮邊民跨境到我國進行偷盜、搶劫,事后迅速返回朝鮮,公安機關在受害人報案后才了解了相關情況。其次,在中朝邊境長達近1400公里的邊界線上,在每一公里都有可能發生偷渡、走私、販毒等跨境犯罪行為,雖然公安邊防部門經常在邊界進行巡邏,但是以現有的警力來看,不可能做到每一次的跨境犯罪活動都能夠及時的發現。
(四)犯罪的地域性
中朝跨境犯罪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第一,在冬季,中朝鴨綠江以及圖門江江面結冰,人員往來更為便利快捷,同時,朝方邊民在原本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再加上嚴寒的摧殘,更加向往中國邊民相對富裕的生活。因此,在這一時期,中朝邊境跨境犯罪多是朝鮮邊民跨越兩江到中國境內進行偷盜、搶劫等行為。第二,長白山地區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具有難以預計的生態價值,引起了國外人士的高度關注。此外,長白山地區山多林密,易于隱匿,因此,在這一地域多發生走私、偷渡等犯罪行為。第三,丹東地區多有跨境販毒等行為。丹東地處黃海之濱,東鄰朝鮮,是鴨綠江的入海口,便捷的海上通道使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此外,販毒分子也經常通過鴨綠江狹窄的地段從事毒品犯罪。
(五)犯罪的嚴重性
1. 在我國邊境地區造成惡劣的影響
朝鮮邊民時有跨境到我國邊境地區進行偷盜、搶劫,甚至和當地的邊民發生沖突,打傷、打死我境邊民,之后再迅速返回朝鮮。一方面,不法分子所進行的惡劣行徑嚴重危害了當地的社會秩序,使我國邊民的財產遭受損失,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另一方面,由于其犯罪行為的突發性以及跨境通道的便利性,致使公安邊防部門不能及時對不法分子進行抓捕,最后往往都是通過外交手段將犯罪人員繩之以法,這種情況下,公安邊防部門在客觀上沒有及時的制止犯罪行為,使我國邊民產生了信任危機,給我國邊境地區的整體安全穩定帶來了隱患。
2.影響我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
朝鮮人通過中朝邊境偷渡到我國,有一部分是因經濟利益滯留在我國,進行非法務工、非法通婚等,希冀過上溫飽的生活;另一部分則是將我國作為過境國,這其中有經過我國直接偷渡到韓國的,也有經由我國到蒙古再到韓國的,他們的最終目的地都是韓國,但是偷渡行為經由多國,如果處理不好,那么不僅會影響到中朝關系,而且會影響到我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另外,有些國家也會借題發揮,詆毀我國處理措施不得當,進而中傷我國,這勢必會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際聲譽。
3.給內地人民帶來嚴重的威脅
中朝邊境跨境販毒行為已經愈演愈烈了,大量的毒品經由中朝邊境流入我國,不僅直接毒害到東北邊境地區的居民,并且,毒品繼續流入我國內地,進而到全國各個省份,給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影響了社會的發展與穩定。
三、 應對中朝跨境犯罪的對策
中朝跨境犯罪的氣焰越來越囂張,給我國邊境地區乃至全國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及時做好應對措施,有效打擊當前的中朝跨境犯罪活動。鑒于此,筆者根據中朝跨境犯罪的原因和特點,提出了應對中朝跨境犯罪的對策。
(一)立足群眾工作,為應對跨境犯罪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邊境地區的居民是邊境上的“眼睛”,他們生活在邊境地區,對邊境上的情況了如指掌,并且,邊境居民的數量眾多,能夠及時的發現有關跨境犯罪行為的蛛絲馬跡,只是因為沒有相關知識而察覺不到事情的重要性,或者秉著事不關己的態度不向主管部門舉報。另外,部分居民也會因為經濟利益或生活窘迫等原因參與跨境犯罪。因此,我們應當從群眾工作入手,做好以下工作。
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當地群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跨境犯罪的危害,向他們普及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讓他們了解到參與跨境犯罪的嚴重后果。使當地居民對跨境犯罪行為敬而遠之,降低邊境居民參與跨境犯罪的概率,減輕公安邊防部門應對跨境犯罪的負擔。
公安邊防部門要加強同群眾之間的聯系,多進行走訪活動,及時了解邊境居民的生活狀態,做好生活困難群眾的保障工作,同群眾建立良好的關系。同時,發展一部分政治清明、愿與公安邊防部門合作的群眾為邊境上的耳目,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培訓,讓他們掌握跨境犯罪的相關知識,提升他們發現有關線索的能力,使他們一旦發現跨境犯罪行為的苗頭,第一時間向公安邊防部門匯報,這樣一來,公安邊防部門就能夠及時做好打擊跨境犯罪行為的準備工作。
(二)加強物質力量建設,為打擊跨境犯罪準備完善的物質基礎
一直以來,公安邊防部門在應對中朝跨境犯罪的過程中,在資金、裝備等方面投入略顯不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公安邊防部門在資金、裝備等方面不斷的更新換代,犯罪分子的手法也越來越多樣化,犯罪的暴力性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公安邊防部門要實時地對自身的物質力量建設進行改進。
首先,要加強對中朝公安邊防部門的資金投入,針對犯罪的形勢變化,實時更新裝備,主要是對邊境一線管控所需要的查驗、監控設施等進行更新換代,將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遏制在邊界線之外。其次,要加強中朝邊境公安邊防部門的人才培養。東北地區人口外流嚴重,經濟發展遲滯,人才流失現象也逐漸嚴重,與此同時,公安邊防部門人員原有的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吸引不到更多的人員為國家的邊防事業貢獻力量,并且,公安邊防部門現有的人員十分有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大對公安邊防部門的資金投入,以相對較高的物質利益來留住公安部隊的人才,使之能夠更好的為打擊跨境犯罪提供自己的力量。
(三)加強邊境管控,協同多部門重點布防,做好應對跨境犯罪的準備
中朝跨境犯罪有著其地域性,所以我們要及時做好應對跨境犯罪的準備,對重點地區加強管控。
長白山地區偷渡、販毒、走私行為相當嚴重。公安邊防部門要加強對邊界線我側地區即我方長白山一側的巡邏,但是,現有的人員不足以對茂密的森林地區進行全方位的管控,因此,公安邊防部門要動員當地的群眾,發展一部分為治安耳目,及時地向公安邊防部門匯報當地有關情況。同時,公安邊防部門要形成梯次的管控配置,多設查緝區,對跨境犯罪人員進行堵截。
丹東地區販毒情況十分嚴重,販毒分子主要是從海上將毒品運輸過來,再以各種難以被主管部門發現的方式流入到丹東市,進而蔓延到國內其他地區。在此種情況下,單憑公安邊防部門的力量十分有限,因此,要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聯合海警部門以及公安邊防部門等,加強對海上船只的查控,對入港船舶的檢查以及對進入市區內的可疑人員、貨物進行調查,形成多防線、多部門聯合管控的機制,使跨境犯罪分子無所遁形。
(四)依托信息主導警務的理念,完善應對跨境犯罪的方式方法
目前,公安部門已經逐漸從被動打擊犯罪轉變為主動出擊,通過整合各式各樣的線索、信息,發現并偵破了許多大案、要案。那么,公安邊防部門利用這種理念打擊中朝跨境犯罪也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將近1400公里的中朝邊界線上,公安邊防部門除了要做好平時的巡邏、踏查等,還要依托這一理念,從多角度、多渠道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同時,同有關部門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做到及時、精確地打擊中朝跨境犯罪。
(五)制定應急預案,注重消除跨境犯罪所造成的影響
公安邊防部門要做好應急預案,假如中朝邊境地區有性質惡劣的跨境犯罪發生,立刻啟動相關預案,快速反應,在做到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也要高度關注跨境犯罪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一旦該跨境犯罪行為在社會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引起了軒然大波,公安邊防部門要盡快對事情的進程進行了解,適時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發布權威、準確的事實情況。此外,對于跨境犯罪人員的懲罰措施等也要適當地公開,讓邊境地區居民提高警惕的同時,也打擊了跨境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四、結語
我國東北邊境地區的經濟在持續發展,邊境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一定會越來越好,而朝方一側經濟發展速度滯后于我方邊境地區,這樣一來,朝方邊民因經濟利益而進行的跨境犯罪就可能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不發展中朝邊境地區的經濟。因此,相關部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力量,不斷總結經驗,有效遏制中朝跨境犯罪行為,保障中朝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安全穩定。
注釋:
李琦.吉林中朝邊境地區境外邊民“三非”問題研究.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2).58-61.
參考文獻:
[1]李琦.邊境地區境外邊民跨境(違法)犯罪活動研究.犯罪研究.2011(1).
[2]常曉丹、閆闖.丹東地區毒品犯罪特點及對策研究.遼寧警專學報.2013(5).
[3]孟立君. 邊境地區治安形勢及對群眾工作的影響研究.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1(4).
[4]劉軼、梁晉云.境外毒品問題對我國非傳統安全的影響.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5]陳翔.中國周邊外交的跨界民族因素分析.學術探索.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