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潔
摘 要:精細化管理在電力行業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其變得越來越重要。精意味著對標準的要求高,精益求精;細則指的是細致具體,落實到位。文章通過對電力專變運行系統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找出更有效的管理措施,努力完善對電力專變用戶的精細化管理,確保優質高效服務。
關鍵詞:電力 專變用戶 流程 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a)-0181-02
專變指的是獨立使用專用變壓器進行供電的一種模式,大都是用電量大的單位,在南方電網實際工作中,當用戶報裝容量大于100 kVA,則規定用戶需申請專變供電。因此伴隨著企事業、住宅小區等耗電量大的機構的興起,專變的使用數量與規模也與日俱增。專變因涉及數量相對公變用戶少,但產生電費大的特點,電力企業對專變用戶的管理日漸重視,對其管理模式有更高的要求,該文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積極采取措施,建立管控操作流程,加強管控以達到完善精細度管理目的。
1 專變管理現況
1.1 專變用戶用電數據采集不完整
隨著優勢明顯的負控裝置出現,電力企業已為許多專變用戶安裝了此設備。可是采集系統的顯示界面看不太清楚,所以不能直觀以抄表段或專變臺區經理統計。還有一小部分沒有裝負控的需要上門抄表,這樣就可能出現無抄、沒在規定例日抄表或者抄錯等問題。而部分裝了負控的專變偶爾也會因為信號差等因素需要上門抄表。
1.2 電費預警不及時
目前電費收費體制一般都是按月扣費,每月有固定抄表日。而當負控裝置出現故障等問題時不會自主提醒電量超額。如果專變企業正好在相鄰兩個抄表日期間出現資金運轉問題從而導致破產停業,這樣就極有可能出現拖欠電費的現象。
1.3 月售電量預測不準確
月度售電量的預測沒有什么可直接套用的模式,而且還存在著很多可變因素,因此預測起來有難度。在預測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天氣變化、負荷變化、企業的經營狀況、市場變化、橫向縱向比較、季節性等因素。如若準確性不大將導致月售電量預測值將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1.4 不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專變計量裝置異常情況
由于專變用戶用電量大,計量裝置存在問題則有可能會影響到大額電費。所以計量裝置的及時檢查維護就顯得非常重要。工作人員通過用戶用電量的波動情況、群眾舉報或者現場查看等方式發現問題。
2 確定專變用戶管控目標和方案
2.1 設定目標
為了更好地對專變用戶進行管理,我們可以通過有效利用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所有數據去建立一個具體的管控工作模型來對這些操作進行規范化。提升月售電量的預測準確性,及時發出電費預警警告,改善專變用戶配套設施的異常監控與處理流程,進而將專變用戶的精細化管理工作處理得更完美。模型的建立使得精細化管理變得更具體更到位,也在電費回收方面起到了積極的防范作用。
2.2 目標可行性分析
2.2.1 提升月售電量的預測準確性
一般情況來說,在沒有什么突發狀況的情況下專變用用戶的日用電量在某一時間段內還是相對穩定的。所以我們可以對采集到的實時專變用戶日用電量進行分析,從而可以準確地預測出月售電量。
2.2.2 電費預警及時
為了實現電費預警,需要對專變用戶的經營狀況進行掌控。關注專變用戶的日電量并形成曲線圖,清楚了解專變用戶的用電情況。一旦出現大幅度波動時,工作人員就應該去現場查看原因,做出正確判斷,避免欠費情況發生。
2.2.3 及時發現并處理專變用戶失流、失壓等異常
將相應的有效數據導入到專變管控工作模型,模型經過計算分析作出相應的預警。而通過專變臺區專管員的簡單分析后,將異常工單發送到各相關部門并督促其進行檢修,整個過程實時監督管理,確保異常狀況處理完畢。
2.3 確定專變用戶管控方案
為了提升專變用戶精細化管理的精細度,在明確專變臺區專管員為責任主體的前提下,可以在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努力改進。管理措施上,專變用戶專管員對監測到的異常情況要作出正確的分析并及時處理。如果是電費預警異常,就需及時核實,做出正確的電費預警;若是設備異常,就需將異常工單發放到各相關部門并全程監督處理,確保異常情況解決完畢。技術措施上則要求建立專變管控模型,設定異常臨界值,并把采集系統中采集到的凍結表碼、電壓、電流等相關數據導入到模型里,模型會自動計算電量,檢測出異常狀況,并以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
3 專變用戶精細化管理實施
3.1 管控流程設計
工作人員通過采集系統記錄專變用戶每天的凍結抄碼、電流電壓及異常數據,然后上報給專變臺區專管員,待其將數據導入到管控模型查看內容后進行初步甄別確認是否有異常情況,若無異常則結束流程。如有異常專變臺區專管員就要具體分析并及時處理。如專變用戶的用電量有大幅度波動,則需去現場核實其運營狀況,做出正確電費預警并修正日電量;如果是沒有抄碼數據就重新補采,補采成功即可,若沒成功則需維護;而若是發現失流、失壓等異常,專變臺區專管員則需發送異常工單到各相關單位要求及時處理,全程監督直至異常處理完畢。此管控流程確認了以專變臺區專管員為責任主體,通過管控工作模型數據圖像顯示,在異常出現時就可以有序按照異常處理流程及時進行處理了,有效防范電費欠費風險等問題。
3.2 實時監控專變用戶運營狀況
將采集系統中的有效相關數據導入到專變管控工作模型,并由其自動進行計算出日電量并形成曲線圖表,方便專變臺區專管員進行分析。由圖表可以直觀看出每日電量的起伏變化,如果出現大幅度波動時專變臺區專管員就需去現場進行核實用戶的經營狀態,啟動電費預警流程。實施以上措施就可以及時發現專變用戶的日電量的突變情況,并能及時處理,避免欠費。
3.3 確定月售電量預測方法
專變管控模型可以進行月售電量的預測。以18日作為月售電量預測為例,按以下統計方法可得售電量預測值:公變電量統計數就按照實際發行的電量為準;而專變的電量數據統計則分兩部分計算,第一部分是抄表例日在18日之前的專變按已發行的專變電量加上已輸機但是還沒有發行的電量的總和數統計;第二部分是抄表例日在18日之后的專變,按采集系統凍結的18日0點抄碼,管控模型按設置好的總表資產編號、倍率計算出到18日為止的這部分專變用量。另用(抄表例日-18)×(最近三天的日平均電量)計算出一個電量值,用兩個計算出的電量相加便可以得出專變用戶售電量預測值。將公變統計的電量數與分別統計的兩個專變電量數相加就是預測出來的月售電量。每天還可以根據管控模型計算出的專變日電量來調整預測的偏差。如此預測出來的月售電量的準確率達到了95%以上,而且只要做好專變管控模型的初始設置,導入導出相關有效數據,管控工作模型就會自動得出結果,省時省力。
3.4 專變異常實時管控處理
將采集系統的相關有效數據導入到專變管控模型經過自動計算形成圖表后,經專變臺區專管員分析若有異常則啟動異常處理流程。此措施的實施可以使得專變用戶出現的失流、失壓等異常現象被及時發現并處理,降低了風險,提升了服務質量。
4 結語
通過專變管控工作模型的建立、使用,提升了月售電量的預測準確性,實現了電費預警避免出現欠費局面,還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專變用戶的失流、失壓等異常情況,防止了電量電流的流失。結合專變用戶的定期巡檢,一系列的措施實施提升了電力專變用戶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更好更優地為專變用戶提供供電服務。
參考文獻
[1] 龍作.專變用戶電費回收風險及防范措施[J].科技資訊,2016,14(31):88-89.
[2] 宋陽.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設計[D].華北電力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