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要】要適應并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不僅要求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需要有突破性的改變。教學模式上始終踐行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主體,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自主學習。教學方法上也需要不斷轉變,激發學習興趣。近年來教育者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方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教學現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在這里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改革;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繁多的非語文內容充斥著語文的課堂,小學語文正在失去語文味。教學本課,除了應該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應該引導學生誦讀文本,品味語言,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當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那些非語文的活動上時,反而沒有時間引導學生去感受說明文特有的語言準確、生動、邏輯性強的特點,忽略了對說明方法的教學,而這些才是語文課最基本的應該達成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而且,表面上看來,本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完成得很到位,可是這些目標的達成更多的是靠引進課程資源,靠制作精美的課件,靠名目繁多的圖片,用這些去展示地球的傷痕,去激發學生的情感,而不是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語文課中最重要的文本反而退身為引發討論的副本了。這種“語文”為“非語文”讓路的現象并不少見,新課標中倡導的“學科整合”已被許多教師演繹得變了味道。唱歌、跳舞、繪畫、手工、游戲、表演,這些非語文現象、非語文活動在語文課堂上大行其道,盡顯其能,甚至喧賓奪主。2浮華的形式掩蓋了教學的真相,小學語文正在變得虛假、熱鬧、浮泛。觀摩課、教研課是新課改的打樣課,它能起到引領和示范的作用。但是,新課改以來,許多觀摩課、課改課沒能帶出好頭,卻帶過了頭,帶出了小學語文教學“熱熱鬧鬧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的形式主義教學風氣。新課程要求尊重學生個性,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全聽學生的。教師權力大卜放,讓學生自讀課文,自選學習內容,自定學習方法,已是小學語文課堂的
“流行風”。這樣做貌似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其實是放任自流。課文有其自身的結構規則,往往是不能隨意肢解,斷章取義的,更不能隨意調換閱讀順序。新課程注重對孩子的激勵,教師就一味地表揚,幾乎到了泛濫的程度。一堂課上老師對學生評價最多的就是“你真棒”“很了不起”“為他鼓掌”“你將來會是個科學家”等等。
3脫離文本,隨意發揮,刻意的創新扭曲了文本的內涵。過分偏重教學形式的花樣翻新和相互模仿,必然導致輕視對文本的精讀細研。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入細致,必然缺乏對學生進行及時正確的指導和引領。難識的字不強調,難寫的字不多寫,難理解的詞不解釋、不辨析,該品味的句子不反復品味,該歸納的段意不歸納,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標點符號更是一溜而過,使文本學習成了一種淺閱讀,快餐式閱讀。不去深入文本體會意蘊,不去感受語言的魅力,而是脫離文本,自由暢想,把工夫都花在文本之外。這樣做雖然一時間提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顯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可是,真正面對文本的時候,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我們的教師,本應該對這種問題答案給出否定性的評價,及時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本所傳達出來的真實內涵,相反,教師往往從求異與創新的角度對這種錯誤觀點推波助瀾“,你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很好”,“你的回答很有創意”。
二、應對這些問題的對策
1樹立教學新理念。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教師應該改善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師在許多學生心里都是嚴厲的、讓人害怕的,學生也都不敢與教師交流,害怕受到教師的批評。其實教師和學生是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通過彼此的交流互相啟發,達到信息共享的效果。這樣學生更容易了解教師,教師也更容易發現學生的特點,與學生暢所欲高。只有讓學生喜歡教師,喜歡上教師的課。學生才能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
2抓住重點,大膽改革。我認為自主探究、互相學習、大膽嘗試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隨養教育的發展,教學方法也就要經歷改革。過去的教學方式是機械的、被動的灌輸,現在,新課標改革后“,自主探究、互相學習、大膽嘗試”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流方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要找到適合時代需求的教學方法。我認為要想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就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為基礎,改變教師的定位,積極鼓勵學生發揮學習語文的自主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適當時候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贊揚,讓學生能夠長久地保持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合作精神也起養極大的作用,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學生問的合作,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式也不僅僅是以上所說的,一個方法并不能適應所有的學生,所以就要求我們細心研讀《新課程標準》,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