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鑫
【摘要】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培養質量是衡量高等學校辦學水平的最重要標準。辦好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在此時,高等教育為誰培養以及如何培養等問題便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等教育;培養;人才
高等教育,在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的需要。下面來談一下二者的關系以及如何培養的問題。
一、高等教育和人才
1高等教育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稱: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從分類上,它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從形式上,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2人才的含義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比如袁隆平畢業于農學系,創造了雜交水稻,養活了更多中國人。這樣的就是人才。
二、高等教育為誰培養人才
1高等教育與人才的關系
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同時,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也是科教強國的基本要求。
2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人才
高等教育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即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發展是以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國家發展等作為基本價值取向與根本追求。
3高等教育為學生發展培養人才。
高等教育為學生發展培養人才,即高等教育服務學生發展則是以促進學生個人的提高、發展與完善等作為基本價值取向與根本追求。
三、高等教育如何培養人才
“辦好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這是習近平在今年清華大學105年校慶時的賀信中指出的。那么如何培養人才呢?
首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對高等教育辦學方向與內在靈魂的規定。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成績,需要讓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成為青年學生成長的科學指南,內化為他們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底色。
其次,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做事必須依據事情的不同,時勢的不同而變化。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總書記給出了明確而系統的答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
最后,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教師承擔著神圣使命:需要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堅持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四、結語
教育興則人才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讓我們為不忘初心,成為有用之才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