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
摘 要 小學是實施學校體育教學的初級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階段,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有助于促進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提升,然而目前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方面卻以小學生認知能力不足,難以應對復雜的體育運動環境為由,將小學體育教學改自習、減少體育教學課時等,這是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的表現,這種過度保護極大地阻礙了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本文從小學體育的特征著手,探討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造成的影響,分析了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過度保護現象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小學 體育教學 過度保護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6-000-01
一、引言
隨著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推行,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很多人往往把這些問題集中在體育教學資源匱乏,體育教學設施不足,缺乏體育師資隊伍等問題上,而很少有人關注體育教學中的過度保護現象。小學生認知能力不足,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本無可厚非,但是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卻表現出一種過度的擔憂,從而產生了過度保護現象。其實在小學生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多多進行體育鍛煉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過度的保護反而是一種不合理的選擇。
二、小學體育教學過度保護現象的特征
在展開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的討論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小學體育教學過度保護具有什么特征,又有哪些表現。首先是小學體育教學過度保護的一般特征,一是具有異質性,也就是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不同的群體所關注的內容是不盡相同的;二是具有集合性,社會群體是由一個個個人所形成的,個人的看法形成群體,而群體又以整體形態影響每一個群體中的個體;三是具有變化性,也就是說學校、家長等的看法會隨著教育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四是具有雙重性,其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其次,小學體育教學過度保護現象的特征具體表現為參與主體趨于多元化,涉及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等多個方面;導致的原因多樣化;規模擴大化;危害后果趨于嚴重化等。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造成的影響
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造成的影響,可以從小學生自身、學校以及家庭等方面著手分析:
首先,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容易使小學生產生過度依賴,自理能力相對較差,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等后果,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小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以及良好個性的養成極為不利,另外過度保護現象也會造成小學生的獨立性較差,不利于小學生個體的社會化。其次,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導致學校教育的不平衡發展,現代教育體系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綜合發展,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過度保護,那么也便發揮不出體育教學的價值,是體育教學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影響小學體育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不利于小學教育的均衡發展。最后,小學體育教學過度保護現象導致家庭體育教育缺失,家庭體育消費水平低,雖然多數家長認為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其自身的發展,增強小學生體質及心理素質,但是出于安全考慮都會限制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造成孩子家庭體育教育缺失[1]。
四、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原因
造成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具體可以從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是社會方面的原因,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是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復雜與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大大削弱了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使得社會、學校與家長對于孩子的安全進行擔憂,自然就會對體參加體育鍛煉的孩子采取過度的保護措施。其次是學校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學校長期以來對于體育教育不太重視,體育教育在小學教育體系中一直處于缺位的狀態,教師過多的干預體育活動,逐漸變成了過度保護,小學教師常常以為了學生為由,而包辦學生的一切,特別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一些本應該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內容;另一方面,學校過度的強調安全問題,這是過度保護的顯性形式,多數學校為了避免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避免承擔責任,索性采取回避體育教學的舉措。最后是家庭方面,當前我國家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一個家庭往往只有一個孩子,對于孩子的關愛過多,擔心孩子的安全,怕孩子出現危險,所以不允許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這顯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也是導致過度保護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2]。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現象的應對策略
結合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度保護的原因,過度保護現象的應對也可以從社會、學校以及家庭這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社會要創造孩子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這主要包括良好的教學環境、法制環境以及社會輿論環境等,使學校以及家長對孩子的體育鍛煉放心;其次,學校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體育教學,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不是因安全問題而忽略體育教學;最后是家庭方面,家長要轉變家庭體育教育觀念,轉變家庭教養方式,結合孩子的特點,給予孩子以充分的體育鍛煉自由,是孩子在體育鍛煉與運動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 粟莉芳.小學體育教育中的“過度保護”現象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3):34.
[2] 徐明.關于小學體育教育中“過度保護”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