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建+張玲玲+余夢潔+李益+劉貝華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跟物流業的發展,加之國家對農村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推進,農村電商物流狀況有了極大的改變,農村人口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水平的同時,也對農村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小組對此展開了一次科研活動,在我校物流系主任的指導下,通過去圖書館跟網絡查閱資料,去物流園區找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詢問與交流,以及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發放網絡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農村電商物流的現狀跟農村電商人才狀況進行研究跟探討,旨在為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建議。我們相信,在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電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農村電商人才稀缺的大背景下,本次科研很有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 農村物流 人才培養
一、研究背景
1、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農業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農村地區信息化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基本上實現了“村村能通電話”和“鄉鄉能上網”,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農村電商發展迅速,人才能力欠缺。從2012年至2014年,淘寶農村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2016年達到4600億左右。可見,具有6億人口的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受到國家高度重視,而且具有巨大的市場消費潛力。然而,農村電商發展在信息基礎設施、物流體系和專業隊伍方面依然面臨很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農村電商人才培養。
(2)現階段農村電商人的培訓較為簡單,系統的培訓微乎其微。大量的農特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缺乏利用電子商務組織生產和開拓市場的積極性。現有涉農電商平臺規模小,層次低,功能簡單,產品單一,勢力薄弱。大部分的企業培訓僅留于形式,很多并未“對癥下藥”,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基本為擺設,有些僅限于教會農民如何開網店或者做微商,而如何經營和推廣卻未系統的進行培訓,更不可能組建專業、高效的電子商務團隊來共同銷售家鄉農產品。
2、培養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意義
(1)農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大勢所需。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落后必須盡快培養電商人才。當前農村人口結構、規模的參差不齊,農村物流建設的滯后,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農村信息網絡不夠完善,電子商務下鄉后的服務難以保障等方面的不足,無疑會給廣大農民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商業活動帶來諸多障礙。
(2)農村電商快速布局、高速增長的同時,電商人才的缺口在不斷增大,并已對農村電商的發展產生了日益凸顯的桎梏作用。很多地區農村電商發展正因人才缺乏面臨著“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面。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人才至關重要,“引進”和“培養”是唯一路子。然而在現有的農村條件,引進電商人才非常艱難。當務之急,加大力度對農村地區進行電商專業化人才培訓,盡快彌補短板,成為必然選擇。
(3)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急需人才。農村電商不僅讓農產品走出去,還能將城市優惠工業品引進和推廣至農村,通過與城市資源互換促進農產品銷售,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如何快速的培養全能型農業電商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商業頭腦的“新農民”,能根據市場所需,準確掌握市場動態,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增加農產品種類,上到國家,下到企業,都急需這類農村電商人才。
綜上所述,新農村電商人的培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非常值得我們討論和摸索。
二、存在的問題研究
1、從物流業的角度上來看
我國的物流水平雖然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農村這一塊來說,還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我們都知道,包郵江浙滬,從快遞費用上來說,農村及偏遠地區,不但要承受配送時間的折磨,還要付出經濟發達地區額外的快遞費,這對本來經濟就欠發達的農村人口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就網購服務體驗來說,由于路途時間等的原因,物品可能受損或丟失,顧客不滿意就會投訴跟給差評,這對電子商務公司跟物流公司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我國物流業較發達國家來說起步慢,農村物流業起步更慢,導致很多農村地區要么沒有配送網點,農村人口要到鎮上去取快遞,要么是在特地時間取消對這些地方的物流配送如春節前后,甚至是不配送。物流水平的痛點也制約著農村電商物流水平的發展。
2、從農村自身基礎角度上來看
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建設還是處于摸索前進的初級階段,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除了要借助可靠的信息技術及通信技術支持之外,更需要農村基礎主體農民的大力支持。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低,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差距較大。2016年有關于我國互聯網在農村發展的狀況報告顯示,城鎮互聯網普及率為73.1%,在我國農村只有36.9%。農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較低,農業部的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農村,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僅為7.8年,在大部分農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就占了7%,文化程度為小學的占了25.8%,49.4%的是初中程度的,擁有大專及以上的文化教育程度的人口僅為1.1%。甚至很多人對計算機的認識與使用等都不會,而對于電商物流更是一無所知。所以這就嚴重制約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我國某些地方的農村,出于被地形地勢跟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著的原因,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甚至快遞收發站點都沒有,不但延長了物流配送的時間,還大大的增加了購物成本。
3、從電商物流人才的角度上來看
近年來,受互聯網熱潮的影響,全國各地都在圍繞電子商務進行人才培養,電子商務也成為了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然而市場調查,這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反映,自己很難在市場上找到與自己專業相匹配的工作,而招聘電子商務人才的企業卻反映,他們更難招到與自己企業符合的人才。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高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大部分畢業的學生空有書本的理論,而缺少真正的實踐能力。就算是在電商物流有所建樹人才,也選擇在大城市與經濟發達的地區發展,不愿意投身于農村物流,此外,入駐農村的電商企業即使招聘到一些優秀員工到農村電商市場,都是也可能因為薪資環境等原因產生流失,最終導致電商人才在農村的缺乏。
三、解決方法的探索即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對策
1、大力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普及率,縮小城鄉差距
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是需要條件的,網絡方面的配套設施是這種發展必須的,也是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效率的最實在的支撐。因此政府要把農村基礎的網絡設施做好規劃與建設,要全面普及并提高電話、電視等電器的使用,提高電腦寬帶業務在農村的服務水平,并實惠地降低成本,減少農民費用,為進一步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創造必須且便利的基本條件。
2、與農村地區建立適合的對接機制,并不斷完善
電子商務人才在農村產生的情況,都必須要從培養這個最初源頭開始著手,與各個層級的高校,一足要建立緊密的合作方式,要了解農村電子商務需要的人才標準以及要求達到什么樣技能水平、還有需要在農村的最低工作期限等方面的條款才能和高校就業協議搭上掛鉤。而在校學生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去參加一些社會實習,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其次,企業需要全面提高農村電商人才的薪資待遇,提供較大的晉升空間,足期進行獎勵,用以激發電商員工的積極性。最后,要適時的進行電商員工的技能培訓。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與發展,農村地域電商所需要人才也是在快速地發生著變化,政相關單位能夠足期組織技能挑戰培訓賽,一方面可以提高員工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出更多適合在農村工作的電子商務人才。
3、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程度,提高其專業水平
學校可以要安排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深入農村給農民做現場培訓,使更多的農民可以認識理解計算機、學習網絡相關知識。然后將這些情況反映到學校,針對這些現象對學生加強教育。在農村很多人不了解電腦,這就是抑制了農村電商的發展,所以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包括了簡單的網上搜尋信息、把傳統交易放到互聯網平臺上等諸多方面。在人才發展模式中,一足要糾正學生的偏見,引導積極正面的思想,使其將被動接收變為主動學習。
四、結束語
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可以極大地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可以提高農村人口電商的使用率,農村地區也可以利用電子商務這樣的平臺來推進我國互聯網的現代化的發展,并能更好地去服務于我國農村生產者,實現我國綜合國力的上升。所以高校應當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培養更多的農村電商人才,為我國各地區農村電商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羅蘇,友娣.探討當前高校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J].現代營銷,2016.
李慧靜,曹穎,鄭燕.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林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