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曉蘭+楊華權
摘 要:田徑項目是最古老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最為常見且被人們所喜愛的運動項目。田徑項目一直是中小學體育課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行,由教學大綱引發的田徑課程的缺陷也日益突出,田徑課程也不再被學生所接受。因而田徑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中小學田徑教學現狀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田徑;教學現狀;教學改革;趣味田徑
田徑運動能有效地發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協調性等一系列身體素質,以增強體質,獲得基本的運動技能,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提高運動能力,培養意志品質,其價值和作用很難被其他項目取代。現階段我國普通中小學田徑課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田徑教學正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田徑課的教學必須轉變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體系,為田徑教學的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1田徑運動在中小學開展狀況分析
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薄弱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教育和社會發展的問題之一,我國青少年的部分體能指標已連續20年呈下降趨勢,學生高身材、低體質的“外強中干”特點很明顯。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在應付學生,上課就是“放羊”,根本達不到鍛煉目的。體育鍛煉場地不足、師資和器械落后;體育課常被其他課程擠占;許多孩子被作業壓的沒空鍛煉,加上學生自身缺乏刻苦鍛煉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體育鍛煉剝奪”,青少年運動時間、次數普遍不足等,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田徑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的主要內容所占比例較大,所以田徑教學的優劣直接會影響到中小學體育課的質量,但做好田徑教學面臨著很多現實性的問題。
2存在的問題
2.1體育工作管理、教學要求沒有按照國家教委的要求來辦,存在著教學和管理失調的現象
主要表現在:高年級不開設體育課。許多中學在升學率的壓力下在高年級(初三,高三)不開設體育課,課程學時被其他學科所占用,田徑運動會高年級不予參加;體育教學時數任意刪減,體育教學內容隨意性大,體育課在內容安排上,取決于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路和任課教師的特長及興趣,而不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趣味性。
2.2體育鍛煉場地不足,家長的不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待加強
有些學校缺乏標準的田徑場,完全不能滿足學生活動需要。部分學校缺乏專業體育老師,大多由班主任代替進行體育教學而且忽視了對體育教師的培養,大大降低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3學生不喜歡上田徑課
其一,受新興項目的沖擊。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體育、休閑、娛樂的品味要求越來越高,田徑運動的走、跑、跳、投內容已不能滿足當代學生追求新興、時髦、輕松的體育運動項目,對田徑運動易產生抵觸情緒;其二,教材內容缺乏新穎性。田徑項目受自身特點的制約,大多屬于周期性運動項目,講究爆發力,必須重復練習,體力消耗大,易疲勞。其三,教學方法缺乏應變性。只重視跑、跳、投等技術動作的教學,田徑運動技術動作難,心理負擔重,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如何改變現有的狀況
體育課是中小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體育課的趣味性是把學生吸引回課堂的重點,少兒趣味田徑的產生實則非常符合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硬件要求,鍛煉的方式和方法也符合中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國家教育部剛剛出臺政策要把體育課程的投入加大,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考試中的比重,由此看來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已經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重視,這也為體育課程改革在政策上扎下了根基,適應社會變化和發展,體育課的趣味性將是一個突破點。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標準也要進行修改,目前對大學生的體制健康測試的修改工作已經開始,已經在數據統計方面了,不久將會有新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出臺,中小學生標準也將改進。
3.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重新確立教學目標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盡快走出思想認識的誤區,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競技體育的技術教學向培養終身體育的方向發展,充分發揮田徑運動的健身作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田徑教學內容不同于球類等富于游戲性,但它在培養競爭意識、磨練意志、戰勝自我等良好品質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
3.2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競爭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加之先進的教學手段,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田徑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把田徑運動競技項目科學地轉變為“趣味田徑”挖掘、激發、保持學生對田徑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在“樂中練、樂中學”。另外,練習多以團隊參與的形式進行。可以在發展個人身體運動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這對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3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
在體育學習成績評定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條件的差異,也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差異;既要關注體育弱生的弱勢,也要關注體育尖子的優勢。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點要放在教學方法上的因材施教,而不是降低學習要求或人為地拉平體育差生育體育尖子的學習成績。為激發體育差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適當降低及格標準。
3.4認真組織,開展運動會
普通中小學運動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學生體育運動廣泛開展、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重要措施。
3.5根據學生特點制定教學計劃
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有特定的要求,所以一定要依據學生身心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持久濃厚。所以在教學內容方法實施的時候既不能違背教學目標,更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例如,短跑的途中跑教學,采用接力棒比賽的游戲形式來開展教學,先進行雙于背后屈接力比賽,結束后教師應再講解一下擺臂的重要性及技巧處理;其次,進行直腿跑接力比賽,完成比賽后,教師再講解屈膝折甍大小腿在跑步時的作用及正確的折疊送髖技術;再次,進行后腳跟先著地的接力比賽,比賽結束后,教師再講解快速跑時的著地要領及作用;最后,進行完整的途中跑練,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好的調動,讓他們的田徑學習趣味濃厚,教學質量較高,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真正在樂趣中體驗了運動的魅力。
4新課改背景下的趣味田徑教學實施策略
4.1田徑教學的生活化
“田徑運動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獲得生活資料,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逐步形成的走、跑、跳、投等動作和技能。”田徑教學進行改革后,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考慮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將學生的生活也要考慮進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經驗和興趣,精心選擇有終身體育概念和教育意義的教材和技能。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目的是為了將平時生活中動作習慣成為田徑體育教育的外延,有效形成自然實用的體育技能。
4.2田徑教學的方法多樣化
傳統的田徑長跑課一味的讓學生圍著操場跑,別無他法,幾圈下來身心勞累,趣味空白。也許這樣能提高一些學生的自身體能和意志耐性,但這種鍛煉讓學生望而生畏。有些老師做的就很好,比如說:教師在田徑課堂中不再單一的強調口號,而是用一個測心率的小方法來改善枯燥的課堂。學生在跑完一定的路程后,自己動手測一下脈搏心律,然后記住結果,再跑再測,結束后,學生就有了屬于自己運動后的心率曲線。繼而教師可適時講一下心律與運動量還有年齡階段等各方面之間的關系。由此長期練下去,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心率變化和運動能力相應的提高,有了成功的體驗,因此愛上跑步,并期望自己的成績越來越好。田徑課堂再也不能悶頭就跑了,創造更新更好更趣味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讓學生不再在枯燥中退縮,而是在求知中進取,讓他們懂得追求,懂得如何把握知識。
4.3田徑教學內容的科學化
新課改下的田徑教學內容體系,要求我們結構構建合理化,系統編排多樣化。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體驗多種運動技能的機會,從而真正挑選出適合的技術技能,進而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有所提高。例如,學生們都愛籃球運動,那就讓我們好好利用這個興趣來嫁接一下。讓學生繞全場邊跑邊上籃,可以兩人傳切配合,然后再加些具體要求,球若投不進就重新繞場再來。這樣他們在提高灌籃技巧的同時,也實現了田徑鍛煉的目的,而且興趣濃厚,效果甚好。
參考文獻:
[1]王維,張麗彥.對田徑運動走向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10.
[2]黃小平.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田徑教材的處理與轉化策略[J].田徑,2005.
[3]黃學文.新體育課程中實施興趣教學的六種方法[J].西江教育論叢,2008,(01).
[4]孫超,康偉杰.構建興趣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雞西大學學報,2008,(03).
[5]侯繼軍.學習動機和興趣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5).
作者簡介:
柯曉蘭(1993.11—),女,湖北省黃石人,武漢市洪山區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