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摘要】 小麥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麥產量不僅能夠幫助農民群眾增加經濟收入,而且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家在農民購機補貼上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機設備的普及率進一步提高,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奠定了基礎。文章首先介紹了幾種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隨后分別從機具選型、作業準備、機具調試三方面,分析了保證該技術推廣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內容;推廣
小麥生產全過程主要涉及到整地、播種、管理和收割等多個環節,要想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必須要做好生產全程控制工作,強化細節管理。經過生產實踐可以看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但是尚未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和普及。因此,有必要通過技術推廣和重點宣傳,確保該項技術惠及更多的地區,實現小麥的增產和農民的增收。
一、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一)節藥型植保機械化技術
以往的小麥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民為了徹底殺死蟲草,往往使用過量、劇毒農藥,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殺蟲除草作用,但是農藥殘留度較高,使用價值低。節藥型植保機械化技術能夠協調好蟲草防治和小麥安全之間的關系,該項技術具備三個特點:一是選用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高效、低毒的“綠色農藥”;二是根據小麥種植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機具;三是采用新型的噴藥方法。例如,采用擔架式噴霧機械化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小麥噴藥對人力的依賴,而且噴霧性能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對于提高農藥的使用效率有較大幫助。
(二)秸稈還田機械化技術
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秸稈,如果利用的好,就能夠成為一種天然的有機肥料;如果利用的不好,就會造成生態破壞,污染空氣環境。在小麥收割之后,利用機械設備將秸稈進行粉碎,然后將秸稈碎末均勻的撒在地表。小麥秸稈在經過自然腐化后,能夠為土壤提供有機質,顯著提升土壤肥力,對于繼續種植其他作物也有積極影響。除此之外,秸稈還田機械化技術還有效避免了以往秸稈焚燒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化肥深施機械化技術
化肥深施能夠提升化肥的利用效率,確保小麥根系能夠直接吸收化肥中的營養成分。傳統的化肥深施需要由人工來完成,使用輔助的農用工具,不僅施肥效率較低,而且勞作強度很大。利用機械設備完成化肥深施操作,則能夠顯著改善上述兩方面的問題。目前,化肥深施機械化技術主要應用于深施底肥、種肥和追肥三方面。一般情況下,化肥深施的深度要在地表的8-12cm左右,可根據當地土壤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通過實驗數據分析,應用化肥深施機械化技術后,化肥中氮、鉀元素的利用率分別上升了27%和13%,化肥的揮發量明顯降低。
二、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
(一)機具選型
小麥生產全程所用到的機械化設備主要是播種機和收割機。在具體選擇兩種機械設備的機型時,要注意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確保機具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揮。例如,為了盡可能的提高機械作業效率,應當選擇播種-施肥一體機,將配置好的肥料與小麥種植進行充分 混合,在播種的同時完成施肥操作,簡化了小麥耕種的流程,提高了農業作業效率。目前,本地較為常用的播種-施肥一體機型號主要以2BF-7為主,部分地區也有2BF-9型號。
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小麥收割機主要有手扶式、立式和臥式幾種,每種收割機的機械構造各不相同,具體的應用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在平原地區,主要以立式小麥收割機為主,這種類型的設備具有收割面積大、速度快的特點,并且實現了收-運協同作業,極大的提高了小麥收割效率。而在一些丘陵或山間地區,不利于大型收割機的展開作業,主要以臥式收割機為主,這種設備的優點在于操作靈活,收割面積小,很好了適應了狹窄小麥種植地形。
(二)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1.選地整地。土壤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麥后期的生長速度和質量,在選擇小麥播種地塊時,應當優先挑選那些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蓄水保肥能力強的地塊。在挑選完地塊后,進行進一步的整地工作,通過土壤翻墾,將土壤中的大型石塊挑選出來,或是粉碎土壤中一些較大的土塊,保證無明暗坷垃,為小麥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營造良好的條件。
2.良種選種。 小麥種子的質量和性狀也是關系到小麥增產增收的重要因素,在選擇小麥品種時,應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優先選擇抗倒伏、高產的小麥品種,例如魯麥21號、京東8號等。確定所要播種的小麥品種后,為了保證小麥出芽率,還應當提前進行試驗種植,試驗中小麥種子的發芽率高于95%即可進行實際播種。
(三)機具調試
1.播種機開溝器開溝深淺要一致,同臺播種機的開溝器底平面應在一條直線上,相差不超過10mm,并和地面相平行。開溝器之間距離應相等,保持行距一致。一般開溝器深度調在40-50mm之間。2.在進行播種作業前,首先拖拉機牽引播種機在地頭或路面上進行實際播量試驗,使開溝器不入土,種箱裝入應播的小麥種子,行走一段距離,統計出1m長的距離內各行種子粒數,是否與計算理論播種粒數相一致,如不相符,通過調節手柄的位置來調節排種量,直至與理論計算數值基本相等為止。3.2BF播種施肥機是種、肥分施式播種機,其排肥量的調整需要試播來確定。將肥料裝入肥箱后,機器行走一段距離,稱其排肥量的多少,調整外槽輪的長短,經過調整后達到要求排肥量。4.機組作業過程中,要經常注意和觀察排種器、輸種管、排肥器、輸肥管工作是否正常,發現問題要及時排除。
三、結語
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顯著提升小麥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民增產和增收的動力支持。各地區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的選擇小麥生產機械化設備,并做好配套的管理工作,通過小麥豐產豐收,提高農民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劉紹太.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快突破薄弱環節生產機械化[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24):23-24
[2]張新臣.稻麥兩作區小麥秸稈綜合利用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35(22):45-46
[3]張建平.實施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