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華
摘要: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推進,使得各個學科的教學要求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和方法比較陳舊,因此需要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革進行分析,旨在構建高效的小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是一門基礎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使得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教學改革也在順利推進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的改進,從而才能使得小學語文能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師的教學能力存在一定問題等,這些都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改進的地方。在未來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加強這些問題的解決,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之所以不再適應當前的時代背景,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而言,更不適用,小學生的個性特征是比較好奇、好動的,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很容易讓小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簡單枯燥,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產生了一定的限制,在新課改背景下,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基礎。在教育過程中要定期對語文教師進行相應的宣傳,宣傳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知識和理念,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管理。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對學校的領導以及教師對小學語文教育意識進行改觀,認識到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從而加強現代化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的應用,加強對實踐教育的理念的運用,做到以人為本,并且積極發揮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應該要積極加強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隨著小學生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在教學過程中的時間變得十分緊迫,因此要加強對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把握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容,是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加強教學過程中課堂情境的設置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小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很多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對語文綜合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對此,可以結合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發揮教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圍繞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教學,比如計算機教學技術、幻燈片等多媒體教學模式,結合一些生活中的小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來刺激小學生的思維,從而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生對各種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在進行情景設置時,應該要以日常生活為原型,讓小學生能夠對教師所擬定的場景比較熟悉,從而可以加深對所學的小學語文知識的內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不同的游戲情境,并且在游戲過程中結合各種語文知識,不僅讓小學生玩耍了,同時也讓小學生能夠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可以開展你比劃我猜的游戲,讓小學生通過動作將一些詞語表達出來,然后另一個同學來猜測詞語,通過游戲可以加深小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讓小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就加強了對各種詞語的記憶,而且這種記憶往往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可以為小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也可以使得語文課堂更有趣,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會變得更加活躍。再比如在作文練習過程中,作文的主題是對自然進行描寫,如果單純地給小學生一個題目,則很難讓小學生將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對自然的情感描述出來。但是當教師利用各種多媒體給小學生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自然圖片以及優美的音樂時,小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開始感受自然,聯想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自然景色,很快融入到意境中去,完成了一篇有內涵、有情感的作文。
三、加強多媒體教材的設計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有很多不足,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教材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教材的設計,結合小學小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個性特征等,將教材設計得更加生動、形象、準確。在教材設計過程中,多媒體資源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加強多媒體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需要對語文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入透徹地理解,從而將語文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平臺展示出來,便于教師講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班級可以對幻燈設備、多媒體學習軟件等進行共享;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程教學中設計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不斷進行練習;再比如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為音頻格式,讓小學生在空閑時間可以聽。
四、注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一種角色互換的教育方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嘗試對小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進行互換,有助于突出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主體地位,開展以小學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注重啟發式、引導式的交流,為小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在角色互換過程中,要加強小學生與教師對話,比如可以給小學生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小學生在這些問題中發散自己的思維,教師對小學生的思維也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語文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興趣是保證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能促進小學生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將小學語文課堂打造成為高效的課堂,使得小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發揮主動性,努力思考問題,踐行素質教育理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