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要:數學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是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思維和語言相比,思維是抽象的,語言是具體的,語言有形、聲、看得見、聽得著,易于把握.思維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相比較,運用語言的能力易于培養和發展.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以語言訓練為主線,通過發展學生的言語,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語言;培養
一、數學語言的理論基礎介紹
對小學數學語言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問題的闡述,以及相關建議的提出都需要建立在對數學語言的理論基礎介紹之上。我們主要從數學語言的概念及種類、特征還有意義等三方面對數學語言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1、數學語言的概念及種類。語言在數學教學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無論是閱讀、講解教材的內容還是做題、交流數學問題都涉及到數學語言的應用。一般來說,數學語言包括抽象性數學語言和具體性數學語言,廣義上只要是與數學有關的活動都必須通過數學書面或者口頭語言來表達。因此,數學公式、定理、符號、圖形等都可以稱為數學語言。數學語言大體上可以三類。主要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表語言。
2、數學語言的特征。(1)數學語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數學語言僅涉及事物的邏輯形式和數量關系,不涉及一些無關的東西,它的主要形式表現為高度符號化的語言。例如:“一盒餅干5元,那么3盒餅干的價錢是多少?這個問題可以通過5×3=15這個數學語言來表達”。(2)數學語言具有嚴謹性的特點日常語言具有隨意性的特點,而數學語言卻是十分嚴謹的。主要表現為:數學語言并不是日常語言的簡單相加,而是經過科學處理和加工轉化而來的。(3)數學語言具有簡潔性的特點數學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簡潔性。主要表現在:第一,數學概念的簡潔性。數學的每個概念都是十分言簡意賅的,不存在任何一個無關的文字乃至標點符號。第二,數學符號和公式的簡潔性。(4)數學語言具有應用廣泛性的特點日常語言往往具有民族性和空間性的特點。而數學語言廣泛應用于世界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人們數學語言的交流不存在障礙,因為無論是數學符號還是數學公式都是通用的。
二、小學數學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正如前面所說的,小學時期學生的智力正處于發育的起步階段,邏輯、抽象、轉化等數學能力十分有限,因而在理解起來數學語言顯得特別吃力。小學數學語言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不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可否認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用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教師用來搞“題海戰術”,根本不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缺乏對學生數學口頭能力培養的重視。
2、過分注重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參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數學課堂也普遍采取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坐位上聽的教育方法,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是通過“是不是”“對不對”“會不會”來完成的,這不僅容易使學生喪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還不利于作為數學交流載體的語言能力的培養。
3、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數學語言實際教學效果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是影響數學語言能力教學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不注重日常語言與數學語言的區別,在教學中往往用日常語言來替代數學語言;第二,教師不注重數學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
三、提高小學數學語言能力培養的途徑
小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對他們數學能力的培養雖然十分重要但是也要意識到難度很大。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數學教學成效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可以自己主動的探索,在課堂上和教師積極溝通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
2、改進自身教育理念,重視數學語言教育。作為教育者,無論處于何種崗位,都要不斷學習,改進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味的“不拋棄,不放棄”。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重對數學概念、符號等的講解,從一點一滴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例如,在學生學習乘法時,某教師提出“幾個幾”的教學亮點,讓學生知道3×2也是3個2相加,3×4也是3個4相加。
3、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首先,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其次,教師也要多閱讀,多學習,深刻了解數學語言,實現數學語言和日常生活中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之間的有效轉換,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最后,小學也是智育及各方面發展的初始階段,他們年齡較小,自身的經驗不足,好模仿,這個時期的教師就要嚴格謹慎的注意自己在數學活動中的教學語言的運用,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
4、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語言表述清楚準確是數學教學活動正常進行,學生能力提升的基礎,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規范自己的語言水平,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教學語言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語言在數學學習過程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之間的溝通工具,是學生理解概念、做題交流問題的必要途徑,所以,小學數學教學語言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交流,不斷學習,改進自身教育理念,從根本上重視數學教學語言的培養,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素質和語言水平。
古人云:言為心聲,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頭腦好!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讓學生經歷了敢想敢說、肯想愿說、能說會說、善想善說的過程,讓學生用準確、精煉、清晰、連貫的數學語言表述操作過程、計算算理、解題思路以及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既會想又會說,提高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準確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得課堂教學扎實有效。
參考文獻:
[1]鄧麗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3(05)
[2]衛麗君.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數學語言能力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