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的社會已經步入了知識型社會。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知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了出來。于是相關學者試圖研究如何將一些隱性知識也能夠轉化為可堪利用的顯性知識,尤其是運用到工會管理的相關環節中來,相信這對于工會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夠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知識管理;工會管理;管理效率;提升
工會作為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主要代表者和維護者。而對于國有建筑企業來說,工會就相當于人的“骨架”,正是由于有了“骨架”的連接,人才能正常進行相關活動。因此工會只有通過不斷的運作以凝聚整個企業的向心力,才能將企業成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最大化激發出來。然而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工會管理工作也應當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否則無法跟上新的形勢需要。而通過知識管理來提升工會管理效率,如今正是一項研究和應用新熱點。
一、知識管理理論研究現狀
所謂知識管理即是指在組織中建構一個人文與技術兼備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信息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等過程,達到知識不斷創新的最終目的,并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個人與組織的知識得以永不間斷的累積,從系統的角度進行思考這將成為組織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因應市場的變遷。在知識管理理論中,知識又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顯性知識,一類是隱性知識。能夠用數字和文字表達出來的,能夠以硬數據形式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共享和交流的知識,都屬于顯性知識,而難以通過數字和文字表達出來,難以格式化的且具有高度個性化的知識,都屬于隱性知識,比如企業員工的預感、直覺、感觸、感悟等等都屬于這一類。根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企業的知識42%左右都存在于企業員工的頭腦中,即隱性知識,剩下的才是顯性知識,由此可見在企業管理中,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兩者的分布相比較而言是比較平衡的,因此在工會管理中,必須對這兩種知識都加以格外重視。
二、知識管理在工會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成為知識主管
在知識型社會背景下,工會管理中的知識管理向工會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工會管理者能夠熟練管理一切的工會知識,不僅要熟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各種理論知識,而且要熟悉工會相關政策與知識,另外還必須對工會未來的發展前景有著一個清楚的認識,因此工會管理者應當積極向知識主管轉變,領導工會全體成員按照企業黨委的工作目標,不斷增強工會的凝聚力。此外,在信息化的如今,國有建筑企業的各個方面的管理也實現了信息化,因此作為知識主管,還應當擁有一定的計算機技術,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計算機技術來促進知識管理的實現。最后,知識主管還應當時刻關注員工思想動態,在及時滿足員工的各種需求的同時,更要注重整理和匯總員工的顯性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促使工會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最終實現將員工的個體知識轉化為工會的集體知識,用知識的力量推動工會創新發展。
(二)創新工會文化
創新是知識管理的一項重要目標,然而創新過程中,雖然人們的目標往往是美好的,但結果卻不一定是美好的,因此這就使得一些工會管理者不愿、不敢創新,但是不創新又何談實現知識管理呢?因此對于工會管理者而言,首要之重就是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樹立創新理念,要敢于創新、勇于創新。那么在創新工會管理的過程中,什么樣的創新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創新風險,而又能夠同時實現創新目的呢?比如近些年來一直提倡的“以人為本”的工會文化創新就特別適合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工作。“以人為本”的工會文化創新提倡柔性化管理,要求尊重企業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要注意注重企業員工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要注意多鼓勵他們、多關心他們,充分考慮員工的利益,努力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努力為企業全體員工營造一個相對民主、平等的工作環境,倡導扁平式組織結構,確保企業員工彼此之間能夠實現溝通的無阻礙。工會可以多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工會活動,通過延長手臂、激活基層、擴大影響等手段不斷提升工會文化軟實力,用生動活潑、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具體實踐回應黨和企業員工的期望。
(三)開展績效管理
績效是一個非常寬泛而復雜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與測量,其就會有著不同的定義。如果從組織的角度而言,那么績效就是指在組織目標的指導下員工所進行的行為。績效管理是一種雙向的行為,不僅需要管理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行為,還需要分析員工的工作行為所產生的效果。為了讓績效管理產生一定的效果,則企業需要定期不斷地進行績效管理。在工會管理中,知識管理的實現同樣離不開有效的績效管理,同時績效管理也是工會實現科學化管理的關鍵。通過開展績效管理,國有建筑企業工會能夠憑借績效考核結果來檢驗自己進行知識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契合工會發展需求,以便對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及時予以調整或完善。同時還可以借此實現對工會工作情況的檢查與監督,從而肯定工作中積極的方面,督促其改進不好的方面。完整的工會工作績效管理,不僅包含過程管理,還應當包含效果管理。管理范圍涉及到工會管理人員工作績效的管理、工會工作過程績效的管理、工會工作結果的分析。績效管理指標主要包含是否增強企業的工作目標、相關工作部署的理解力與認同感,是否提升了員工對企業文化、價值觀的認同感,是否提升了員工工作積極性,是否增強了員工集體凝聚力等多個方面。
三、結語
在知識型社會環境下,國有建筑企業工會應當努力適應環境的變化,嘗試將知識管理應用到工會管理中來創新工會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管理的優勢,以提升工會管理工作效率,從而提高工會的工作水平,促進工會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怡君.工會管理中運用知識管理的創新性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14):69.
[2]辛愛玲.對新時期工會管理思路探究[J].辦公室業務,2014,(23):203.
[3]陳益群.淺談現代管理理論與工會工作相結合[J].新西部(理論版),2015,(07):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