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諶
摘 要: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形式,文章結合教學實例,論述了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合作學習興趣;設置問題情境,推進合作學習進程;引導主體參與,提升合作學習效度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合作學習;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1.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促使他們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關鍵內驅力。如果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必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是他們成功步入音樂殿堂的重要根基,同時也是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關鍵手段,只有充分激活他們的好奇心理,才能夠有效引發他們的思考和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大海啊,故鄉》這一內容時,筆者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海景圖,之后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充分回憶自己曾經觀看過的大海的景色,由此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回憶和闡述,在探討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大海產生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而對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充滿熱情。此時筆者便可以順勢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基于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從以不同的角度感知大海的美,并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情感根基。
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的音樂學習情境,因此有效地激發了初中生的音樂合作學習興趣,從而讓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設置問題情境,推進合作學習進程
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這也是對學生展開引導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應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由此提升合作學習的成效。初中音樂教學主要是以欣賞為主,那么應怎樣培養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良好熱情,如何才能夠實現對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合理的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起到指點迷津的功能。
例如,在針對欣賞課《夜鶯》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在初步欣賞音樂之后,就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必然無所適從,即使能夠說出,也只是一些較為淺顯的理解。如果在欣賞音樂之前,教師就能夠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通過這首樂曲的欣賞,你能夠想象出怎樣的畫面,其中存在怎樣的人物或者事物?對這首樂曲的開頭以及結尾,能夠感受怎樣的意境?”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創設,學生在進行欣賞以及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就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可以輕易抓住問題的關鍵。
在以上案例中,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一方面激活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性,使學生可以基于問題意識快速準確地把握知識點。
3.引導主體參與,提升合作學習效度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合作學習,為了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參與度,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充分的發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明確小組成員的任務,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
例如,在教學《中國民族樂器介紹》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開始課堂教學之前,每一個小組成員可以借助課余時間查詢自己喜愛的一種樂器,并記錄下其相關資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輪流上臺進行講述,既包括樂器的種類、音色、音質等特征,同時也包括演奏特點以及代表曲目等。在講述完成之后,教師再對其進行補充說明或者對此進行點評。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極為有效地激活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有效拓展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是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總之,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功能以及意義已經獲得了充分的教學實踐的驗證。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合作學習,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有效突破,同時也能夠全面激活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良好情感,更是為每一個學生創設了積極思考、積極創造以及展現自我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習個體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尊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李 瑞.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教育現代化,2016(24).
[2]李 慧.合作學習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