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寧
摘要:近幾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會計事務所變更問題越來越顯現,目前已經出現400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要求必須對此種問題進行研究。會計事務所變更屬于市場監管問題,同時影響著新三板公司財務報告審計質量。本文主要對新三板掛牌公司變更會計事務所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給同行研究下和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三板公司;會計事務所變更;影響因素
近幾年,新三板經歷了持續擴容階段,接收了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并獲得了社會資本的認可。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開始出現各種徇私舞弊行為,在此種發展背景下,有必要及時對新三板企業選擇會計事務所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認真做好新三板企業的監督管理。
一、分析相關制度及發展狀況
(一)新三板擴容較快,市場規模持續擴張
“新三板”市場表示公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開展轉讓試點,掛牌企業主要是高科技企業,與原轉讓系統中NET系統掛牌公司、退市企業等不同,主要針對中小企業設立,對需求融資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很大好處。目前發展如下。
2010年,時任證監會將新三板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第二年開始啟動了中關村試點工作,并加快全國性市場建設。2011年新三板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并率先完成了規則制度設置,開始向會簽程序發展。同時,新三板擴容方向也越來越明顯,主要從掛牌公司范圍補充、市場制度與投資者制度等向個人投資轉移。
2012年,新三板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中國證監會已經開展了新三板培訓,并開始實施。同年8月份,新三板已經得到國務院批準,并逐步建設了上海張江高新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區等。
2013年,全國中小企業開始正式掛牌運行,由國務院批準為全國證券交易市場,并將其作為運營管理機構,實現了新三板的全面擴容。從發展狀況來看,新三板兩年融資超過一千三百億元。
(二)新三板掛牌門檻地,各項要求較寬松
2012年國務院正式頒布相關文獻,并形成了全國性場外市場。國務院與證監會為了改善金融服務出現的融資困難問題,率先開啟了中小型企業股份轉讓工作,制定了全國股份轉讓體系的市場與法律地位,滿足了創新型、成長型及中微小企業的發展。同時開始形成了以投資者為主的交易市場;交易制度由協議轉讓及市商做主;企業信息披露與財務門檻較低;監管力度不強;監管內容側重于事中與事后控制。
新三板對掛牌企業主體資格、股本等要求較松散。例如,進行準入條件控制時,未設置轉讓股份門檻,同時未提出主營業要求,業務明確及履行信息披露的公司可申請系統掛牌;但創業板要求兩年連續盈利,而且利潤超過一千萬元,維持持續增長趨勢;或者近期一年中純利潤不低于五百萬元,近一年營業收入控制在五千萬以上,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控制在30%。要求突出主營業務,將有限資源應用到某種也以為經營中,符合國家環境保護與政策要求。從信息披露角度分析,新三板只要求年報與半年報,對季報不進行披露,未制定強制性披露要求。除此之外,股轉系統不對企業價值作判斷,只是在信息披露所制定的底線上結合企業發展特點及區域特點選擇披露信息。
(三)加強全國股轉公司監管體系,提升監督管理力度
2015證監會已經制定了相關指導意見,促進了新三板市場監督方案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從自律監管與紀律處分等規范違法違規行為人操作,另外將涉嫌違法案件交給證監會處理。目前最新統計表示,2015年全國股轉公司共44家掛牌公司,35家主辦券商、1193個投資賬戶,2家市商均展開了自律監督管理; 為不能在規定期限進行披露的公司實施摘牌。同時將證監會已交了很多市場操縱、違規減持或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案件。
年初全國股轉公司明確表述,必須加強市場違法行為控制,一旦發現,嚴格處理,保證所有異動均得到相應的處理,目前新三板市場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監督管理模式。
從監管體系實施狀況來看,全國股轉公司對同濟醫藥、恒業股份等掛牌企業發布了詢問函,并按相關規定要求,詳細說明了相關問題,并將其報送全國股轉公司。
二、了解新三板掛牌公司變更會計事務所的影響因素
(一)從新三板公司角度分析,以下因素容易導致審計機構更換
第一,審計意見不一致。審計報告已經成為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一般企業管理層主要由注冊會計師發布審計意見,并及時向市場投遞。如果新三板公司與會計事務所建設目標存在差異,公司一味的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會導致會計事務所執行風險導向審計發展,必須控制審計風險。在目標拆的影響,新三板公司與事務所在財務報告、會計政策選擇及會計估計等方面均容易出現沖突,導致審計師所發布的審計意見難以滿足管理層需求。在此種情況下,新三板公司就會選擇與其意見相符的事務所,出現了購買審計意見問題。
第二,遮掩公司經營危機。一般當新三板公司經營效率低下或者因財務問題面臨破產,就會發生更換事務所行為,主要選擇與其在重大事項上可達成一致而且收費較低的事務所。同時經營危機公司會采用解聘事務所或控制審計實施等方法控制危機信息的傳播。大量數據顯示,經營狀況較差的公司主要通過變更事務所緩解當時壓力。
第三,高層管理者出現變動。通常高層管理者出現變動時,事務所會聯合
前人管理所采用虛假審計報告逃避相關責任,出現了嚴重的舞弊行為,逃避了法律風險。同時受管理領導人員自身因素影響,出現了會計政策選擇與運用問題,新任管理層會出現尋求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事務所。
第四,審計收費問題。受成本效益因素影響,新三板公司一般會尋找審計收費低廉的會計事務所,直接對審計服務收費造成了影響,容易引起事務所變更。受我國審計市場結構影響,導致事務所間相互爭奪客戶,出現了低價攬客等行為。公司變為事務所后,希望利用收取較低業務費用的行為補償行為,導致會計事務所對審計客戶產生了經濟利益依賴,影響了審計質量。
(二)從會計事務所角度分析,受以下因素影響,容易出現審計契約解除問題
一方面,會計事務所穩健性能力。目前會計事務所訴訟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審計界開始制定了較多措施,如嚴格的審計準則、界定了審計師責任,主要目的是降低訴訟風險,同時采用謹小慎微的態度選擇客戶,并解除與高風險客戶的業務約定,實現了客戶結構的調整。審計師進行職業時,側重于選擇降低利潤的會計政策,需要公司執行穩定發展的會計政策,此種動機與審計師訴訟風險具有密切聯系,主動控制訴訟文獻的同時,也會退出高風險客戶審計業務。目前會計事務所謹慎與穩健水平已經成為影響客戶的選擇偏好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事務所更換或審計契約損壞的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審計成本。隨著企業經濟范圍的擴大,企業業務越來越復雜,提高了會計事務所獲得審計證據的難度,審計師必須付出大量的成本才能得到合理的審計結論。審計成本與收益所出現的問題,促使事務所不能夠增收審計費用,導致審計質量較低下,但是此種情況依然不能改善公司的發展現狀,最后不得不退出審計業務,最終導致公司審計委托代理與事務所關系破裂,必須及時更換事務所。
三、結束語
新三板掛牌公司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較大比例,目前在社會發展的影響下,新三板掛牌公司越來越多,在此種較松散的市場環境下,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很多新三板公司在年報披露前進行了事務所變更,要求相關監管部門必須認識到此種問題的嚴重性,同時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加強新三板公司監督,維持新三板掛牌公司在市場環境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沈熙文.新三板擴容研究——論新三板擴容及其將產生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3(11).
[2]白馨妍,寧宇新.關于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動因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14(09).
[3]劉曉宇.新三板掛牌企業會計師事務所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2014(06).
(作者單位:廣西信桂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