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紹雪

摘要:保險業在進入轉型和升級發展的新階段中,出現了由于保險業長期發展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逐漸顯現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保險業需要從管理模式和風險控制兩個方面進行管理會計的戰略調整。管理會計是為高層決策者提供財務決策依據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管理會計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企業是生產經營狀況并且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管理會計著重改善經營管理,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所以說管理會計是高層決策的一個重要依據。保險公司的經濟活動要通過管理會計的信息進行一系列的安排。調整保險公司的管理會計戰略,了解當前管理會計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管理會計;保險公司;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一、管理會計在保險企業的必要性
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規劃經營目標、控制經濟過程、考核評價經營成績五個方面。管理會計顧名思義就是將管理和會計兩者相互結合在一起的一門學科,2008年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將管理會計定義為:管理會計是一門學科,在制定和執行組織戰略中發揮綜合性作用。以下就從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闡述管理會計在保險企業的重要性。
(一)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決策
管理會計的決策包括經營決策和投資決策,運用一個好的決策,正確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決策行為,提高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
經營決策是決定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和達到生產經營目標的戰略和策略,是企業管理中的核心。經營決策指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為實現經營目標而進行的最佳選擇。將財力、人力和物力間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降低生產成本,將企業的利益最大化。經營決策主要從成本決策、定價決策、生產方案決策三個方面進行考慮,管理會計參與到規劃經營目標和控制經濟的過程中來,保險企業可根據管理會計包含的信息進行經濟活動,控制生產成本并把生產成本降到最低。定價決策可利用消費者對保險的特定心理或者保險產品的性質來定價,保險企業推出新的保險項目時,沒有同類產品競爭又適應了市場的需求之時,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達到利潤的最大化。但是在新的保險產品并不是出于一個成熟期的時候可適當降價,增大此產品的占有率。
在保險企業中,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為了實現其預期的目標,運用一定的科學手段,通過分析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進行一系列的決策的行為。投資決策是有投資目標、投資規模、投資方向的,根據潛在市場對保險項目做一個定位。在企業的角度來說,投資決策一般是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較長期間內持續發揮作用和影響的決策,又稱為長期決策。投資決策必須考慮到期初投資、各期追加投資、支出費用等經濟因素。現代管理會計是從會計中脫離出來的,它超越了會計主體的范圍,管理會計分析的是企業內外中存在的競爭的問題,并且分析保險公司其對手的競爭力和在這個社會中占有的比重是多少。關注競爭對手的市場消息,企業本身可根據對手的經濟活動進行相應的措施,所以說,分析競爭對手是現代管理會計的一個關鍵。管理會計提供相關的經濟前景信息,保險企業對此進行分析,再來決策是否投資此類保險產品。投資決策的正確與否關系著保險公司在保險行業中的發展,分析企業當前所處的社會鏈條層次,對企業的管理會計戰略進行調整是確保保險企業在社會中繼續生存發展的前提。
(二)控制保險企業的經營偏差
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是管理會計的一項基本內容,其中,控制經濟活動過程包括了控制成本投入和人員管理。管理會計可根據保險企業的經營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成本,嚴格監控各項成本投入使用,對每一項支出都有一定的限制。現代管理會計在分析、計算企業以往的生產成本的基礎上結合了 現階段市場的發展狀況,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綜合多個方面,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管理會計在保險業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管理模式尚未成熟,管理會計是管理經營的一部分,管理會計應用在企業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會計理論不完善
改革開放前企業的經濟體質是管理會計沒有在中國得以發展的原因之一。在國外,管理會計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而我國企業是在2014年才具體明白了管理會計的概念,開始運用管理會計進行企業管理,但是在此之前,我國的保險企業管理會計的基礎薄弱,當我們著手研究管理會計的時候,相關的管理理論在國外成型已久。管理會計對我國保險企業來說是屬于一種新型的學科,要將管理會計作用發揮到企業的運行中來,需要專業人員較長時間的研究。
(二)管理會計的實踐性較差
實踐性差是管理會計難以得到推廣的原因之一,管理會計的實踐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成本核算時,需要人力資源部門、生產部門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但是一般來說財務部門跟其他部門的接觸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將管理會計很好的應用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
三、管理會計在保險業的發展趨勢
(一)在觀念上創新
保險行業競爭劇烈,要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就要在觀念上有所創新。在轉型的這個階段,大多數都保留著傳統會計的舊思想,缺少了創新的意識。更新企業觀念,密切關注市場動向,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企業的經營活動,這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途徑之一。
(二)加強管理會計教育
加強管理會計人員的理論知識,修改從前的教材,適應新的時代,編寫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教材。經濟院校要把管理會計作為其重點講授的課程之一,不僅要設立專業課而且要求經管的每個專業都要學習這門課程。努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為以后企業發展的需求做好打算。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知識,將來在企業中才能更好地利用管理會計在預測、決策、規劃、控制中的信息,真正將管理會計運用在企業的經營當中。
(三)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發展
管理會計綜合了多門學科,其中包括管理學、會計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 ,現代社會對企業的要求逐步提高,保險企業要在這當中生存發展,一元化的管理模式是無法滿足當今企業的要求的,所以將管理會計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積極吸收其他學科的精華,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糠,將管理會計發展成為企業生存寶典。保險行業要實現其利潤收入,關鍵是要掌握消費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了解此情況后要進行經濟前景預測和決策,這當中涉及到了心理學、經濟學、行為學等學科,所以說單一的管理模式是無法使企業良好運作的。管理會計多元化是市場需求的必然趨勢。
(四)從產品盈利能力分析擴展至銷售渠道和客戶盈利能力分析
過去,多數保險公司都是以開發標準產品和標準服務線為主,鼓勵銷售隊伍將產品和服務銷售給客戶,在相同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都是千篇一律的,沒有獨特之處,最大之處就是各公司建立的形象有所不同。可是久而久之,不采取新的措施,是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的。服務的質量體現了保險公司的形象,服務的質量固然重要,但是我們要因人而異,建立起服務差異化的特色,即是對客戶群的產品差異化轉化為服務差異化。保險公司的長期目標是在于提高客戶和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要在客戶的滿意度和財富增大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四、結語
管理會計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公司的管理人員更好地決策和制定正確的發展方向,不斷完善管理會計,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國保險行業的管理模式,從而適應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將管理會計和保險行業的結合更加緊密,管理會計和保險企業的結合,將會對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更加
有利。
參考文獻:
[1]趙暉.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的現狀及其創新發展[J].會計之友,2006(5).
[2]劉運國.論管理會計的經驗研究[J].當代財經,2002(4).
[3]王燕.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應用問題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11).
(作者單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