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席
摘要:共享單車的出現,極大的化解了城市中短途出行的難題,對于現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是一個極大地補充與完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共享單車在自身管理、發展模式上等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各方面不斷地加以完善。
關鍵詞:共享單車;管理困境;解決對策
隨著優步、滴滴打車的興起與巨大的成功,共享經濟的發展模式受到了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的投入。而共享單車也成為了共享領域的熱門話題。
作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單車,其無樁式的設計,以及互聯網和智能移動設備的運用,解決了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自行車的不便之處,使得自行車的尋找、使用、停放實現了隨用隨取、隨停隨放,真正體現了自行車的便利性。共享單車的出現可謂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方面,共享單車的適用區域主要是城市區域。現如今,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的不斷加快,城市的規模總量得到了極為迅速的增張,整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在不斷地完善,基本上覆蓋了整個城市網絡,滿足了大眾群眾的出行需求。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當人們在行程比較短的時候,比如早晨上班時從家去地鐵站或者公交站牌,以及在一些公共交通難以到達的地方,我們通常都是步行或借助于其他的通行方式,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之處,共享單車的出現便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不斷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共享單車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健康出行的意愿。同時,作為非機動車,共享單車零排放、零污染,可謂是低碳環保、綠色出行。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快速發展中所展現出來的一些問題,也只有通過不斷地完善,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共享單車的優勢作用,助力其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共享單車城市管理的困境
(一)共享單車管理混亂
不少共享單車用戶為省麻煩,直接將單車停放在公交車站和地鐵口,給乘坐公交地鐵出行的市民造成不便;有的停放在狹窄的人行道區域或者盲道,出現堵塞,不僅給行人造成不便,還嚴重影響城市的市容市貌,更有甚者直接占用機動車停車位,甚至直接停在車行道上。這些現象不僅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亂,還帶來了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其次,還存在有個別人將共享單車停放于自己的辦公地方以及住宅小區內,試圖將共享單車成為個人的出行工具。更有甚者,干起了偷盜共享單車的非法勾當。另外,由于共享單車數量眾多,成為了惡意毀壞的對象,例如有些共享單車的二維碼被涂畫、刮花,導致不能使用,有些單車的輪胎被一些人扎破等,導致了共享單車不能夠再次被別人使用。
(二)共享單車執法難度較大
目前針對共享單車騎行人員違法行為缺乏有效的規范和制約措施。執法難度較大,處罰標準較低,致使使用人對交通違法毫不在乎,常常以“車子不是我的,要扣就扣”為由逃避處罰,出現執法尷尬現象;同時,交通警察在管理共享單車過程中常常遇到“法不責眾”的情況,民警依法正常管理,群眾卻對單車使用人抱有較強烈的同情心和類同感,抵觸情緒較大。
(三)基礎設施資源不完善
一方面,在我國眾多城市的公共出行道路中,自行車道大多都要和機動車或人行道共享,隨著共享單車數量進一步的提升,這將存在著極大地隱患。另一方面,共享單車的大量出現,將會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間,而城市中專門的自行車停放點很少,對于其他出行工具的停放具有很大的擠出效應,占用大量的公共空間。同時,由于共享單車的所有權歸屬于單車公司,其屬于商業性的運營模式。這兩張之間的進一步融合還有待規則條例乃至法律的逐步完善。
(四)自有資產過重,盈利能力不足
通過優步、滴滴的模式我們可以看到,共享經濟的模式是通過互聯網、智能移動客戶端端等將社會上海量的分散資源與需求方進行匹配,模式的一端連接的是閑置資源,另一端則是存在需求的人群,而滴滴等則僅是作為一個提供交易的平臺,不直接擁有資源的所有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摩拜還是ofo,他們都是資源的所有者,僅有部分單車的少量部分為市場共享,因而很難被看做是共享經濟。以某單車為例,其原本的單車多是來自于校園學生共享,但隨著其市場規模的發展壯大,其開始了多輪的資本融入,自行設計并生產了大量的共享單車,以滿足市場擴張的巨大需求,導致其自有資產過重,很大程度上偏離了原本的目標。
在共享單車的盈利方面,共享單車的使用需要交存一兩百元的保證金,形成了一定量的資金沉淀,給單車公司帶來了一定的資金收益。在單車的使用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費。但是和巨額的資本投入相比,極大地顯現出了共享單車的盈利能力不足。
二、共享單車發展與管理相關對策
(一)政府應積極參與,引導共享單車健康發展
政府應確立三、四家有實力的企業,合理安排好單車數量,規劃好停車位及標識,制定制定切實可行的共享單車管理辦法與措施,對共享單車的使用事項、停放區域、停放要求等作出明確規定。積極協調交通、城管等部門,做好規范停放區域的設置工作,做到既要方便用戶停取車輛,又不影響交通秩序;積極協調轄區各物業公司,按照各物業實際需求,在顯眼位置自行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并由物業公司協助規范管理車輛的擺放。對共享單車的毀壞、私自占有、違規停放等,應該由單車公司聯合當地交警部門加大處罰的力度,鼓勵廣大居民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對于一些違反單車出行規定的個人,可以適當提高其使用單車的擔保金額度,也可以增加其單次使用單車的成本。而面對一些行為惡劣者,則可以將其納入單車使用者黑名單之中,可在一定時間內禁止其使用共享單車,所以和當地交警部門合作,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處罰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交警系統的電子眼幾乎遍布于城市的主要區域,將極大地方便處罰前的取證工作。
(二)健全共享單車用戶的大數據管理機制
針對共享單車的用戶,制定和建立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采取教育、處罰、納入征信等措施,對共享單車用戶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的行為給予相應的懲罰。一旦出現違法行為,用戶不僅將受到交警部門依法做出處罰,同時共享單車公司還將根據內部的信用機制做出相應處理。通過公司APP軟件和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和引導,加大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的宣傳力度,提高使用者文明出行、綠色交通的意識,養成正確的用車習慣,從而避免單車亂停亂放、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
(三)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單車便利性
通過科技手段的不斷運用與提升,進一步提升共享單車的便利程度。科技人員可以開發專門的共享單車地圖,通過準確的定位系統,對于需要用車的顧客,可以明確標出周圍單車的數量、具體位置以及單車能否使用等,對于用車將要結束的顧客,則應當提示其周圍的正確停放點,對于不按規定停放者,應當給予相應的處罰。
(四)輕資產運營,尋找更多盈利點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民間眾多閑置的自行車又有了更大的使用價值。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以及廣大居民對企業的不夠信任等因素,使得大量閑置的自行車資源并沒有充分的利用出來。單車公司應當加大對自身品牌的宣傳,提升自身的美譽度,獲得廣大市民的信任。同時,對參與單車共享的市民應當給予合理的補償與報酬。以此來實現真正的共享經濟,降低單車公司的運營成本,實現輕資產運營。另一方面,努力實現盈利點的增加,例如增加廣告收入,提升收入水平。
【參考文獻】
[1]益言.共享經濟發展簡介[J].金融會計,2015(12).
[2]肖晗.共享單車市場巨頭全面“開戰”[N].深圳商報,2017-03-02(A05).
[3]呂新杰.共享單車難成共享經濟[N].通信信息報,2016-11-02(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