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鋮
摘要:近年來出現了許多企業合并的案例,其中合并過程中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這一處理也應該得到重視,由于商譽減值人為可控因素較多,成為了許多企業調節利潤的手段。本文從商譽在確認范圍測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對策。
關鍵詞:商譽減值 問題 改進對策
商譽是指企業經過生產經營活動,在用戶中形成良好的聲譽,較高的經營生產效率等,能夠為企業創造間接的經濟利益的一種無形的項目。
一、商譽減值存在的問題
1.商譽減值的確認范圍模糊
商譽作為一項特殊的資產,它不能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時必須將其與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結合起來,因此如何劃分與商譽有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就成為減值測試中的一個復雜問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CAS20)對資產組的上限進行了限定,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不應當大于《企業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CAS35)中的主要分部或次要分部。即便有了對資產組或組合的相關規定,部分企業仍然會利用確認范圍上的模糊概念來做手腳,擴大資產組或組合的范圍,以自己所認為的“合理”來進行劃分,商譽甚至成為了資產組價值變動的“調節閥”。
2.對商譽減值的判斷不清
商譽發生減值后,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小,屬于永久性的減值,另一方面從謹慎性原則考慮,為了避免企業利用資產減值轉回而人為操作利潤,我國資產準則中規定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按照經濟性標準,商譽減值不一定是永久的,那么商譽減值理應可以轉回,但是,商譽減值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又不應當允許轉回。商譽減值的概念在會計實務工作中很容易出現混亂,會計人員對于商譽減值的判斷不清,可能導致對于相關的商譽減值沒有進行確認等后續一系列問題。
3.商譽減值的測算方法不明確
商譽減值測試中所依托的資產組的分配沒有清晰明確的規定,需要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除此之外對于可回收金額的計算也有很大的難度。對于現金流量計算公式中許多項目,例如折現率、估計處置費用等都有很大不確定性,難以預測。商譽減值測試存在的測算方法不明確,測算難度大,人為因素可控的項目較多等等問題,這些就導致了商譽減值測試的困難,也讓一些為了調節利潤迎合自己需求的企業鉆了空子。原本減值測試時為了讓價值更加合理公允,現在卻因為減值測試而導致更多的不確定性,甚至可能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工具。
二、商譽減值的改進對策
1.明確商譽減值的確認范圍
為避免部分企業利用確認范圍上的模糊概念,擴大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范圍,就必須明確商譽減值的確認范圍。除了對資產組的上限進行限定,還應從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價值計算方面來進行規范。采用能夠更加合理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分部報告單元來測算商譽減值,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強并且可靠性高,對現金流量的預測較之于資產組的價值測算要容易一些。
2.辨明商譽減值
在判斷商譽減值時,造成會計人員判斷不清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會計準則對于商譽減值的概念沒有進行明確規范,導致會計人員區分不清永久性減值與暫時性減值概念對商譽減值的意義,為避免會計人員誤用減值準則,辨明商譽減值,就要求會計準則界定清楚商譽減值的概念。另一方面來自會計人員自身,對商譽進行減值跡象的判斷,需要會計人員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提高自身判斷水平和會計業務能力。企業要多招聘一些高素質、強能力、工作技術過硬的會計人員,此外會計師協會也要加強組織行業內溝通交流,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3.提高商譽減值測算的可操作性
商譽減值的測算依托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以其現金流量作為計量依據,為了能夠可靠的提供資產組的現金流量,企業需建立完備的預算管理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測算,降低濫用商譽減值的可能。此外要提高減值測算的可操作性,對劃分資產組范圍進行規范和限定,以明確劃分相關資產組的范圍,減少企業利用資產組范圍模糊來進行利潤操縱,也方便會計人員進行測算,降低人為可控因素的影響。
對于商譽減值測算不單單要求企業進行規范,同時也要求資本市場有良好的環境,企業能夠獲得更加公允的價格。這就要求我國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規范各市場秩序行為,以提供公正合理的各類資產信息和價格信息,從而提高商譽減值測算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張偉芳.我國商譽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冶金財會,2012(5).
[2]赫妍.我國會計準則中商譽減值存在的問題[J].商場現代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