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雨+邵震+商任鋒
摘要:20世紀30年代以前,對于企業能否應該承當社會責任的問題終究沒有引起人們相對的關注。但是如今我們會意識到一個企業應該承擔其應有的社會責任是很重要的。同時,一個企業的管理倫理對企業的開拓市場也是至關重要。今天,任何一名管理者在實行組織行為決策時遇到了不少的問題,大多數管理者顯然意識到了很多有關社會責任與管理倫理問題。本文主要從社會責任和管理倫理兩大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對當代企業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社會責任 管理倫理 企業文化
一、社會責任
(一)什么是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指組織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對社會所需承擔的相應義務—維護并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它是指組織所應盡的一種實現社會長遠目標的義務,這種義務與法律和經濟效益要求無關,但與組織的道德倫理觀有密切的聯系。
(二)影響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要素:
一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受多少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企業會根據相應的有利因素而決定承擔社會責任,而還有一些因素會阻礙企業去承擔社會責任。首先,我們撇開各自的信仰、倫理觀以及社會價值觀不談,我們可以發現如果一個企業承擔了某些社會責任,會相應的給企業帶來以下幾點優勢:
1、當一個企業承擔了相對的社會責任時,首先會在老百姓這個廣大的集體面前樹立了一種正義的形象,這種形象會在百姓的意識里無形的提高企業的高度。畢竟,一個有著良好道德準則的企業會在側面提高該企業業務的市場流通能力。
2、一個企業最注重的方面就是各個部門間的負責程度,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往往會帶來穩固的收益。
3、完成社會責任會無形中提高企業在員工中的地位,我想優秀的員工更愿意在一個有著極強責任感的企業里工作,而不是在一個不講責任,管理混亂的企業里埋沒自己的年華。
4、社會責任往往能約束一個組織的日常行為,人們有了責任感,自然而然就會減少作奸犯科的幾率。
同樣,也有很多因素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起著消極作用,例如以下方面:
1、股東權益。當增加了社會責任這一項額外的指出后,必定會減少股東預期的利益,這會給企業帶來利益上的負面影響。
2、成本問題。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利潤的多少必然是第一目標,然而當在承擔了社會責任之后,成本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利潤的下降,而企業為了能夠平衡利益鏈,必然會轉嫁給消費者成本。
3、權利過大。企業本身已經在經濟領域具有很大權利,如果在追逐社會目標,會使企業的權利過度膨脹等。
(三)企業應該如何承擔社會責任: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不應完全追求經濟效益,也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我們要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當然,有人要問當一個企業承擔了社會責任后會不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呢?有研究表明,社會責任活動的發生不會降低一個組織的經濟績效。當然了,一個企業也并不是需要無限量的去承擔社會責任,應該量力而行。一個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時需要考慮這幾方面的限制因素:
1、組織的特殊任務。組織完成自身的特殊使命是社會的第一需要,一個組織只有認真完成其職能,才能更好的去承擔社會責任。
2、組織的實際能力。一個組織在承擔社會責任時要認真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不要去為無法實現的目標去浪費時間,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3、組織的職權。當一個組織準備去承擔某項責任時,應該考慮自己是否有這種職權。因為有的社會責任背后所賦予的職權對組織來說是不可得的。
因此,在我看來。企業必須要管理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減輕消費者的壓力,豐富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其次,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履行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最簡單來說就是要各盡其責。例如在環境方面盡量做到減少污染,綠色排放、在經營方面做到誠信經營,不弄虛作假,欺瞞社會、在企業內部方面,帶領各自的員工在保證自身相對利益的情況下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總之,一個合格的企業會在利益與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一個平衡的決定,在誠信經營的情況下,保證其在社會中的盡到相應的義務,而這些往往歸根于管理者的能力大小。
二、管理倫理
(一)什么是管理倫理
倫理通常是指規定行為是非的規則和原則。顧名思義,管理倫理觀是指在管理領域內所涉及的是非規則和準則。一個組織的管理倫理觀通常是能較為清晰地反映出該組織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觀、態度、信念、語音以及行為模式等。所以,管理倫理既是一個個人行為,同時也是一個組織行為。
(二)企業如何改善管理倫理促進其發展
1、實施倫理管理方案,確定可行的工作目標。,首先企業要糾正自身對于倫理管理是一種額外負擔的錯誤,倫理管理是一種提升自身企業修養的一種方法,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市場上的各種因素確定現實可行的工作目標。
2、高層管理者的榜樣作用。組織倫理準則的有效落實,高層管理者的以身作則是關鍵,因為組織文化的基調的建立通常是自上而下的。
3、定期的道德培訓。有利于提高組織員工個人的倫理道德發展水平,即使這種培訓沒有對于行為產生本質影響,但至少它增強了受訓者對道德倫理問題的意識。
4、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績效評價應該是結果與過程相兼顧的,有時甚至會更加注重其實現結果的手段和途徑的道德性問題。
管理倫理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一個企業的管理倫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首先,企業管理倫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其次,管理倫理也是推動企業管理發展的精神力量。最后,管理倫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人文環境,有利于企業健康和諧發展。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應該正確認識自己,不應該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企業應該了解影響自己承擔社會責任的因素有哪些,并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改變策略,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同時,我們也知道了企業的管理倫理對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改善管理倫理促進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海潮,趙勇.激勵機制與企業社會責任構建[J].求索,2008.
[2]劉紅葉,企業倫理概述[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3]魏想明,程敏.我國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