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悉達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摘要】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是大數據的時代,許多行業都利用互聯網得到了新的發展,金融業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創建了一種新型的充滿活力與競爭的融資市場,在這種融資市場中,消費者是唯一的中心點,但這種特點給金融消費者帶來方便與自由的同時,也讓他們承擔著更大的風險。為了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成長壯大,必須要對風險進行規制,風險規制的主要手段就是保障消費者的利益,這也是維護互聯網金融公平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規制路徑展開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風險 規制路徑
由于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和電子商務的不斷壯大,互聯網金融得以產生和發展起來。互聯網金融的強大極大的限制了傳統金融業的發展,逐漸成為了金融行業的中堅力量。但是飛速發展的背后往往會出現很多問題,互聯網金融這個新興產業也沒能免俗。傳統金融行業的風險問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被無限擴大,現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主要問題就是探究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進而規制金融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雖然互聯網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的現實領域里,但是風險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互聯網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技術越是強硬對互聯網的使用能力就越強,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線上的保護手段常常是設置防火墻,無法做出其他的保護措施,這就給網絡罪犯以可乘之機,黑客們可以利用過硬的技術來破壞金融機構的防火墻,或者對互聯網金融計算機系統植入病毒木馬,這樣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破壞大批量的互聯網金融交易,給消費者和整個行業都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在我國,網絡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技術還比較落后,很難抵御金融黑客的破壞,想要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還需要努力提升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金融的虛擬特征也給也是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傳統金融行業中,交易雙方要有足夠的身份證明才能夠達成交易,但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里,交易雙方很難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很容易產生欺騙性的交易,以此,風險就比較大。除此之外,互聯網環境中也不利于監管部門對金融企業進行有效實時的監管,許多不合格的企業就鉆漏洞提高品質低下的金融產品,使消費者的財產產生巨大損失,直接導致消費者不信任互聯網金融業。還有就是,一些新手金融消費者因為對行業不夠了解,很容易盲目跟風選擇質量低下的金融產品,而質量上乘的金融產品卻被擠出市場,如此循環下去,會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畸形發展。
二、如何利用法律來規制風險
(一)注意提高行政監管質量
從行政方面進行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工作,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其一,要提高市場的準入門檻,對于還未進入市場的想要進入市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對其資產狀況、經營實力、企業信譽、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嚴格的檢測,決不讓不合格的企業混入互聯網金融市場。對于已經在市場內的企業,也要對其資產狀況、經營實力、企業信譽、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核,審核不達標的企業,要勒令其退出市場。其二,要根據行業的不同設立不同的審核標準,依據行業的實際情況,做出一套符合實際和市場要求的,全面的市場準入審核準則。其三,設立互聯網金融市場聯合體系,凡是通過市場準入審核的企業都要納入體系中,這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了解企業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利于對企業進行實時監測。
(二)利用民事責任體系規制風險
從法律層面來規制風險,首要的就是要建立民事責任體系。通過民事責任體系對企業和消費者的責任、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形式以及侵權的處罰行為都做出相應的規定。對危害互聯網金融安全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才有利于規制風險。在民事責任體系中,要對投訴的權利加以保障,在危害互聯網金融安全的事情發生時,消費者要能通過投訴渠道暢通無阻的反映情況,并且消費者的投訴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回應處理。在處理消費者投訴事件時,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學習他們的方式,建立必要的投訴管理機制,保障消費者投訴權力的正常使用。
(三)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從法律層面上來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不僅僅是要建立民事責任體系和提升行政監管質量,更主要的是要發揮出法律的實際作用,不讓法律成為擺設。因此,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一旦發生違反法律的行為,一定要根據法律規定進行嚴厲的處罰,讓違法的人員或者企業受到應得的懲罰,才能使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加以改正,這樣才能發揮法律的監管作用,維護互聯網金融市場穩定,降低風險。在當今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窮的時代,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對新產品進行盤查,根據新產品的特征來補充完善法律,避免新產品鉆法律的漏洞,做到互聯網金融市場上的每個產品、每種行為都有法律來進行管理。因此,每種違法行為都要相對應的罪名和不同的懲罰,不同的罪名懲罰力度也不同,從法律上來保證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公平公正。對于危害性不大的違法行為,進行民事警告,對于危害性很大的違法行為,一應要進行刑事處罰,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法律的作用,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最后,法律要嚴厲執行,但是也要注意“度”的問題,任何事情一旦過界就會受到反效果,在這里,法律過多的干預可能會影響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活力
三、結束語
總的言說,在當今經濟飛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壯大是必然的,做好風險規制才能保證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首先要認真探究分析互聯網的特點以及互聯網金融交易的特點,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努力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其次,也要注意發揮法律監管的作用,制定完善的法律條文和民事責任體系,根據規定對違法行為做出處罰,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和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但同時也要合理把握監管的“度”,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既受到了法律的監管,也不失活力地繼續進行創新發展,這才是最好的風險規制。
參考文獻:
[1]曹義.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J]. 經濟, 2016,(8).
[2]楊東.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J]. 中國法學, 2015,(3).
[3]吳萌.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J]. 港澳經濟,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