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娜+楊紅瑞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隨著經濟新常態的深入發展,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困難,給高校就業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了社會議論的熱點,各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無論是課程的體系、教學的方式、還是建立各種實訓基地,都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臺。但是從目前效果看,實質性的突破不明顯。因此,在當前高校的就業教育中,必須不斷強化大學生的職業生源規劃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人格,完善大學生的創業教育。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大學生 創業能力 就業水平
一、前言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大學生面臨的生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各種問題日益凸顯,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的課題和環境。尤其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在新形勢發展的背景下強化大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更好地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更好地實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強化大學生的職業生源規劃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人格,完善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這些內容已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提升的對策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創業教育不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變化,還是教育價值觀的重構或再造,是教育新的發展,它揭示了人類創造性的教育價值。創業教育的著眼點, 是通過改變脫離時代、社會、市場的弊端使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使教育更加貼近市場經濟和社會進步,使人的個性、才華能充分彰顯,自我價值得以實現,使人生更加完美。創業教育還能讓大學生們具有一定的獨創性思維,使他們努力地突破自己塑造理想化的人格,最終成為能夠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人。
(二)完善創業管理體系
首先,兼顧思想政治教育素質培養和職業生涯規劃業務素質的要求,強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老師的配備能力,聘請校內外專家積極參與,其次,強化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比如,教學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組織實施,如何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與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有機融合,推進課程之間的互相融通,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再次,要加強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老師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一方面能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另一方面能夠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
(三)提高創業師資水平
選擇創業教師時應當從幾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就教師自身發展來看,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同時還要具備科學的發展意識,對于創業教育重要性必須要有著深刻的認識。其次專業教師必須要有著穩定而積極的心態,自身要具備堅強不屈的意念,并能夠將這份意志力傳遞給學生。通過自身榜樣的作用引導學生,來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業人格的合理發展。再次在進行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大學生的創業人格有著全面而深入的認識,這樣才能推動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全面提升。最后,在選擇創業教育教師時,擁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同樣非常的重要,只有保證自己的經驗真實有效,才能進行正確地指導。
(四)強化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過程,應該進一步完善職業生涯課程體系、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實現兩者的有序融合。強化職業生源規劃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建設。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提升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職業生涯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在未來發展中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為提升自身在激烈競爭中的競爭力做準備。因此,要加強兩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做好大學不同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結合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大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強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
(五)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在大學生創業就業的過程中,思想政治內涵的培養不可或缺。首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學校強調大學生應該有“博愛”之心,強調人文精神的教育,用傳統文化的精髓來感染學生,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其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德行思想為導向,堅持學生的主體作用,凸顯實踐價值,鼓勵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應該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誦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用心感受德行思想的魅力,主動吸收傳統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培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優秀品質,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六)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
首先,在人才培養體系中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學校應該引入大學生創業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方面的教育,包括創業理念、創業名人、創業方法的學習,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水平。其次,引進專門的創業指導老師。現在很多學校雖然開設了創業課程,但是授課的老師都是學生處、輔導員,他們在創業教學方面并不是很專業,他們的創業理論不夠系統。學校應該引入專業的創業人才,尤其是雙師型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層面的指導,把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起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把創業理論更好地轉化為創業的動力。再次,引入激勵機制。一方面,要強化對大學生的激勵,在獎學金設定的時候引入大學生創業的指標,提高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要強化對創業課程老師的激勵,在職稱評定、干部選聘中都作為其中的重要指標,鼓勵更多的創業老師走進課堂,為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師資保證。
三、結論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就業的競爭程度前所未有,如果只是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對畢業生進行畢業前的就業指導是遠遠不夠的,很難起到直接的引導作用。必須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政策的引導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水平,在當前高校的就業教育中,必須不斷強化大學生的職業生源規劃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人格,完善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凡茜.大學生就業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05).
[2]李海燕,孫玲玲.自主擇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4).
[3]鄔小平.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格缺陷與健全人格培養[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4]王輝,文海超.論當前我國大學生的人格缺陷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8).
[5]仲偉佇,蘆春榮.環境動態性對創業機會識別可行性的影響路徑研究——基于創業者個人特質[J].預測,2014,(03).
[6] Joyce Koe Hwee Nga,Gomathi Shamuganathan.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tart Up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0 (2).
[7]王偉.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