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慧
摘 要:水利工程是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為使已建成的水利工程發揮最佳經濟效益,應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即采取行政、技術、經濟和法律手段,保護及合理運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本文從水利的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組織管理、經營管理等方面探討了其管理措施。
關鍵詞: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組織管理;經營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是: 取得最佳經濟效果,改善經營管理;加速向現代化管理過渡,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為老工程的擴建和改建提供數據和資料;保證水利工程及防護區的安全,防止發生事故;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滿足國計民生的需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組織管理;經營管理。對水利工程來講,基礎是建設,關鍵是管理,目的是使用。“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的效益發揮以及工程的正常運行。因此,應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保證已建工程處在最佳工作狀態并且確保安全,挖掘、發揮工程的潛力。
1 工程管理
整個管理工作的基礎便是工程管理,該管理工作技術性較強,其內容一般包括工程的檢查和觀測、工程的控制運用、工程的擴建和改建、工程的防汛搶險、工程的養護和維修等。
1.1 控制運用
根據水文氣象資料、用水部門的要求以及國家的方針政策,制定合理的控制運行計劃,通過合理的調度,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確保工程及防護區的安全,充分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
1.2 養護和維修
水利工程在勘測、規劃、設計和施工中,出于各種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難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弱點;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損耗或破壞。因而需要進行經常的、定期的養護及修理,以便恢復和提高工程質量,消除隱患,保持工程的完整和正常運行。
1.3 檢查和觀測
工程管理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基本工作即是水工建筑物的觀測及檢查工作。建筑物在運用過程中,其工作情況以及狀態隨時都在發生變化,有的是對建筑物安全影響不大的正常變化,也有屬于一旦處理不當或不及時便會引起失事的異常現象。為便于及時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變化狀況、性質及其規律,應對建筑物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經常的觀測以及檢查,及時分析并進行處理,改善和提高工程運用條件,驗證設計情況,從而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管理水平。
1.4 防汛搶險
汛期建立防汛機構,組織好防汛隊伍,做好防汛預報,準備好防汛器材及料物。以防為主,有備無患,確保安全。
1.5 擴建和改建
對于不能滿足新技術、新設備、新管理水平要求的原有水工建筑物,或者發現建筑物在運用過程中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時,應對原有建筑物進行擴建和改建,從而提高工程基礎能力,滿足工程運行管理的發展和要求。
1.6 施工人員素質
加強人員資質審查要求,明確必須持證上崗。工程建設一般要求領導者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質,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經理應從事工程建設多年有一定的經驗,且具備相應工程要求的項目經理證書。各專業技術工種,應具有本專業的資質證書,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監理工程師應具備水利水電工程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加強對技術骨干及一線工人的技術培訓。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隊伍的構成基本是以農民工加包工頭的形式,絕大多數人沒有經歷正規的專業技術教育,主要從事比較單一的施工內容。
1.7 施工材料的選取
在水利工程中要實現對工程原材料的檢查驗收工作和材料的進場工作,就要對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進行規范控制。施工單位必須向監理工程師提供灌溉渠道工程的原材料合格證書,具體包括塑料布、水泥、砂子、石子、塊石和聚苯板等材料的品種、規格、材料特性等指標。要通過嚴把工地的進料關,來實現所有進入工地的建筑材料能夠按照設計施工的規范進行使用。
2 用水管理
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中心環節便是用水管理,該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農業的發展以及工程效益。一般用水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計劃用水、水量調度、量水管理等內容。
2.1 計劃用水
計劃用水即為有計劃地進行蓄、引、提、調和分配水量。實施計劃用水,須以工程條件、水源情況、工農業生產安排等為依據在用水之前編制用水計劃。其實用水計劃即為合理地安排引水、輸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計劃。用水計劃應該以當地實際情況為依據,制定的計劃圖表、工作方案等應該通俗易懂,為工作人員的實際應用提供方便。
2.2 渠系測水
渠系測水是節能、節水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項重要措施,更是灌區管理工作中實行計劃用水、準確地掌握引水、輸水、配水等情況的重要手段。通過測水工作,可為編制用水計劃提供可靠的資料并正確執行該計劃;可依據用水計劃的規定和水量調配組織的指導, 控制、調節水量,準確地從水源引水、輸水并按定額向用水單位供水;檢查水的利用率和水質,指導并且改進用水工作;為設計和科研工作提供資料。
2.3 減少水量損失
對于灌區灌溉而言,從水源引水至田間,一部分水用于作物生長所需灌到田間,而一部分水則損失在各級渠道中了。所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減少渠道水量損失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改善灌水技術、實施輪灌、增設渠道防滲措施、嚴格控制水量等內容。
3 組織管理
為了合理使用水利設施,正確處理用水單位之間在用水上的利益關系, 一般水利工程管理組織按照“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采取群眾性管理組織和專業管理機構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管理。國有管理的灌區,歸屬哪一級行政單位領導,則由該級人民政府負責建立專管機構,以灌區規模為依據,分設管理局、處或所。集體管理的灌區,由鄉、鎮設專人或專管機構管理。工程專管機構的主要任務是依照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貫徹執行相關方針、政策;建立健全灌區群眾性民主管理組織;進行養護維修工程設施,保證工程正常、安全運行; 開展有關試驗工作,實行計劃用水; 健全財務制度,組織水費計收; 加強經營管理等各項工作,開展多種經營。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是落實管理工作的組織保障。建立機構后,還須配備一支懂業務、有技術的管理隊伍,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決定因素和重要力量。組織管理是做好經營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等各項管理工作的關鍵,是具體執行各種管理制度、措施和貫徹各項方針政策的組織保障。所以應注重運用組織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
4 經營管理
經營管理是在充分發揮工程效益、保證工程安全前提下,結合用水管理、工程管理開展的多種經營、綜合利用以及水費征收等工作。它是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設施和水土資源以增加收入、創造財富,從而促進用水管理以及工程管理的必要環節。
總之,根據新形勢下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管理工作上來,確保工程的安全運行和提高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題。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面很廣,幾乎與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均有關系,應當全面考慮防洪、治澇、灌概、發電、工業與民用供水、航運、水產等各方面的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統籌兼顧興利與除害的關系,上游與下游的關系,近期與遠景的關系,充分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郭向陽.錢明利.鄭家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及必須注意的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年17期.
[2]余華.淺談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現狀[J].城市建設,2012年30期.
[3] 韓艷紅;楊樹紅;;淺談水管體制改革與水利管理現代化[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