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瑤++陳文波++張文泉++楊芩++劉倫沛
摘要 根據專業特點及社會對園藝人才的需求,傳統的實踐教學嚴重制約了植物組織培養實驗的教學效果。為此,對本實踐教學從教學內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以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與效果,從而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明顯提高。
關鍵詞 植物組織培養;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289-0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alent demand for gardening specialty,tradit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eriously restricted teaching effect.Then,practical teaching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was reformed and explored fro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mode,etc..The way would improve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plant tissue culture;practic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實踐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也是應用型人才自身優勢的集中體現[1]。如何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前提下,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一直是任課教師所面臨的難題[2]。植物組織培養以實驗技術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與科研創新能力[3],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實踐課程;同時是現代植物生產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快速繁殖和脫毒苗培育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通過對植物組織培養實驗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創造經濟效益,增產增收。
1 地方院校植物組織培養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西部地區雖然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但由于交通不便和人才匱乏等方面的原因,制約了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作為地方院校,存在植物組織培養實驗課程建設目標不明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①儀器設備較為落后,制約學生操作的準確性;②實驗教學大綱以機械驗證性實驗為主要內容,缺乏綜合性、設計性的大實驗,在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方面尤顯不足;③在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④經費投入不足,嚴重阻礙了本實驗課程的正常教學,降低了教學質量,影響學生成才。
鑒于此,對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內容連續性、自主設計試驗等環節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
2 植物組織培養實驗教學改革
2.1 一課多師制、小班教學
通過不同老師對實踐教學的差別教學,保持學生在學習中的新鮮感,同時取長補短。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做過組培實驗)進行實驗示范,其他同學觀看、討論,同時讓學生思考操作過程中的要點和技巧,如外植體處理、高效快速接種等,要求“做、學、教”合一。實現16人一組(2人一小組)的小班教學,注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提高實驗的時效性,使學生得到較長時間的操作鍛煉,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2 連續性實驗與自主創新設計
結合當地資源和氣候特征,選用地方特色植物,如太子參、藍莓、百合、鐵皮石斛等,采用組織培養技術體系進行實驗,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為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
實驗開展前,要求學生理清實驗思路,熟悉實驗內容,頭腦里形成操作流程圖,對有疑問的地方在課堂上討論并解答疑問;實驗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科研技能和創新能力,促進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脫穎而出[2]。不同學生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地逐一進行指導,教會學生操作技巧,要求學生觀察實驗并分析結果,完成完整的實驗報告撰寫工作。
通過基礎實驗操作,使學生在培養基配制、無菌操作和控制培養條件等技術環節上受到良好的訓練,掌握如何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研究。此外,摒棄部分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添加一些自主創新實驗,要求學生在規定的綜合實驗設計題目內任選一題,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在課余時間開展相關實驗。獨立完成綜合實驗設計和整個實驗操作過程,并完成實驗總結報告,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促使學生對本課程的知識得以融會貫通和升華,這也是本課程教學的另一重要特色[4]。
2.3 考核辦法改革
調整以往缺少過程考核的弊端,以實驗操作考核為主導因素,占60%,平時實驗報告及考勤、紀律表現等占40%。這種考核方式更為科學、合理,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結語
植物組織培養實驗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適應應用型本科園藝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有用人才。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掌握前沿科學發展動態,更好地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增加經費的投入,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4 參考文獻
[1] 海燕,孫紅梅,王廣慧.應用型本科高校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30(1):72-73.
[2] 周玉麗,李慧敏,陸曉民,等.應用型本科高校《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2):98-99.
[3] 許遠.植物組織培養全實驗教學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2):137-139.
[4] 胡尚連,孫霞,曹穎.植物細胞工程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