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樹
摘 要:針對輸電線路進行日常的維護和檢修工作是電力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內容,隨著社會對于電能的依賴程度逐漸增高,很多情況下都是進行帶電作業的工作模式,給操作的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工作危險和風險。本文通過對110~220kv輸電線路的帶電作業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目前其工作現狀,并提出可行的完善措施,旨在提高輸電線路帶點作業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性。
關鍵詞:帶電作業;輸電線路;現狀;措施
110~220kv的輸電線路是目前我國進行居民生活用電的輸送線路,為保證社會民眾生活用電的穩定性,需要定期對線路進行維護和檢修,而如果采用限電的方式進行相關的工作,勢必會對部分居民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電力部門為保證民眾的正常使用,在諸多情況下都會采用帶電作業的工作模式,以確保居民的用電質量。輸電線路因為使用年限或者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線路故障,電力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科學的操作方式進行線路的維修,一旦出現操作錯誤,嚴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甚至會引發重大的安全責任事故,因此基于供電系統進行的規范帶電作業成為電力管理部門關注的重點問題。
1 帶電作業在110~220kV輸電線路的工作現狀
我國的帶電作業技術發展起步時間較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電力部門就對該項技術進行大膽的嘗試,電力系統幾十年的發展和進步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最為該項工作開展的技術指導,但是在現實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制約帶電作業技術在110~220kV輸電線路的科學發展。
(一)帶電作業工具更新換代不及時,難以提高工作效率
帶電作業開展的前提要利用絕緣工具,來保障電力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實現帶電工作的意義。為保障技術作業的安全性,國家對相關的操作程序以及工具需求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其間所需要用到的作業工具種類繁多,需要絕緣工具具有絕緣性能好、耐老化等優點,但是相關部門的帶電作業工具普遍存在設備陳舊的問題。我國相關的技術已經開展多年,很多操作工具和設備已經應用了很多年,很多作業工具都已經出現絕緣性能欠缺或者設備笨重等問題,相關部門為減少資金成本的投入,漠視帶電作業的安全性,沒有對作業工具和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換,造成了帶電作業的安全隱患。[1]
(二)帶電作業的電壓控制存在安全隱患,
在實際的帶電作業工作中,為保障帶電作業工具的工作性能,需要定期對工具進行清洗,防止出現污穢閃絡造成安全問題,以保證帶電作業的安全性。在工作人員的作業過程中,作業間隙出現的放電量會超過防護操作的電壓承載能力,污穢閃絡造成的安全隱患會大大增加,嚴重危害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三)電力系統內部對帶電作業的工作經驗缺乏交流
目前我國的輸變電工程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帶電作業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由于電力系統分布較為廣泛,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對于帶電作業的技術要求也不盡相同,相關部門卻沒有認識到這一發展問題,電力系統內部各區域之間缺少對于帶電作業工作經驗的交流,工作人員不能夠通過相互的交流和學習彌補自身存在的工作不足,很多地區的帶電作業技術水平相對滯后,影響了行業內該技術的穩定發展和進步。
2 帶電作業在110~220kV輸電線路的完善措施
根據目前社會的發展要求,電力系統將帶電作業的工作重點逐漸向超高壓網絡和低壓配電網絡發展,110~220kV網絡的帶電作業量逐漸減少,但是為保障帶電作業技術的科學發展,需要根據目前工作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相關的技術完善,以保障該工作的穩定健康發展。[2]
(一)加大對帶電作業工作的更新換代,加強先進技術設備的研發力度
現代的帶電操作技術需要絕緣性能較好,且質地較輕,便于操作的工具設備,能夠有效的提高帶電作業的工作效率,并最大可能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性,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工具更新換代的資金投入,使工作人員能夠利用現代的工具進行工作。國外針對110~220kV輸電線路的帶電作業技術水平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向自動化及機械化技術方向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對先進的技術加以借鑒和學習,并加大對于現代工具及設備的研發力度,使該項技術能夠盡快達到國際先進工作水平。
(二)創新帶電作業絕緣設備,減少工作人員安全隱患
相關部門可以將現代的絕緣帶電設備大力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利用遙控技術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保障工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首先利用光導纖維形成安全電氣隔離,工作人員利用機械手輔助完成技術工作,由工作人員在地面進行距離的識別以及操作過程的識別,在地面向高空控制臺遙控發布操作指令,機械手通過遙控進行智能操作,大大實現了帶電作業的安全保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3]
(三)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
未來110~220kV輸電線路的帶電作業將逐漸實現科技化、現代化和機械化,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有現代工作理念和工作技術,為推進電力系統的科技化工作水平,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使其能夠滿足未來的工作崗位需求,具有先進的技術操作水平和職業素養。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流,使工作人員能夠在彼此的交流中,強化自身的技術水平,增加實際工作經驗的交流,避免出現人為和機械事故,危害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電力網絡系統的安全,保障安全作業水平的提升。
3 結論
電力是社會生產經營活動開展的必須保障,相關部門要強化自身的安全責任意識,加大對基礎工作設備的投入,保證作業工具的安全性能,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掌握現代的工作技術和職業技能,同時加大對現代化技術的研發,以迎合未來社會對帶電作業的發展要求,盡可能減少人為操作,進而保障帶電作業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促進帶電作業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梯清.110~220kV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探討[J].通訊世界,2015,(19):92-93,94.
[2]候大義.淺議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安全防護[J].科技與企業,2015,(21):36.
[3]曹帥.基于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安全防護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4):282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