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冶
摘 要: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但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開展教學活動。針對小學生愛玩好動,憑興趣學習的特點,英語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實現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身心特點;興趣;情感;有效性
小學英語教學是打好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引導學生“樂學”的重要階段。實踐教學中,應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研究其身心特點,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從小學生身心特點出發,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談一些粗淺看法,與同仁共勉。
1 小學生的身心特點
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是好奇,好玩,好勝、愛模仿、接受能力強,但遺忘也快,可塑性極強,學習經常只有“三分鐘熱度”,學習欲望純粹從興趣出發,并且隨著知識的深化,目標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下降的趨勢。另外,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持續不長,學習中經常出現的如上課不專心、回答問題未經深思、理解不透徹等現象。他們有著不同于大人的心理、性格、情感和感受。教師要真正教好小學英語,就要嘗試從兒童的角度看待英語教學,在情感上給予尊重,呵護其自尊,給予信任,樹立其自信。
2 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小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培養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進行激趣引導,促進“樂學”。同時,還應注重培養語感,小學生學英語重在形成一種初步的語感,有了語感就會樂于參與,從而學會交際。
(一)注重情感教學,激發學習欲望
“親其師而信其道。”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喜歡一位英語教師,也往往會喜歡他/她的英語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英語知識。因此,激發和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長期興趣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對你這位英語教師感興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1、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從自身做起,以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基本功來贏得學生的尊敬和認可,帶動學生共同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儀態的端莊大方、態度的和藹可親、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副微笑的面孔,經常在課外與學生交談,深入了解學生,并了解你,這些都能夠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真正把你當成知心朋友,愿意同你相處,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產生共鳴,增加學習興趣。
2、充分發揮愛的力量激勵學生。教師應該用愛去撫慰學生的心靈,用愛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可能會因成績不好,因教師的忽視、同學的嘲諷而產生自卑感,缺乏學習的信心和勇氣,這就需要教師細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巧妙運用語言藝術,給他們以鼓勵。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避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在糾正學生的錯誤時要委婉、不要過于尖刻。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提倡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學說英語時,他們在口語表達中難免會出現某些錯誤,教師要學會容忍這些細節錯誤,不要有錯必糾,以免學生怕說英語。的確,老師的每一句表揚和鼓勵都會在小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信心和勇氣,反之,老師的挖苦和諷刺必然會使學生喪失信心。
(二)注重情境教學,營造學習氛圍
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課,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環境。我們都知道,兒童在呀呀學語時并沒有刻意去記憶、背熟,只是因為處在一個人人說母語的成長環境中,隨著條件的成熟,不知不覺他就能脫口說出很多話來。但是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只能局限于僅有的課堂空間,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努力創設英語情境,營造一種濃厚的語言氛圍。
1.運用各種教具,誘發學習欲望。
課堂上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圖片或實物輔助教學,可以縮短知識與生活的距離,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教學Who's he/she?時,出示彩色照片,讓學生分別說出他們是誰,然后按性別將圖片分成兩類,再讓學生感知兩個問句的不同用法,同時學會回答。再如,教學What is it?時,提前讓學生把自家的交通類小玩具帶進課堂,如自行車、公共汽車,玩具飛機等,舉行一個“小型展覽會”,由學生既當參觀者,又當講解員。
2.運用簡筆畫,激起學習興趣。
英語中有一句俗語: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張圖片勝過一千句話)一筆或幾筆即可成圖的簡筆畫,具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等特點。小學英語教學充分利用簡筆畫,能夠把機械乏味的練習變成有實在意義的訓練,同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簡筆畫的運用通常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師畫生說或師說生畫;另一種是生畫生說或生說生畫。后者更值得大力提倡,因為它非常有益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3.運用多媒體,激活學習思維。
(1)利用錄音機創設情景。例如,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把各種動物的聲音錄下來,在上課時放給學生聽,并讓他們猜一猜:這是哪一種動物的聲音?你知道這種動物用英語怎么說嗎?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下自然愿意學,喜歡學。另外,在課前或課間還可以利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英語歌曲來營造學習氣氛。
(2)利用錄像機創設情景。聲情并茂的錄像機與教材同步使用,可以大幅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播放一些課外的英語動畫,既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例如,學習購物時,制作一組投影片,為學生創設各種購物情景,讓學生在一種仿真的情境中進行交際活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達到音像、動靜結合的效果。例如,教學“D”和“E”兩個字母時,可以在課件上設計一只可愛的小狗從屏幕外爬進來,然后突然坐下來,把尾巴一翹,正好形成一個"D"的形狀,同時發現“D”的讀音,接著一只小象從另一側大搖大擺走入,突然腳底一滑,翻了一個跟斗剛巧變成了一個可愛的“E”,并發出“E”的讀音。這樣,學生對“D”和“E”的形音認識極為深刻,記得更牢。
(三)注重口語教學,培養交際能力
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即是運用英語開展交際對話。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除對教材的聽說內容進行訓練外,在選材時應盡量選與英、美文化生活習慣有關的內容,這樣既能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人民生活情況及風俗習慣,又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為將來用英語正常交際打好基礎。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身體語言(手勢、動作、表情),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還可以充分運用英語名(給每個學生起個英語名)、英文歌、兒歌、繞口令、順口溜、謎語、游戲、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要使學生主動地樂學、愛學,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教師就必須全面掌握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