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峰
[摘要]在微博、微信等“微動力”的發展下,“微課”也應運而生,憑借其精、活、短、小的優勢,迅速在教育領域得到推廣。針對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技術課程實踐與理論聯系不強、知識銜接性差的問題,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引入了微課教學法。本文基于移動學習環境背景來探討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技術課程的微課設計,該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成果,備受好評。
[關鍵詞]移動學習環境;電子商務;數據庫技術課程;微課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各類信息鋪天蓋地,人們的信息處理能力與信息量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儼然無法跟隨時代的發展腳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信息時代要求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信息的處理方法。伴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完善,移動學習開始成為學習主流,智能手機、PAD等移動終端開始在學生群體中普及,借助此類移動終端,學生可以輕松地實現數字化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突破了時空界限,營造出靈活、開放的環境,被稱之為“5A”式學習法。然而,由于移動終端計算處理效果不佳、存儲容量偏小,給移動學習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借助移動學習的契機開展微課設計可以搭建出新型學習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
一、移動學習環境簡介
學習的本質就是個體與實踐的互動,也是人與環境的互動,伴隨著采集器技術、探測器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功能越來越全面,實現了人與環境之間的智能性交互,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構建出真實的學習情境,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
關于移動學習環境,大量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了論述,張潔認為,移動學習環境有著境脈感知的特征,可以實現各類境脈信息的集成,可以智能生成結果,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支持,實現各類網絡資源的集成與共享。梁影提出,移動學習環境的中心是學習者,其提供的是情境化學習,關注的并非教師的信息傳輸,而是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怎樣的情境。筆者認為,移動學習環境(Environment in Mobile Learning)是借助各類移動終端、傳感器技術、無線網絡,為學習者提供特定的情境,達到虛擬與現實學習之間的無縫對接。不同于泛在的學習環境,移動學習環境更為具體,強調“真實情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理想的移動學習環境是借助傳感器、無線互聯網來搭建的網絡空間,預先設置好包括學習者個體、學習內容等信息的數據庫,根據語義關系來關聯,學習者只要手持智能手機、PDA、iPad,即可進入到這種特定的環境,如果移動終端RFID閱讀器顯示與學習對象標簽匹配,即可獲取到獨特的RFID標簽,將視頻、文本、音頻、動畫等內容傳人移動終端上。移動學習環境將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結合起來,滿足了人們終身學習的要求。
二、移動學習環境下微課的應用優勢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技術課程主要面向會計、工商管理、計算機、物流、貿易等專業,該門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學生在學習時,需要密切聯系電子商務的特點,結合互聯網資源,了解Access數據庫的創建、查詢、使用、管理、維護以及電子商務的各類語言和應用技術。
在國外,微課程(Micro-lecture)最早出現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是由LeRoy A.Mc 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課程(60-Second Course),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1分鐘演講(The One Minute Lecture,簡稱OML),后來,以可汗學院(KhanAcademy)和TED-Ed為代表的免費微型網絡教學視頻已風靡全球。
在國內,微課最早是由胡鐵生老師提出,這是一種以微型視頻為載體,針對教學學科的難點、重點、考點、疑點與各教學環節設計的在線視頻教學資源。微課的載體是小視頻,需要提前準備攝錄設備,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是應用軟件,工作區域采用了Access界面,可以將操作步驟清晰地呈現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借助屏幕錄制軟件,與傳統視頻錄制方式相比,屏幕錄制軟件簡單方便,只要手持設備,憑借個人的力量也可以完成微視頻的制作。與傳統多媒體相比,微課還有如下突出的優勢:
(1)視頻時間短
研究顯示,每個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僅能保持10min左右,微課視頻集中在5~lOmin,與45min的課堂相比,微課可以實現視頻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教學內容少
與全面的課堂不同,微課僅僅關注一個點,或者某個教學環節,避免由于滿堂灌影響了知識的講解效率,幫助學生逐一突破,滿足了教與學雙方的需求。
(3)視頻容量小
一段微視頻往往只占據幾十兆的容量,支持rm、wmv、nn等流媒體格式,教師與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隨時查看課件、大綱、學習任務與教學課件,也可以靈活的下載相關資源。
三、移動學習環境下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技術課程的微課設計——以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為例
本研究的微課設計采用了Capticate軟件,他與Photoshop、Fireworks、Flash、Dreamweaver屬于一個家族,操作要求不高,只要掌握基本知識,即可制造出圖文并茂的視頻流。
(一)控制好微課內容
在微課設計中,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一般選擇某個知識點、實驗或者實踐活動,設計內容圍繞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將教學知識點拆分成幾個片段,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的項目進行表達,使其更加具備可操作性。
在微課的設計上,需要遵循幾個特定原則:(1)學生中心原則:微課的理論基礎為構建主義理論,是為了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便利,在設計微課內容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條件、學習需求與基礎能力,讓微課與實際要求相符;(2)最小粒度原則,在設計微課內容時,要注意“微小”,將各個知識點進行分割,任何的粒度中,都需要有一個重點、難點,保證學習效果;(3)連續性原則,微課視頻的制作應該是松散、獨立的,但是都需要歸屬于某個章節內容,在設計時,需要保證微課視頻的系統性。
(二)微視頻的制作與發布
確定好微課內容后,利用Adobe Captivate軟件來錄制微課視頻,在操作時,選擇安靜的錄制環境,動作平緩,把控細節,讓學生可以了解具體的操作過程,避免畫面抖動。為了突出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完成錄制之后,需要進行編輯,添加聲音、文件、動畫等,按照要求添加超鏈接與交互鍵。并借助Adobe Captivate的配音功能,同步錄音,提高微視頻的質量。微視頻制作完成后,將其上傳至微信群、QQ群或者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點擊觀看,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自己點擊微課內容,掌握相關技能。
(三)教學實施措施
現代化的教學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工作為導向,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數據庫技術課程而言,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而微課項目則是課堂的升華。在微課項目的實施上,按照新課導入、操作講解、歸納小結的順序,核心部分是操作講解。為了確保質量,在視頻錄制前,需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圖片、文字、音頻、動畫,在發布時,配以相關的實驗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完成微課學習。
數據庫技術課程的主要微課內容為實驗操作,讓學生針對各個知識點進行反復操作與訓練,鞏固他們的實戰技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在微課的具體實施方式上,可以在課堂上觀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薄弱之處在課后觀看,如果發現學生在上機操作時,有不明白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其進行個性化觀看,如果學生在課后遇到問題,可以隨時觀看,既緩解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又滿足了因材施教的要求,
(四)教學經驗總結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施證實,基于微課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傳統的教學課堂注入了一支“強心劑”,讓枯燥的數據庫技術課程更加具體、形象,符合移動學習背景下的個體化學習要求。
四、結語
本文以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庫技術課程微課設計為例,探討移動學習環境下微課的設計方式。實踐證實,該種方式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課堂的缺失,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該種模式已經在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的網絡教學平臺中得到實施,遠期的學習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的跟蹤、調查和驗證。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