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潔
[摘要]《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步美國的小說,作者菲茨杰拉德,該小說是爵士時代的代表作品,真實地描述了當時社會下女性的悲劇生活,在小說中蘊含了對女性主義的研究。文中通過女性悲劇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對當時社會現象進行真實的解讀。本文主要從女性主義視角下《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性命運進行解析。
[關鍵詞]女性主義;了不起的蓋茨比;女性命運;解析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為一部經典的小說,通過對主人公輕浮放蕩的人物形象,真實的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反映,展示出美國自一戰到經濟危機爆發之后的社會生活方式,對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進行分析,并對出現這種社會現實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升文章的閱讀空間。作者菲茨杰拉德在小說處理方式上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是當時寫作的創新。
一、爵士時代背景下女性觀、現代女性的出現
爵士時代是經濟大蕭條以前約十年的時間,這一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危機也沒有全面的爆發,但是受到世界大戰的影響,傳統清教徒道德已經瓦解,享樂主義大行其道,這個時代在美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人性得到更加寬松的釋放,從戰爭的高壓中出現,并不斷的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使得社會整體的風氣中腐敗享樂的思想滋生,人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逐漸地迷失了自我的本性,終日沉浸在享樂的氛圍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逐步的喪失了自我,人的本性也逐漸的改變,自私、貪婪的行為開始滋生,并對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使得整個社會出現腐化,散發出一種腐朽的氣息,在這種環境下人們的道德底線松動。
爵士時代社會主要的思想是男權思想,當時的戰爭剛剛結束,男權是當時社會的主流趨勢,這種思想從美國建立之初就盛行的,《圣經》中就有記載,上帝在創造人類的過程中首先創造的是亞當,然后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可見在西方傳統的思想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男性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女性必須附屬于男性,命運也依靠男性來掌控,自己對命運存在深深的無力感,《了不起的蓋茨比》所描述的時期這樣的思想依然充斥在社會生活中,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極其低下,這在其小說中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來,文中的主人公都表現出了對男性極強的依賴,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吸引男人的注意力,以此獲得名利、地位和金錢,男權社會的標準內化到女性的意識形態之中,使得女性在社會上長期受到壓迫,因此女性出現墮落和腐化的思想與當時的男權社會存在較大的關系。
但是,當時的社會中雖然男權主義盛行,但是女性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在當時已經興起,并在上世紀中葉成為一種超越自我的價值觀,對當時的社會思潮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是一場思想的革命。女性主義視角下對《了不起的蓋茨比》書中的女性命運進行分析,可以將女性更深層次的心理情感進行研究,并和男權思想進行對比,對當時女性的行為從全新的角度進行分析。
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蘊含的女性主義研究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父權主義占據主要的地位,一旦出現違背父權的思想,在小說中都受到了嚴厲的抨擊,并且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書中眾多的女性形象,書中對于他們腐化墮落的原因沒有進行分析,而是將他們全部的歸結到社會道德的敗類這一發方面,她們或者虛偽狡詐,或者冷漠無情,或者輕浮放蕩,和傳統意義上的善良、重情、溫柔的女性形象完全不相符,也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顛覆了人們對于傳統女性形象的認可,從小說中看到的是一群放蕩、墮落的女性形象,這些形象在父權下是不能被社會所認可的,因此受到社會的譴責,對于這樣的女性形象從男權社會分析確實是不可容忍的,也是當時社會中女性地位的全面體現。
雖然作者受到當時社會風潮的影響,在人物創造的過程中對于女權方面考慮的不是那么細致,但是作者還是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思潮,并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所體現,例如文中尼克初到紐約的時候,有過一段簡單的戀情,那位姑娘就有自己的工作,再例如戴茜在抽煙的過程中聽到蓋茨比和湯姆的爭吵,點煙的手在發抖;還有在參加宴會的時候聽到以為妻子與丈夫爭吵,最后決裂的故事等等,這些隱喻的小說中的女權主義萌生雖然沒有直接的在小說中進行闡述,但是也體現了方式的女權主義的萌芽。她們開始有自己的工作,不再完全的依附于男人而存在,在經濟上獲得了一定的獨立。她們不再完全的依附于男人的思想,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可以和男人據理力爭。對于自己丈夫的自私行為,她們相互傾訴,并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這些都是女性權利的覺悟,也是女性對生命的覺悟,積極的爭取和男性同等的享樂的權利。
在小說中受到女權思想影響最深的莫過于出身中產階級的喬丹一貝克,在小說中作者這樣描寫她:“身材苗條,雙乳小巧,但身板挺得很直”。在現實生活中她像軍校的青年學員一樣,喜歡昂首挺胸,在為人處事上始終保持冷漠、傲慢的微笑,這樣的性格特點是男性化的象征,通過對人物這樣的構建,作者希望展示出一個獨立的女性個體,從而將女性的形象進行一定的創新,和傳統的家庭婦女形成鮮明的對比,并且作者在對其工作的安排中也對男權進行一定的挑戰,高爾夫球運動員這一職業,是典型的男性職業代表,而喬丹的職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對男權的挑戰。同時,在解決事情的方式上也表現出了強烈的男性化特征,在一次重大的比賽中,為了獲得更好的名次,她違反規則的挪動了球的位置,因此被登報,但是為了平息這場鬧劇,她用了非正常的手段平息了事件,撤銷了登報,這是男權和女權的激烈交鋒,也是女權思潮開始覺醒的表現。直至最后和尼克分手,也是在全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當時很受傷也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雖然在整個行為中表現出了虛偽和不誠實,但是其對自身尊嚴的維護還是全面地體現了女權思潮的覺醒。
三、《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寫作時期處在父權盛行的社會形態之下,女性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之下,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受到嚴重的扭曲,為了追求物質生活變得不擇手段,一心的追求利益,和傳統的女性思想相差甚遠,這些負面的女性形象是當時社會的一種代表,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側面對當時整體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描寫,這可以從小說中的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的解讀。
文中的主人公戴茜一布坎南,在小說中是一位金錢至上、自私自利的刻薄女人的,在嫁給其丈夫湯姆之后,擁有了金錢和地位,在物質的澆灌下,逐漸地變得粗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但是為了彰顯自己的高貴,有故作清高,自己的私生活卻放蕩不羈,在看到蓋茨比的財富之后,對其態度全方面的轉化,與原來的輕視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最終和丈夫策劃將自己造成的車禍嫁禍到蓋茨比的頭上,最終導致蓋茨比的死亡。從整個小說中,可以看出戴茜自私和寡情,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完全不顧別人的生死,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嫁禍別人,在她的心里道義永遠不及金錢的價值,雖然在生活中戴茜表現的善良、溫柔、多愁善感,但是骨子里的自私自利是根深蒂固的,一旦出現危害其切身利益的行為,就會退縮到自己的底線之內,冷漠的看著別人消亡而不會付出絲毫的同情心。
小說中另一個主人公是未婚女性喬丹一貝克爾,在上文中提到,這是一位極具性格的女性,她作為戴茜的好朋友,保留和戴茜一樣的金錢觀和性格特點,同樣的自私自利,沒有社會責任感。在參加比賽的時候,開著的是借來的敞篷車,并把車放在雨里,展示出做人的虛榮心。在比賽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好的名次,甚至違反比賽規則,為了贏得好成績而移動球的位置,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差點登報,但是她對于發生的事情并沒有進行反思,也沒有絲毫的后悔,反而通過賄賂擺平了丑聞,并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偏差。同時,在和未婚夫訂婚之后,還周旋在不同的男人身邊,耍弄各種花招,最終被未婚夫拋棄,以悲劇收場,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小說中最后一位主人公是馬特爾一威爾遜太太,作為一位已婚婦女,見到湯姆的第一面,就因為其高貴的身份和充實的物質條件拋棄的勤勞的丈夫,為了躋身上流社會不惜做湯姆的情婦,并且自欺欺人的扮起了所謂的貴婦人,結束了自己簡單幸福的生活,進入到復雜的社會中,成為典型的悲劇人物。在面對湯姆的時候,過于自信,根本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過分的自信使她以為可以擁有和戴茜一樣的地位,但是遭到湯姆的強烈反對,甚至對他大打出手。馬特爾一威爾遜太太在小說中是自欺欺人的代表,她來自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卻蔑視來自和自己同一階級的人,甚至公開的侮辱自己的丈夫,但是最終卻因為威脅到父權的權威,遭到湯姆的拋棄,最終橫死在車輪之下。
四、《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性悲劇的源頭
從上述《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人物的分析中可以發現,造成女性悲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物質至上的社會制度對女性思想產生重要影響。一戰之后的美國經濟出現繁榮發展,戰爭帶來的陰影也逐漸地消失,物質至上取代了當時社會主流思想,財富成為人們追求的精神動力,也是社會地位的象征,這就造成當時的社會享樂主義盛行,人們的精神出現嚴重的空虛,每天充斥著酒會、宴會這些紙醉金迷的生活,金錢的地位逐步地被抬升起來,傳統的秩序被打破,整個社會秩序出現混亂的情況。但是這一時期女性的地位沒有絲毫的改變,雖然女性的內心世界也在發生變化,認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社會地位的關系使得其不得不依附于男人,畢竟單憑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是意見非常艱難的事情。因為為了獲得實現自己理想的目標,這些女性就會憑借自身的優勢籠絡男人。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社會出現女性不斷墮落的原因,和當時的社會環境存在較大的關系。
長期男權思想的影響也是造成女性悲劇的源頭。男權至上的思想也是造成女性悲劇的源頭,作者菲茨杰拉德本身就深受男權主義思想的影響,對女性存在一定的偏見,這在其小說作品中有一定的展示,小說中所有的女性都基本上都是輕浮的,過分的追逐金錢,貪慕虛榮,女性們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是對男權的挑戰,但是從小說中可以發現這樣的挑戰在現實社會中是不能被容忍的,現實生活中這種類型的思想,一旦出現就會被扼殺,女性甚至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是當時美國整體客觀大環境,也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因此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下,女性的獨立變得異常困難,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依附于男人,利用一些墮落的招數獲得男性的關注,以此得到金錢和地位作為回報。
對女性思潮的否定也是造成悲劇的原因。在爵士時代,美國的婦女權利發生的一定的變化,有其是在女性權利方面,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其中較為重要的事件就是女性獲得了選舉權,因此在道德觀念方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新型女性開始出現她們不再依附于男人,而是致力于獲得和男人同等的法律地位,這種思想的出現受到當時社會強烈的反對在,是對根深蒂固思想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思潮,社會地位中占據強者的男性群體,自然而言的對挑戰他們權威的行為進行抵觸,在生活中一旦女性出現這種行為就會受到嚴重的責罰,因此女性為生存不得不依附于男性,為了獲取男性群體的認可,在交際場合收斂自己的情緒,虛榮的應付男人們的侮辱也挑逗,以此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在社會上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
五、男權社會中女性自身主義性的喪失
男權社會中女性自身主義的喪失是必然,小說中戴茜出身高貴,外表艷麗,來自上流社會,經常出入高檔舞會,身邊不乏追求者,這樣凱斯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是這樣的成長環境決定了她的依賴性,在她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中,只是學習如何做一個上流社會的淑女,真正進入社會之后除了依附于男人,根本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這就決定了她和青年軍官蓋茨比的戀愛不會長久。戴茜是需要物質澆灌的溫室花朵,一旦失去了金錢的澆灌,會立即枯萎。因此在后來蓋茨比因為戰爭的原因無法回國,戴茜選擇嫁給湯姆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其自身主義喪失下的必然結果。戴茜在生活中小被剝奪獨立生活能力,這其實是一種來自父權制社會的壓力。金錢和地位始終是黛茜生活的支柱。因此,與黛茜來自同一階層的湯姆·布坎南用一條價值35萬美元的珍珠項鏈就贏得了她。“因為他的身材和身價都很有分量,因此黛茜也覺得很光彩。”世俗的黛茜憑借這份婚姻滿足了對財富、地位的需求,有了“安全感”,體現了她的拜金主義和寄生性。
但是實際上戴茜的生活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幸福,她的丈夫湯姆作為上流社會的代表,也將上流社會的風流發揮到了極致,對于戴茜并沒有想象中的體貼,而是將其看做是他的附屬物,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但是面對這樣的生活窘境,戴茜并沒有選擇離開自己的丈夫,害怕放棄自己現有的地位,仍然選擇忍受這樣的生活,這是因為其在這樣的生活中失去自我,如果選擇和丈夫決裂,面臨的就是眾叛親離的境況,沒有人會對她進行同情,也沒有人會為她提供生存的機會,這是社會現實不能容忍的情況,正因為戴茜從小就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才是她更加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使得她在生活中逐漸的失去女性的自身主義性,養成自私、冷漠的性格特點。
蓋茨比在貧窮的時候沒有得到戴茜的青睞,后來因為非法手段聚集的大量的財富,從而將戴茜吸引,戴茜積極的和蓋茨比重溫舊夢,這其實是一種精神的慰藉,這是她的丈夫湯姆無法給予的,但是這種行為為當時男權思想不容,使得湯姆的地位受到威脅,因此在湯姆揭露蓋茨比的黑幕時,戴茜選擇了躲避,選擇可和自己的丈夫站在統一戰線,退回到了自己認為安全的位置,以為戴茜習慣性的依附于金錢、依附于地位,最終導致了蓋茨比的死亡。雖然戴茜也為了自己的愛情爭取過,但是最終不得不屈服于來自家庭的壓力,她深知劇烈的反抗在代表強大的父權社會勢力的家庭之下是無力的,她只能接受現實。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習慣依賴別人的她只能選擇湯姆,并在男權的影響下逐漸地成為提線木偶,失去女性自身主義。
總而言之,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對女性的描寫是悲劇性的。她們膚淺、自私、金錢至上、無責任感。如黛西道德缺乏,喬丹的不誠實,瑪特爾的裝腔作勢,一心向往上層社會。但如果考慮到那個時代女性社會經濟地位低下,考慮到她們所表現出來的對現實統治作出的反抗和反抗的失敗,我們可以認為她們是那個物質至上主義、男權主義時代的犧牲品。因此應該從女權的角度對這些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提升分析的價值。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