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分層級、分階段構建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2017-07-20 17:37:52吳毅楊佩君鄭潔皎姜從玉周哲
上海醫藥 2017年13期
關鍵詞:學科建設體系建設

吳毅+楊佩君+鄭潔皎+姜從玉+周哲

摘 要 康復醫學引入我國已40余年,為大量殘障患者提供了康復醫療服務,但現康復醫療服務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在新的形勢下,康復醫學的發展需優化布局和結構,統籌區域內康復醫療資源,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上海地區作為改革、發展的前哨陣地,需大力推動醫療體制改革,而發展和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上海地區在“十二五”期間推行了一系列創新措施來構建三級康復醫療服務網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康復醫學 體系建設 學科建設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3-0003-06

Construc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medical service system in Shanghai by differentiating levels and phases*

WU Yi1**, YANG Peijun2, ZHENG Jiejiao3, JIANG Congyu1, ZHOU Zhe4(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Quality Control Center of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200025, China; 3.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4.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First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has been initiated in China for more than 40 years, which has provide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a large number of disabled patients. However, the existing rehabilitation system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layout and structure, coordinate the regional rehabilit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build a multi-leveled and multi-phase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t is also needed to vigorously promote health care reform for Shanghai area, the first stat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Therefore, a series of innovative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build three-leveled rehabilitation medical service network and some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during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n Shanghai.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ystem construc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康復醫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引入我國,至今已逾40余年。1989年衛生部首次將康復醫療機構建設納入醫院分級管理的軌道[1];1996年衛生部根據康復醫學的特點制定了《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管理規范》。為推動康復醫學的進一步發展,衛生部后又相繼印發了一系列文件,如2010年的《關于將部分康復醫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通知》、2011年修訂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等。衛生部“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到應“防、治、康”結合,共發展、齊并進。2011年7月,《衛生部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優化布局和結構,統籌區域內康復醫療資源,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2]。2012年3月衛生部召開了“全國康復醫療工作會議”,這是衛生部首次召開的專門研究、部署康復醫療管理與發展的工作會議。會議指出,目前康復醫療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的短板,“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康復醫學是推動醫療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2013年印發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4]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以上,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使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健康服務業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體傾斜,完善引導參保人員利用基層醫療服務、康復醫療服務的措施。

這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我國康復醫學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同時也使康復醫學的學科內涵得到不斷發展與完善。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主席勵建安教授于2015年初撰文指出:未來康復醫學除致力于功能障礙者的功能康復外,還需關注各種健康問題,如老齡、婦女圍產期、兒童發育遲滯、亞健康狀態、心理障礙狀態、營養異常狀態和成癮狀態等;康復醫學學科將涉及醫療全程,即急性期、亞急性期、穩定期和恢復期,并將從整體醫學的角度,強調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模式,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看患者”而不是看病,同時其工作內容也將不僅與醫學關聯,還與工學(計算機、自動化控制、人體工學和材料學等)以及人文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美學和心理學等)關聯;康復醫學的新分支和新領域必然誕生[5]。

1 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工作原則

當前,在上海地區大力發展康復醫療工作有3個有利條件:一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日益重視康復醫療服務,2009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11年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均對發展康復醫療提出了要求;二是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和老齡化進程加快,社會、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對康復醫療服務的需求,康復產業發展前景可觀;三是公立醫院改革為發展康復醫療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原則是: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監督管理等措施,調整本區域內康復醫療資源;通過新建、優化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強與物價、醫保、民政等部門的溝通和協作,相互配合,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康復醫療服務領域,逐步完善政策措施,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在進行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上海市衛生局起了關鍵性的領導作用。2011年9月上海市衛生局印發了《上海市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方案》,專門成立了上海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定期召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會議。上海市衛生局希望通過統籌上海地區的康復醫療資源,加強與區域內二級醫療機構、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延續性醫療機構的分工合作,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希望通過選擇徐匯、靜安、寶山、松江4區作為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工作區域,形成建立和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總體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建立“防、治、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逐步構建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各項政策的確立以及既往經驗的積累使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2 上海地區全面發展康復醫療機構,構建三級康復醫療服務網絡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馬曉偉指出:“十二五”期間康復醫學發展的基本任務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明確不同層級康復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務,科學規劃,分工協作,落實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建立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圍繞以下12個方面展開,并在此12個方面的工作中作了有益的創新和嘗試,取得一定成果,體現出明顯的上海特色。

2.1 創新1:探索建立區域性康復醫療服務聯合體,明確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

具有上海特色的“3+2+1”模式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是指,以一家三級醫院為龍頭,縱向整合區域內的若干家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一個緊密型聯合體。其主要優勢在于:一是有利于發揮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對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面輻射和支持效應;二是有利于提高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水平的信任度;三是有利于保障醫療服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6]。

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為例,其在承擔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后續項目課題和實施衛生部“十年百項推廣項目”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為總中心,下設有華山醫院東、北院康復分中心和華山醫院靜安分院康復分中心等7個分中心,同時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浦東、寶山、靜安、楊浦、閘北和長寧等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護理院、養老院等延續性醫療機構建立穩定、密切合作關系的聯合體,逐步建立了分層級、分階段的從以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為總中心到二級分中心、再到覆蓋上海市多個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構建了“治療—康復—社區和家庭”的緊密型康復醫療服務模式,形成了區域化網絡管理的康復醫療服務機構。目前,上海已形成多家以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為總中心的區域化網絡管理的康復醫療服務機構。

上海也在進一步探索如何建立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上海市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7]中提出:居民與“1+1+1”醫療機構[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1家區級醫院和1家市級醫院]組合簽約,形成有序就醫的分級診療制度,達到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的目的。

2.2 創新2:鼓勵二級公立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

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上海約有54萬需要康復治療的患者,但目前上海的康復病床供需比卻懸殊至1∶60。為解決此矛盾、盤活存量資源,《上海市“十二五”期間(2013—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8]中指出: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引導,加快推進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老年醫療護理機構,完善治療—康復—護理服務鏈,實行急、慢病分治,提高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上海在“新醫改”過程中啟動了二級醫院轉型計劃,鼓勵一批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通過現有機構轉型和增設康復醫院等方式,確保每個區(縣)新增不低于200張康復床位,整體轉型為康復醫療機構的康復床位數達到1 500張以上。

2012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會同物價局、醫保辦、財政局、人保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鼓勵本市部分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功能轉型的指導意見(試行)》。目前上海已有6家醫療機構整體或是部分功能轉型為康復醫院。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327家醫療機構提供康復醫療服務,其中綜合醫院104家、康復專科醫院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9家。

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楊浦區分中心是全國范圍內由二級醫院整體轉型成立的第一家康復專科醫院,已更名為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后者是以疾病診療及康復為特點的一體化醫院,核定床位440張,實際開發床位500張,承擔康復專科醫院的功能和主要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康復醫療服務需求。

2.3 創新3:逐步建立通暢的康復患者雙向轉診制度

國外經驗表明,合理的分級醫療體系及通暢的雙向轉診制度是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及利用的關鍵。雙向轉診制度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而設立的上、下級醫療機構間或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間的轉院診療制度,其以分級診療為基礎,明確各級醫療機構的職責與功能,確保醫療資源被充分、合理、有效地使用。

2013年4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印發腦卒中等8個常見病種(手術)康復醫療雙向轉診標準(試行)的通知》[9],明確了腦卒中等8個常見病種(手術)康復醫療的具體轉診標準。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委托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的相關專家制定了“3+2+1”醫療機構轉診模式的出、入院標準,在靜安、徐匯、寶山和松江4個試點區和部分試點醫院率先執行,以期通過雙向轉診制度充分發揮區域內醫療聯合體的資源優勢;通過建立康復醫學科對口服務網絡、加強醫療資源信息共享和探索分級、分類醫保制度等措施,建立康復患者的合理流動機制;探索建立轉診支持系統、轉診規范及流程、定期隨訪、協診和開辟轉診綠色通道等制度,逐步完善雙向轉診機制。

2.4 創新4: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

2.4.1 建立和完善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的管理工作

為了推動上海地區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并盡快使之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完善康復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2002年初上海市成立了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該中心目前掛靠瑞金醫院,由楊佩君教授任主任,其專家委員會有16名成員,皆是各醫院的康復醫學科主任,其中來自三級醫院的有11名、二級醫院的有2名、康復醫院的有3名。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自成立至今已開展現場實地質量控制督查工作1 626次,基本覆蓋了全市所有二、三級醫院相關科室康復治療的質量控制檢查。截至2013年末,全市17個區(縣)中已有14個區(縣)成立了康復治療質量控制小組,形成了全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網絡,并共開展了現場實地督查工作1 544次,基本做到了康復治療質量控制的全市覆蓋。

目前,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正在制定上海地區《康復醫學科門診、住院病歷和治療記錄單書寫規范》。按現病歷書寫要求,通過嚴格的病史質量控制管理,上海各醫院康復醫學科的病歷合格率已從55%提高到90%以上,達到了衛生部印發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指南》的要求。隨著質量控制督查內涵不斷提升,質量控制管理工作成績不斷提高,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已在全市50個質量控制中心評比中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質量控制中心。

2.4.2 建立規范的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院內會診制度

通過建立規范的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院內會診制度,可使患者盡早接受系統的康復治療,更快地改善相關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存質量,縮短住院天數,減少醫療費用。目前,上海地區綜合醫院的康復醫學科會對其他科室患者進行早期康復介入治療,這些科室包括神經內科、外科、骨科、呼吸科、ICU、老年醫學科和胸外科等。對住院患者進行早期康復介入治療的指征為: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發熱、無嚴重感染,無心、肺、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無未固定骨折、無未控制腫瘤、無精神病發作;患者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平衡功能障礙、共濟失調、肌張力增高以及疼痛(腫瘤性疼痛除外)等各種功能障礙情況。臨床醫師遇到這些患者時會及時邀請康復醫學科的康復醫師會診,并根據會診結果制定相應的康復治療方案,安排康復治療師到患者床邊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上海市已實現了全部三級醫院康復醫療服務的早期介入,與其他科室分工協作,提高醫療治療效果。

2.5 創新5:引入國際康復醫療質量控制體系

為提高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質量,相關康復醫療服務聯合體相繼引入了國際康復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以期提高康復醫療服務的質量。例如,2010年4月華山醫院獲得了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I)的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JCI認證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標志著該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質量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康復醫療服務在JCI認證的評審和復評審過程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2014年6月上海市第五康復醫院獲得了國際康復醫院認證委員會(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Facilities, CARF)的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家獲得CARF認證的康復專科醫院。這些國際康復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的引入和實施為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6 創新6:創新性地加快康復醫療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促進學科長遠和可持續發展

2.6.1 建立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及治療師的規范化培訓制度

上海是國內最早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省(市)之一。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作為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康復醫學專業組長單位,根據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要求,組織上海市康復醫學專家制定了“上海市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培訓細則”和“上海市康復醫學專業專科醫師培訓細則”,并開展了規范化的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工作。上海市先后設立了11家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近5年共培訓康復住院醫師120余名。2014年上海市5家綜合醫院中共有9名醫師開始接受康復專科醫師的培訓。今后上海市住院醫師的培訓模式是“5+3+3”,即5年本科畢業、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符合條件的,通過答辯可獲得醫學碩士學位)、3年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符合條件的,通過答辯可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經過這種模式培訓,住院醫師可達到主治醫師水平。

根據衛生部《“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2年衛生部康復治療人員培訓項目的通知》,上海市衛生局指定華山醫院、瑞金醫院和華東醫院為培訓基地,并制定了“上海市康復治療培訓基地細則”和“上海市康復治療師培訓細則”,實施對在崗的康復治療師(士)分期、分批集中進行系統的理論和技能培訓。為確保康復治療技能培訓質量,后又增設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和第六人民醫院共5家三級醫院為實踐單位,以小班形式開展治療技能培訓,期限為3個月。目前已完成3批次培訓工作,共培訓學員160人次。培訓采取培訓與考核分離原則,由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組織對學員進行理論考試與治療技能考核,向合格者頒發“上海市康復治療技術培訓合格證”,并在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備案。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從事康復醫療服務的醫師共有769名,其中注冊康復醫師348名,另有康復治療師1 248名。

2.6.2 全日制高等學校開展康復醫學學歷和學位教育,增設康復醫學專業必修課教育課程

在康復醫療機構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康復醫學人才緊缺,擴大康復醫學教育覆蓋面勢在必行。目前,上海地區已有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系開展了康復醫學專業必修課教育;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同濟大學醫學院和上海師范大學等開設了康復治療學本科教育,上海體育學院開設了運動康復專業本科教育;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醫學院開設了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碩士點和(或)博士點,上海體育學院開設了運動醫學(運動康復方向)碩士點,華東師范大學開設了言語聽覺康復科學碩士點,上海中醫藥大學開設了中西醫結合康復學碩士點。

華山醫院在康復治療師的高層次學歷教育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嘗試。2011年開始由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牽頭,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支持下,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結合實際、開拓創新,開設了上海市第一屆康復治療師理學碩士班,招收了30名康復治療師研究生。該碩士班改變了以往康復治療師研究生按康復醫師要求培養、與臨床實際工作不相符的情況,其課程設置、臨床實習均遵循康復治療師的培養模式,為我國康復醫學教育事業和上海市高層次康復醫療人才培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

2.6.3 加強康復培訓及區域內基層醫療機構康復醫療服務技術指導與培訓工作

2009年衛生部辦公廳印發了《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康復等七個專業社區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大綱的通知》,上海市衛生局也專門印發文件,要求按衛生部大綱組織規范化康復培訓,使相關人員持證上崗,促進社區康復醫療的規范化和健康發展。上海市康復醫學會接受上海市衛生局的委托,自2010年起每年在全市范圍內舉辦“社區康復崗位”培訓班,以社區常見病康復治療適宜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為培訓核心內容,將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重視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據不同崗位設立個體化考核目標。迄今全市17個區(縣)中已有1 200余名社區醫護人員接受培訓后持證上崗,提高了社區康復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

此外,近年來上海地區綜合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還每年舉辦多期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加強康復技術培訓,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的康復治療技能。另外,每年開展各類康復醫學學習班40余期,培訓人員4 000余人次。

2.6.4 開展康復治療師技能競賽,提高康復醫療服務水平

為提高康復醫療服務水平,上海地區積極舉辦青年康復治療師技能競賽,由上海市殘疾人康復協會、上海市康復醫學會和上海市康復治療質量控制中心共同主辦的“陽光杯”上海市青年康復治療師技能大賽已成功舉辦二屆。該大賽吸引了全市近70家醫療機構、約300名青年康復治療師的參與,來自全國多家三級醫院及康復醫療機構的20余名業內專家擔任評委。作為創新康復治療師培養工作的一項全市性活動,該大賽旨在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以崗位練兵的形式發掘優秀的康復治療技術骨干,為上海地區康復治療保障體系的構建充實技術力量,為康復醫學的進步提供更多的人才儲備,有效提高上海地區康復治療師隊伍的整體業務技能。

2.7 創新7:加強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合作,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

為推進2015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機構積極開展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合作,為殘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康復服務。按照“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則,上海市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和區(縣)殘疾人聯合會在全市具有條件的社區新建了多個殘疾人社區康復站,并為每個康復站配備了相應的康復器材,方便殘疾人就近進行康復訓練。

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也與衛生行政部門合作開展了“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即為上海市的殘疾人進行輔助支具適配工作。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單位承擔輔助支具適配的具體康復評定工作,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根據評定結果購買適宜輔助支具,使輔助支具適配更加專業化、合理化,推動康復醫療服務事業的發展,為殘疾人提供更為便捷的康復醫療服務。

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還組織上海的康復醫學專家寫作、出版了《康復治療師實訓教程——常見疾病篇》和《運動功能障礙者家庭康復操》兩本圖書,進一步強化和普及康復相關基礎知識,促進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8 創新8:加強與大學、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合作,開拓“產、學、研、醫、用”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科研工作是臨床工作的基礎和先導,依托科研工作提高臨床康復治療的療效,使康復治療更具科學性、有效性,通過形成康復領域“產、學、研、醫、用”一體化的技術創新群體,促進相關學科的交叉和融合,更有針對性地研發康復新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康復產品及其標準,共同完成康復設備的創新和完善,促進康復事業的發展,提高康復醫療服務整體技術水平。

2010年8月上海成立了“上海電生理與康復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該聯盟是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創辦的新型“產學研”合作組織,旨在推進康復科研成果應用,使“產學研醫”合作成果能實際落地。2013年11月上海又成立了“上海康復輔具與老年福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該聯盟由企業家、科研人員和產業利益相關者組成,為相互間的交流合作、資源整合、共同發展提供平臺。這些組織為康復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研發、臨床驗證和質量監督檢驗、相關技術標準制定、產品的應用示范和市場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渠道。

2.9 創新9:啟動上海衛生系統“重要薄弱學科建設”項目

2015年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啟動了上海衛生系統“重要薄弱學科建設”項目,明確了“做強傳統優勢學科、扶持重要薄弱學科、拓展新興交叉學科”的學科建設方向,要求大力支持選定的薄弱學科的發展,康復醫學學科建設位列其中,資助份額最高。選定的康復醫學學科包括以華山醫院為組長單位的7家醫院康復醫學科,它們將進行各具亞專科康復特色的平臺建設,總資助經費達1 450萬元。“重要薄弱學科建設”項目指出的康復醫學學科建設發展方向為:①繼續加快完善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②加強康復醫療人才梯隊建設,培育康復亞專科人才,形成康復亞專科人才培養基地;③進一步創新發展康復治療技術。

2.10 創新10:上海市醫療保險支付政策的扶持

上海市對康復醫療服務的支持力度較大,較早就將康復醫療服務項目納入了醫療保險范疇。另外,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根據實施情況,會適時召開康復醫療服務價格聽證會,合理調整康復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尤其是調整了一些一對一的康復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及時提高了康復治療和訓練的收費,極大地調動了康復醫療服務人員的積極性。例如,上海市2015年2月對康復治療項目的收費進行了適當調整,2015年12月又再次進行了調整,特別是提高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的康復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提高幅度近50%。建立合理的康復醫療服務收費體系可有力地推動上海地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健康發展。

2.11 創新11:設立“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

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和上海市政府科技主管部門的批準,上海市2010年設立了“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由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下設的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組織實施。這是面向上海地區康復醫學領域最具權威的科技獎項,旨在表彰和獎勵在康復醫學研究、治療技術創新和促進學科進步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和成果,對提高上海地區廣大康復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發揮優秀康復醫學科技成果的效用、積極推廣康復適宜技術、促進康復醫學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目前已成功評獎五屆,共計表彰和獎勵康復醫療技術成果36項、對康復事業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150人次,大大激勵了康復醫學工作者求真務實、敬業奉獻、勇攀高峰。

2.12 創新12:上海康復醫學科技評價引入第三方科技評價體系

2013年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率先獲得了上海地區康復醫學科技評價資格,這符合中央提出的要“公平、公正開展科技評價”、須引入第三方科技評價體系的要求。近3年來,凝聚上海地區醫學和康復醫療專家的力量,已完成13項重大課題的科技評價工作,并在上海市康復事業發展政策、方針及其具體實施措施的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進了上海地區康復醫療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醫院分級管理辦法[EB/OL].(1989-11-29) [2017-01-14]. http: //www.cnm21.com/yyfg/ yyfg_ 021.htm.

[2] 何成奇. 解讀《衛生部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方案》的基本思路[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2, 27(6): 494-49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全國康復醫療工作會議在京召開[EB/OL]. (2012-03-26) [2017-01-14]. http: //www.moh.gov.cn/mohyzs/s7652/201203/54393.shtml.

[4]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EB/ OL]. (2013-09-28) [2017-01-14]. http: //www.gov.cn/xxgk/ pub/govpublic/mrlm/201310/t20131018_ 66502.html.

[5] 勵建安. 凝聚合力鑄輝煌——2015年新年致辭[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5, 30(1): 1-2.

[6] 瞿介明, 李衛平, 晏波, 等. 上海市開展醫療資源縱向整合的改革探索[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11, 27(7): 499-502.

[7] 上海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代章). 關于印發《上海市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EB/OL]. (2015-02-16) [2017-01-14]. http: //www.shdrc.gov.cn/gk/xxgkml/zcwj/ zgjjl/16830.htm.

[8]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十二五”期間(2013—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3-07-09) [2017-01-14]. http: //govinfo.nlc.gov.cn/shfz/xxgk/shs/201308/ t20130804_ 3817759.shtml? classid= 434.

[9]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印發腦卒中等8個常見病種(手術)康復醫療雙向轉診標準(試行)的通知[EB/OL]. (2013-04-02) [2017-01-14]. http: //www.moh.gov. cn/mohyzs/s3573/201304/5c574b241c954ee48aa27490156fe 4ae.shtml.

猜你喜歡
學科建設體系建設
淺談風力發電企業培訓體系建設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人民論壇(2016年38期)2016-12-23 09:38:28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依托學科信息管理平臺,促進高校學科建設管理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09:20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建設實踐與發展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07:13
加強黨建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6:46:30
建設農業政策性信貸擔保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38:27
關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職院校建設中的若干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97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色| 亚洲综合色吧| 五月婷婷导航|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色综合成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色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区第一页|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欧美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免费三区|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jizz国产视频|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精品福利国产|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激情视频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高清色本在线www| 中文纯内无码H|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婷婷|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久久综合婷婷| 先锋资源久久|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一级片免费网站|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国产91视频免费|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无限乱码|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日韩视频|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成人午夜网址|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在线国产你懂的|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7| 欧美天堂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