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固化知識的傳授已不能適應多元化社會發展的要求,由于語言離不開其文化土壤,所以應讓英語語言與英語文化在教學中相生發,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煥發新的潛能和影響。本文以此出發,試作一番探索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文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07
語言是文化的產物,語言更是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才能領略到文化的異彩紛呈、豐富內涵。初中英語教學在教授給學生必要的英語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應該更注重英語語言背后的英語文化。隨著世界的多元化深入,我國對待國外的優秀文化持歡迎、包容的態度。也為實現我國中華民族的復興大任,主動借鑒吸收國外優秀文化。從教育教學來看,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技能,而其認識世界的主動性更強,也更有能力去學習、探索多樣化的文化內涵。因此,初中英語教學體現文化意識,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對英語文化的了解與理解,來培養英語綜合性的能力,并且回饋于自身的成長與生活。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偏向于傳授英語知識,學生的做題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在新時代下,透過英語文化的熏陶,在文化的理解下將能夠讓學生更輕松地理解教材中的英語知識。在接受英語文化的同時,學生的文化鑒別力也會有所提高,能夠自覺識別生活中一些消極、不利的文化流行行為、態度、風氣等等。所以,立足于內涵豐富的英語文化,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將會為教學帶來新的變化,對學生的塑造和發展亦將會發揮極大的潛力。
一、課堂導入加入文化因素或相關的生活經驗
一堂完整的初中英語課,必然會有課堂導入環節。目前,新課改下關于課堂導入的機制、切入點、原則以及具體策略都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許多研究成果。結合這些成果,在初中英語課堂導入中,不妨加入一些英語文化的因素,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奠定恰好的文化氛圍和氣息。在導入中添加英語文化的色彩和因素,有利于幫助教師講解一些英語語言中的約定俗成的規則和定式。而結合相關的生活經驗,創制課堂導入,也是可行而有效的。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會有一些與英語、英語文化有關的東西,教師何不加以利用,創制為良好的教學導入。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深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直接接觸到英語國家的外國人、或者去英語國家旅游等。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談談對中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將會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創造一個新的契機。無論是加入文化的因素,亦或是聯系相關的生活經驗,都是在以文化陶冶的方式,引領學生把握英語特點內在的形成因素,避免學生死記英語單詞、硬背英語語法知識。在導入中力圖創造英語文化的環境,讓學生在再創的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所習得的英語更具生命的活力,杜絕“中式英語”的窘境再發生。文化的影響是潛在的、隱性的,但是確是直指人心的。學生在無形之中會接受影響,在思想中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致和喜愛之情。同時,這也給鄉村的英語教學提供一點啟示,在教學中增加英語文化的因素,可能會更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對話
語言的學習,就是一個掌握基本要求、規則,而后實踐交流的過程。所以,要借助大好的形勢發展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對話是一個雙方交互的過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對話,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生與教師的對話,還要發揮生生之間的對話。而且,目前的初中英語師生對話還不夠深入。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都是為了實現學生與英語文化的對話。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模擬英語文化中的交流溝通,感受英語文化的點滴。對話也不單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它是在促成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在開展英語對話中,實際上學生就英語語境下的交流與用本土語言的交流進行比較分析,試圖在找其中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例如,uncle一詞與中文照應起來,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區別。學生在對話中需要根據場合情況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判斷和理解。英語中有不少單詞的意義十分豐富,可以同時與中文數十個詞相照應。這個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交流過程中逐漸發現和認識。在對話的過程中,其實亦包含著學生對英語以及英語文化的理解。對話,就是在交流各自對其的理解。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對話,要以尊重為前提。尤其是師生之間的對話,要尊重和平等。才能夠切實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致置身于英語學習。
三、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
由于對英語文化的重視,英語文化回歸于初中英語教學活動,必會對原有的教學習慣產生影響,而已有的一些教學常態也將會制約英語文化對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考慮英語文化的特點,改善或者創新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英語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較為完美的結合,共同促升教學有效性。英語文化彰顯愛、自由、平等、活力,教師不妨研究英語教學的相關模式和理論。例如,以“圓桌會議”的形式開展探究活動課,讓學生自主探究、探究出成果。也可以結合一些較有特色的英語文化中的傳統節日,讓學生在節日的氛圍中感受英語文化,學習英語知識?,F如今的初中英語教材編者也在為之努力,在課本中滲透有一些英語傳統節日特色,并且其課時安排也與節日的時間大致相同,這樣就更有利于依托文化背景開展教學。初中英語教學采用有探究性的教學,調動學生的思維。專注于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潛在的文化成因。探究性的教學,并不是將英語文化直接呈現納入教學中,讓學生直接學習,而是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自主發掘文化內涵、意蘊。
總而言之,英語文化背景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是重要的,在文化背景下致力于英語學習,將有效地避免英語知識學習生硬化、死板化,而是在學習英語的基礎上,去深入感受英語文化的魅力。關于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文化的引入研究,可以很好地縮小中英語言的差距,減小文化之間的代溝。當然,初中英語教學中但引入英語文化還不夠,還不足以體現文化的交互特性。在接受、學習英語文化的同時,更要結合英語知識來反觀自身的文化和語言。中英語言皆為語言,其學習運用中無疑有一些相同之處,借英語學習之機,進一步增強本土語言的學習,同時進行中西文化的比較,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語言差異背后的文化內涵,實現中英語言、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在認識差異的基礎上互相調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