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娟
摘要 隨著高職院教學實踐改革深入進行,需要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為學生學習和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但是在實際采用柔性化管理過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柔性化管理效果。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改進當前的管理理念,明確柔性化管理目標,滿足實際需要。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實踐教學 柔性化 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60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就是結合學生不同專業,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積極的主動探索,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隨著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柔性管理被廣泛地應用到高校管理中。柔性管理在本質上就是堅持“以人為中心”,要充分發揮學校管理者的積極主動性,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潛在的影響因素,提升管理的效果。但是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柔性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高職院校管理人員,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不斷挖掘悲觀者的潛能,提升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柔性管理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與傳統的“剛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們心理基礎上,采取與以往不同的非強制方式,不斷挖掘人們的高尚的品德,培養良好的責任心,激發人們積極性,把組織的意志逐漸轉變為人們自覺行為。柔性化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而言的,重視人的情感培養,重視對人的啟發、引導和支持,強調效力治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效力主要來源上層管理人員,而不是傳統的規范條例,從而激發被管理者的積極主動性。
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而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的質量,但長期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行政命令和紀律約束的管理方式,強調學生組織管理的權威性和對學生行為的規范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很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創新凈勝。高職院校采用柔性化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提升高職院實踐教學的管理水平,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教師教學的聰明才智,從根本上保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在進行學生管理上,可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更快地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環境,提升學生自主自律意識,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對高職院校而言,可以不斷健全學生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力資源資源配置,完善人才培養標準,推動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因此,高職院校管理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關系,做到剛柔并濟,提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管理的實效性。
2柔性管理條件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高職院校而言,主要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性人才”。其中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人才教育和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在柔性管理下,實踐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下面就一一展開論述。
2.1實踐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目標對實踐教學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但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把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實驗、實習以及實訓等環節,非常重視學生技能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實踐教學的標準,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對實踐教學理解不夠全面,使得實踐教學不夠明確具體,無法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職業性和實踐性,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2.2實驗教學存在問題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共性發展,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高職院校教師會要求學生在同一時間,做同一實訓,然后進行統一的講解,要求學生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時間標準和步驟進行實訓,雖然教師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激發學生進行試驗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只能按照教師布置好的方案和框架進行學習,不能有效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
2.3雙師型教師比例較低
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偏低,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因此,高職院校會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雙師型比例,通常主要采用外因內建的方法,但是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外引”主要是高職院校在引進人才過程中,引進標準單一,盲目的要求高學歷,但是那些具有豐富經驗但學歷不高的人才很難得到高職院校的青睞。“內建”就是在高職院校內部,專業的教師面臨較重的教學任務,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課題,沒有時間和精力提升自身的實踐素質和技能。并且高職院校會派送教師進行進修和培訓,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導致實踐繼續教育效果不明顯,導致“雙師型”教師質量較低,無法保障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質量。
2.4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缺乏彈性
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建立剛柔并濟的評價標準,采用為具體的實踐教學提供指導和幫助。在通常情況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評價的主體、對象、內容以及標準。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實踐教學評價主體主要包括教務處等管理部門。評價對象主要包括學習全體師生、實驗室等。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包括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評價標準主要是根據實踐教學目標,對教學環節進行考核的指標。從整體上來看,實際的評價標準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彈性,不能真實客觀反映學生實踐學習的真實水平。
3柔性管理理念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措施
根據前文論述,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雖然采取一些改進措施,但是受到師資投入和評價體系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實踐教學質量不高。下面就針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采用柔性化管理展開論述,幫助消除潛在的不足,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
3.1合理定位教學實踐目標
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目標。第一,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專業咨詢指導委員會,結合學生的專業,做好市場調研,分析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根據本學校的師資資源和課程設置,建立符合學生發展的實踐能力培養目標。第二,高職院校教師要針對企業和行業需求,分析工作崗位標準,對制定的整體目標進行細分,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為學生以后走上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要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各種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既定的實踐教學目標。
3.2采用開放性試驗教學
在進行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造一個相對開放的試驗環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有條不紊的完成試驗的所有步驟,提升學生試驗的獨立性。在柔性化管理理念下,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要摒棄傳統被動的教學試驗方式,把傳統的演示驗證試驗,逐漸轉化成創造性試驗,從而提升學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教師在采用開放式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改變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式,采用“提問、思考、動手、總結”的教學模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試驗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
3.3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質量
高職院校為了提升學生整體教學質量,在制定學校發展策略上,要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與質量,優化內部教師資源配置。第一,雙師型教師外引上,高職院校要建立彈性的引進機制,摒棄傳統單一的引進理念和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師引進機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綜合評價教師引進的標準,從而吸引更多的教師人才,為學校儲備更多的人才,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推動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第二,在教師內建方面,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教師培訓機制,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結合不同專業的教師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為教師提供更加便利的進修機會,積極鼓勵教師不斷走出校園,深入企業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讓教師把教學理論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去,提升教師綜合實踐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指導,也為教師塑造良好的職業生涯提供機會。
3.4完善實踐教學評價標準
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真實客觀反映學生實際學習的效果,需要結合式教學實際,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豐富教學評價主體、方法和內容。在評價主體上,要從不同角度對實踐教學進行評價,在完成教師評價和自我評價以后,還要進行企業評價。在評價方法上,高職院校可以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進行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全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對實踐教學提供指導。教師可以采用形成性的測評方式,對實踐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改造,提升實際教學課堂效率。在評價內容上,教師要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為以后做好本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加強學生自我管理,遵守學校紀律,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要。
在進行高職院校柔性化管理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針對實際的教學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要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生服務意識,剛柔并濟,為學生進行實踐創造良好的氛圍。第二,教師要處理好“剛性”和“柔性”管理之間的關系,避免走上極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