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娟
摘要長征精神對塑造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至關重要。研究探討了它的科學內涵及其價值,分析了我國大學生在傳承與弘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挑戰,最終從社團建設、社會實踐、宣傳渠道、先鋒模范示范、思想政治教育這五個方面提出了傳承與弘揚這一民族精神的具體措施。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樹立我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為振興中華提供一批思想過硬、素質能力較強的棟梁之才。
關鍵詞長征精神 思想教育 大學生 繼承和發揚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縱橫十一個省,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完成了長征這一驚天動地、彪炳史冊的偉大征程。長征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塑造我國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其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1長征精神的科學內涵和價值意蘊
深刻理解和把握長征的精神內涵,對于長征精神的繼承與弘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習近平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2長征精神繼承與弘揚過程面臨的挑戰
當前,國內外形勢瞬息萬變,大學生們的思想也要急劇變化。如何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通過傳承與弘揚我國積淀得到的長征精神,將是將我國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重要一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政治多元化格局日益明顯,加之網絡信息化的潮流席卷全世界,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正將西方文化理念加速傳播至我國,將它們的觀念、生活方式強制性地傳播到我國。社會上出現各種思潮相互碰撞的局面,使大學生中出現的意識形態真空的現象,很多大學生的觀念中都認為西方國家什么都比我們國家好,西化的范疇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開始崇尚西方的宗教主義,對我國所倡導的共產主義不認同,當然還一部分學生是沒有任何信仰的。信仰危機的現象日益嚴重,有很多學生對社會和自身都漸漸失去信心,開始感到迷茫。西方國家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對我國所崇尚的團隊合作意識、嚴謹務實等思想造成巨大沖擊,很多大學生由此失去團隊凝聚力。
大學生正是道德觀念形成與確立的關鍵時期,如在這個時期中發生扭曲,出現價值取向迷茫的現象,對其今后的發展將造成巨大負面影響。還有部分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弱、對家長依賴性強、缺乏奮斗目標,害怕吃苦,集體意識淡漠,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樂,入黨動機不純。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價值理念的引導不確定,不思進取的觀念所造成的。
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廣西大學在這方面進行了多方的嘗試。2016年10月,正值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謳歌黨的光輝歷程,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堅定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學校開展了以“信仰的力量”為主題的師生座談會。同學們紛紛熱情參與,把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在座談中追憶歷史,解讀經典,暢談感想,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取得良好反響。學校還運用學校網站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形式,組織網絡祭奠、精品閱讀、視頻點播、話題貼搶樓等活動,吸引大批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取得良好效果。這些例子實際上都表明長征精神到如今依然沒有過時,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在大學生教育當中具有重大意義,受到諸多大學生的喜愛。
3新時期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舉措
傳承長征精神,充分認識其價值,認識其所面臨的時代與國內外文化觀念的挑戰,有必要選擇正確的建立途徑。在此,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們要秉持知、情、意、行這些基本的行動要素,將其融入到從社團建設、社會實踐、宣傳渠道、先鋒模范示范、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項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舉措之中。
3.1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長征精神教育中的作用
大力支持和正確引導大學生理論型社團,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并樹立堅定不移的信仰。堅定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當代青年大學生應當世代傳承的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采取交流體會、專家輔導、實踐調查等方式弘揚長征精神,培育長征精神,使長征精神和時代精神有機融合,并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動力和思想靈魂。其中,“知”是這一舉措的核心。“知”即是對長征精神認知情況。在中華民族精神當中,長征精神是所有精神的集中表現,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高度體現。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是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古語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因此,各社團負責人應該將傳承長征精神與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灌輸與加強思想引領結合起來,將重視大學生在校表現與其長期發展結合起來,做到開展工作有規劃、真實干、有成效,不斷提升社團工作的效果。
3.2大力開展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勇于開展既符合時代需求又頗具差異性的社會實踐項目,是大學生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一條重要路徑。其中,“情”是這一舉措的要領。“情”是指長征精神以及在革命戰爭時代的革命領袖和共產黨人的情感。我們可以在學校的校園文化節項目上融入長征精神的教育和引導。可以采取校園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長征精神的宣傳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精挑細選一批紅色歷史題材影視片進行播放,使大學生充分感受到長征精神的熏陶、影響和感染,自覺把優良傳統和作風轉化成為大學生的內在素質,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每年一次的清明祭奠是我們緬懷先烈、紀念親人、覺悟人生的載體,是了解歷史的重要課堂,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時節來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近幾年來,學校每年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團在這一方面已經初具成效。
3.3充分利用易班、微博等新媒體拓展教育渠道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必須加快校園網絡平臺建設、建設一批具有特色、有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網頁。例如可以在易班上建立長征精神教育網頁,把當前具有時代特征的長征精神教育素材作為紅色教育的一部分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并對大學生加以正確引導,使校園網能夠成為大學生長征精神教育的新陣地。又如可以將聽老教師講長征故事、《長征》紀錄片展播、長征知識知多少等內容置于校園官方微博或官方微信中,通過“時時可得、處處可及”的網絡教育空間來拓寬長征精神教育的渠道。
3.4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傳承長征精神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要將長征精神的認識轉化為自覺踐行的行為,大學生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其中,“意”是這一對策的關鍵。“意”是指將長征精神培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轉化為真心踐行長征精神的道德意志。近幾年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的愿望。思想表現好、紀律觀念強、學習成績好、工作業績好的優秀大學生加入到黨員隊伍中,使我們黨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時也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課題。總的來說,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領頭羊,領頭雁,是學生工作的骨干。而且,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活動可以通過以點帶面、以面帶片的方式來開展。在校園中,朋輩影響是學生從周圍人身上得到啟發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通過學生黨員對長征精神的學習和宣傳可以很好地帶動其他同學,從而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
3.5重視長征精神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要將長征精神等黨的優良傳統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在長征精神的宣傳教育中,要克服形式主義,利用新媒體貫徹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將長征精神適當地融入到教育中,結合實際的講課內容將長征精神貫穿入內,切實培養學生不畏艱難、勇于前進的精神,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同時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其次,將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程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長征精神的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高校教師要結合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找出有效的解決方式,有助于提高長征精神的教育成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身為高校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個人學術水平以及綜合素質,以高尚的人格和廣博的學識感染大學生,使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