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陸

摘要:現階段,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國家適時出臺了全面二孩政策,這意味著今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方向也將發生一定的改變。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勢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展開分析和探討,以期為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及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人口和計劃生育;人口素質;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當前人口素質偏低、人口老齡化、人口分布不均等問題正嚴重困擾著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新形勢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是人們在對待生育問題上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觀念。一方面,我國城市年輕人群中產生了對生育持抵觸態度的新群體——丁克族;另一方面,一些偏遠農村地區,違規超生、生男不生女等現象依然頻頻上演,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使得一些城市新初生兒不斷減少,而農村新生兒比例逐年增加,不利于我國人口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截止2014年末,我國16~60歲之間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1583萬人,同比減少371萬人,在全國人口總量中的占比為67.0%;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1242萬人,占比15.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3755萬人,占比10.1%。一般情況下認為,當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以上時,就說明這個國家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根據現在的人口發展趨勢,預計到2033年左右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到2050年左右將達到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屆時我國將全面迎來“銀發潮”,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都將受到巨大影響。
三是人口分布不均。多年來我國人口整體呈現從農村涌向城市、從中西部落后地區涌向東部沿海地區的格局,這種人口的單向流動和積聚,使得我國本就不均勻的人口分布變得更加失衡,也對區域經濟、社會保障等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二、新形勢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優化對策
1.更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理念
今后,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應當由節制生育向調節生育轉變、由強制干預向宏觀調控轉變、由單獨兩孩向全面兩孩推進。總之,要由純粹控制數量向穩定低生育水平轉變,將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作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奮斗目標及評價指標。
2.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方式
首先,在宣傳口吻上,要一改原來的“打官腔”,除了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健康知識之外,還要積極進行基本國情、人口形勢、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等方面的宣傳,努力做到寓宣傳于服務,令廣大人民群眾信服、滿意。其次,在宣傳手段上,除傳統的廣播、電視、報刊外,還應積極借助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新媒體宣傳工具,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計劃生育工作開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3.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首先,政府應制定一套完善且人性化的政策法規,為相關部門做好人口素質工作提供有力依據。其次,要全面加強生殖健康教育,由衛生、計生、教育等部門共同負責生殖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具體包括嬰幼兒早期教育、青少年性教育、生殖健康教育、避孕節孕教育等不同環節。應注意,0~3歲是人口潛能開發的關鍵階段,因此對于生殖健康的普及教育應當從小就抓起,充分結合各年齡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培養,循序漸進地提升國民人口素質。
4.努力改善人口結構
按照現在的人口發展趨勢,如果繼續執行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及計劃生育政策,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將進一步加劇。所以,今后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將改善人口結構作為重要方面,通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維持合理的生育率水平,從而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實現人口結構的改善。
5.積極調節人口分布
調節人口分布的關鍵在于改變現有的經濟和政策重心,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鄉鎮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從而改善農村發展環境,遏制人口的不合理流動,實現城鄉均衡發展。其次,在中西部發展上,目前國家已出臺大量優惠政策,當務之急是加大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入中西部建設,促進人口再分布,緩解區域經濟發展的壓力。
三、結語
新形勢下,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困境。對此,必須更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理念、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方式,同時努力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調節人口分布,從而改善人口形勢,創造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新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子輝.論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理念創新[J].科學中國人,2016(1X).
[2]管利民.總人口增速減緩 老齡化速度加快[J].統計與經濟,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