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光
德慶縣實驗小學
班級管理是學校的內部基層管理,它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的實施和開展。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班主任工作實踐,就如何用心管理班級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總結,旨意在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一、關愛學生,用心育人
2012年,我接任四(1)班班主任時,班中一位姓陳的同學性格孤僻,說話沒有禮貌,自由散漫,無心向學,學習成績不理想。對于這樣一個學生,我沒有急于批評,而是進行多方面的觀察、調查、走訪和交談,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原來他是個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在外公家寄養,對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
當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三番五次與他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到他外公家家訪,一有空就和他促膝談心,深入他的內心世界,詢問他課堂上的表現、作業完成得如何、天涼了添夠衣服沒有、雨天是否帶了雨傘等一些小事情,遇到惡劣天氣放學還護送他回家。同時,鼓勵他參加班集體和學校組織的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當他取得成績或點滴進步時,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久而久之,我的關懷終于感化了他,他變得活潑開朗,勤奮好學,熱心助人,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一次愛心捐款活動中,他表現得相當積極,被評為本班的愛心小使者。由此可見,對待缺少愛的學生,教師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恒心和信心,全方位的關心他們,就能收獲更多的真心回報。
二、確定目標,訓練常規
每個新學期的開學,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與小組在知識、能力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全班與小組奮斗的目標,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然后,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及知識、能力現狀,擬定切實的個人遠、近期目標,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使全班學生都有新的展望和新的起點,并通過扶優等生、拉中等生、托學困生的方法提高班級整體水平,幫助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進步。
每學期開始,我都將學生的常規訓練當做頭等大事來抓,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課堂常規、衛生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等。訓練可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遵守校規班規,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使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三、建立班委,培養班干
班主任接受新的班級,對學生不熟悉,這就需要教師獨具慧眼、發掘人才。我一般采用“望、聞、問、切”的方法。“望”即密切觀察班里的每個學生。在新生報到或開學第一天,我就對學生進行一次“面試”,“望”學生的資料、相貌、穿著打扮和行為,經過多方觀“望”,從而初步確定一個班委成員候選人圈子。“聞”就是善于傾聽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如可以從側面打聽一下學生或者該生以前的班主任,也可以通過課堂、活動課、自習課等各種場合傾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性格、特長等狀況,從而初步確定他們能勝任何職。“問”即多詢問學生對候選人的看法、意見和印象,了解這些候選人的表現。也可以和這些班委候選人談話了解一下他們做班干部的感受和思想動態,進一步了解學生。“切”是在具體工作中考驗班委候選人是否能勝任班委工作。如我把班務分給這些學生,讓他們分頭管理,然后明察暗訪,了解他們的責任心和管理方法,檢查他們的管理效果。
班干部選出后,他們的培養是班級工作是否持續做好的關鍵。我放手讓班干部去管理班級,充分信任他們,鼓勵、指導他們如何去抓班級管理,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協調配合,通過開班委會、個別談話、耐心幫助、加強鍛煉、定期考核等多種方式對班干部進行精心培養,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他們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能力,使他們盡快樹立起班干部在班集體中的威信、號召力和影響力。必要時候還可以采取定期輪換班干部的方法,來進行班干部的培養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結合學生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勤思考、多研究,不斷探索和創新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