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福團
廉江市第三小學
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需付出艱苦的勞動和辛勤的汗水,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使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發展,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班主任講求方方面面的管理藝術。
一、溫暖集體,寬容回歸
學生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他們聚集到同一個班里,需要得到同學的理解、包容和幫助,得到教師的關心、指導和肯定,感受到班集的溫暖和力量。本學期我接受六(3)班的班主任工作,當我向原五(3)班班主任了解情況時,原班主任感嘆地說:“該班男生有點聰明,但整個班的紀律差,學風差,調皮搗蛋讓你哭笑不得。”搗蛋一:阿明同學為了不讓班主任和科任教打電話告狀,競然在父母親手機上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手機號碼拉入黑名單,老師打電話總是“線路正在通話中”;搗蛋二:阿杰同學有一天給我打電話,鄭重地說:“老師,我奶奶去世了,爸爸說要請假三天。”三天過去了,我見他還沒有來學校,便打電話去問下情況,接電話的正是他奶奶,事后我讓他說說請假的原因,他說這樣做是為了保障到機室玩下游戲的時間。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是這樣做的。1. 讓全班同學真正選出得才兼備的班干;2. 召開班干會,討論并落實每位班干扶助后進生的對象及具體做法;3. 確定在幾周內開好“最美的孩子”主題班會;4. 期中評選班中“最美的孩子”。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我大張旗鼓的表揚,和風細雨的批評,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去變,變得積極向上,變得文明和諧。
二、聯系實際,訓練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在長期的反復的訓練中形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搞好學習的保障。所以在每一學期一開始,就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他們了解《守則》和《規范》的意義和要求。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上述的要求去做。同時,我又組織一些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多做有意義的活動。每周自評一次,看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有待提高。這樣班風上來了,紀律好了,同學們的各方面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常規思想教育,堅持不懈
以思品課和班會課為陣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我利用每周的談話交流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教育他們尊敬長輩,關心別人,以及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目標。其次,我堅持每周開一次班會,讓學生自己說說本周內所做的好人好事,以及不足之處,就出現的一些問題,由大家討論,發表意見,最后我做總結,值得獎勵的,在教室表揚臺上獎一顆紅星,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分別召開總結頒獎會。這樣獎勤罰懶,獎好罰差,促進學生進步。通過這種方法,班上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大家你追我趕,爭創先進。
四、開展活動,享受陽光
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命脈,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而游戲、玩耍、活動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天真,可塑性強,開展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活動,花力不多卻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何樂而不為呢?我先后組織學生開展了手抄報設計比賽、“我與安全同行”、手指操比賽、書法比賽、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活動都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他們都為搞好一次活動而一齊忙碌。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他們充滿活力與朝氣,擺脫學習沉重的束縛,讓他們享受快樂,感受集體的溫暖。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先生的這一番話,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那么,作為一個班主任,就更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的去觀察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我常常找機會與他們談心,說說自己的經歷,表明自己的立場,談談個人的理想,讓學生產生共鳴,也說說自己的經歷、立場和理想,師生的討論,往往能輕松發現他們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他們建立深厚的友誼,達到心靈的溝通。這時,你會感到異常的愉悅。這份愉悅的感受來自學生帶給你的感動,它如蒙蒙細雨,濕漉漉地滋潤種子的夢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著心靈。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