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立民
【摘要】“互聯網+”時代,微課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課堂變得更豐富靈活。微課,創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點亮了小學語文課堂。所以,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讓靈動的“微課”在教學中產生實效,打造出真正的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時代,逐漸涌現出微小說、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一系列的微事物。中小學教學中也逐漸出現了微課程、微型學習等新的方式。微課教學是一門短小精悍的教學模式,將它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跳出了小學語文課堂傳統教學的束縛,微課讓課堂顯現童趣樂趣,能夠解決教學難點以及拓展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氛圍,并逐步創新學生的學習模式,微課在“微”中身手不凡。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微課運用的實效性探究。
一、微課,讓學語文妙趣橫生
萊辛說:“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小學生因為年齡的特點,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快速集中,往往上課的鈴聲已經響起,他的思想還在操場的游戲中。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創設有效的語文情境,先聲奪人,一出場就要抓住學生,點燃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積極主動探究新知,這是一堂課的關鍵。教師可以從設計導入開始,讓學生向而往之。微課的出現,運用大量的圖片,聲情并茂,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習直觀化,學習的開始免去了教師唇耕舌耘的說教,借鑒了好萊塢大片中懸疑、意外、問題等刺激元素,讓課程趣味十足,富有視覺黏性。
比如在學習《水鄉歌》一課的時候,一開課我就鏈接了一段微課:伴隨著悅耳動聽的音樂,一幅江南水鄉的圖畫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清凌凌的河水九曲十八彎,一座座小橋架在小河之上,顯得優雅別致。小河兩岸是古樸的村社,屋頂上升起裊裊炊煙。漁民們駕著小船在小河上穿梭,聲聲漁歌在河面上飄蕩。這獨特的江南水鄉圖立刻吸引住了生活在北方的小朋友的眼球,使他們恍如身臨其境。短短幾分鐘的微課,讓學生了解了水鄉的模樣,為后面學習課文,理解水鄉的特點—水多、船多、歌多,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微課,讓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課時教學重點就是學生一節課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學科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反映,是一節課教學的核心知識。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學重難點不僅是教師在課堂上要著力想出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的內容,也是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傳統教學中,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但有可能會因為課堂突發情況或是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轉移而偏離重難點教學。微課設計目的性強,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音像展示的形式也富有吸引力,內容精簡、主題突出,直觀易懂,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地展開學習,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把抽象變得具體形象,將知識帶入生活。
如在教學《撈鐵牛》時,讓學生理解撈鐵牛的過程就是本課的難點,我制作微課,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鏟沙入河后發生的景象,隨著船上泥沙的不斷減少,船身的重量在逐漸減輕,隨著船身的上浮,陷入淤泥中的鐵牛就被拔了出來,從而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了懷丙和尚是如何巧妙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使他們感受到了這種方法的簡便與實用,體會到了懷丙和尚的智慧,順利地突破教學難點。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作文無疑是學生最頭疼的一樣作業。很多學生拿到題目以后總感到沒有東西可寫,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枯燥無味、空洞無物。巧妙地利用微課,可以克服學生寫作時下筆難的現象。在指導學生寫《我最喜歡的花》這篇作文時,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學生熟悉的花的微課。通過微課展示讓學生觀察花朵和葉子的形狀、顏色、味道,了解花的生長過程和習性,體會花所隱含的精神品質。經過指導,學生掌握了觀察的順序,找到了不同的花所具有的特點,擁有了寫作的內容,產生了寫作的欲望,寫起作文來自然下筆如有神。
三、微課,讓孩子視野一望無垠
在課文學習結束時,學生一般都會感覺意猶未盡。這時教師就可針對課文的內容,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不斷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微課使教師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相應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超越課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閱讀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料,豐富、拓展、延伸,這些對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在學習《包公審驢》一課后,學生對包公運用智謀巧抓偷驢賊的辦法拍手叫絕。一看學生興趣正濃,于是我也借此東風,利用微課向學生介紹了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智謀的“三十六計”。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了“三十六計”的內容,讓他們知道了“三十六計”包含的典故和演化出的成語和含義,同時讓他們體會到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些課外內容的拓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更能激發他們學智謀、用智謀、創智謀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微課猶如一縷春風,給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帶來蓬勃的綠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課堂變得更豐富靈活。微課,創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點亮了小學語文課堂。所以,作為一名有智慧的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讓靈動的“微課”在教學中產生實效,打造出真正的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