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根本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性。高職教育的宗旨決定其英語教學需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走一條以能力和素質為目標的新路。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應確立學以致用,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并以此來調整英語教學的目標,改革英語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現如今,行為導向教學法逐漸成為職業教育教學論中的一種新思潮,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和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
關鍵詞:高職教學;教學方法;高職教育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為主要載體,具有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的特點。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英語老師,我們必須從時代和國際競爭需要的高度來認識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采取各種辦法努力提高我們的英語教學水平。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顯著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性。高職英語教學基本上還處于以應付過級考試為核心的階段,課堂教學缺乏創新性,仍然采取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和書本為中心,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教學重點更多的是注重語法的講解、詞匯的運用、課文的翻譯,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綜合運用多種英語教學法從事教學的能力。在教學中存在重詞匯質量,輕數量,重精讀,輕泛讀,重知識傳授,輕技能訓練,重應試教學,輕素質培養等現象。這種教學方法,壓制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缺乏實踐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較差。此外,教學手段落后,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學還是以“教師—黑板—教材—錄音機”為主,外語教學嚴重滯后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缺乏良好的英語教學的硬件環境。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改革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
高職英語教學要探索和嘗試多種方法,如采用“主動型”教學模式,通過講練結合,課堂討論,情景教學等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既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又能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教學手段上,要大力提倡教師運用現代科技條件。構建多媒體網絡語言教學實驗室,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整合豐富的多媒體外語學習資源,提供傳統語言視聽教室無法達到的功能,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另外目前的課堂教學現狀也不容樂觀。我們作為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采取了許多方法。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過分強化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中心主導地位,忽視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向、多種形式的互動作用和效能,加上千篇一律的灌輸方法,使學生對知識學習缺乏應有的生氣和活力,造成了課堂氣氛沉悶,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大部分學生人在心不在,效率極低。為了交差,抄襲別人作業,依樣畫瓢,不求甚解。長此以往,造成知識的脫節,積重難返,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更有甚者,放棄學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最為重要的學科認知目標也不能完成。所以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改革迫在眉睫,特別對我們職業學校來說,其改革意義更為重大。
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名教師,我所理解的行為引導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所有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由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使問題獲得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會學習的過程,也是獲得經驗的過程。
2.學生參加全部教學過程。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既了解總體,又清楚了每一具體環節的細節。
3.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愿望。強烈的學習愿望,緣于積極的參與。一方面是內在的,好奇、求知欲、興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師的鼓勵,學生間的合作,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悅等。
4.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或者指導者,從教學過程的“演員”變成了“導演”,但并不影響教師發揮作用。
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要求則更高了。在日常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也注意嘗試教學模式的一些改革。
(1)課前的3min演講的活動:在英語課堂上營造一個學英語的環境和氣氛非常重要,我在英語課堂上嘗試著進行一些既能活躍氣氛又能放松心情的英語活動,如“English broadcast”“My story”“A riddle”讓學生們在參與中鍛煉自己的口語和聽力,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致,為老師下一步的教學作好準備和鋪墊。
(2)在講授課文時注意導入:導入就是以老師為主導,將以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主題句以活動、問話的形式通過Warm-up activity展示給同學們,為正式的課文學習做準備。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3)選擇性精講在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課文教學見什么講什么,所以老師永遠說課時不夠用,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導致學生沒有了自己的思想,試想一個老師如果什么東西都教得很細,什么內容都教得很正確,那么學生就沒有思維,成為了一個被動學習的機器,永遠缺乏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因此我在處理比較簡單的課文時,我不再通講全文,而是采取讓同學提問的方式,比如我給學生一定時間瀏覽全文并找出問題,讓其他同學討論并解答,學生們就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信和樂趣,如果全班同學都不知所答,我在這個時候給學生講解疑難,學生們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4)通過多媒體刺激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我學校配備有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情趣狀態,縮短師生的距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我們就要不斷進取,勇于探索,大膽改革,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闖出一條英語教改的新路,把高職英語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真正為國家培養更多合格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殿坤.原蘇聯教學論流派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石中英.知識轉型和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簡介:
亢曉榮(1968.05—),男,山西省原平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講師,山西金融職業學院基礎部,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