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琳
摘 要:“微課”給現代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轉變,運用好“微課”可以服務課堂,提升課堂。文章從信息技術課應用微課的教學意義、信息技術課中微課的應用策略兩方面,對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進行反思和實踐。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問題反思;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7;G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30-01
一、信息技術課應用微課的教學意義
首先,微課是以“視頻”為核心的教學活動,微課教學能夠有效減少教師的重復教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制作微課能夠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同時,由于課內學時有限,學生可以通過課余時間觀看各種微課視頻,鍛煉自己的操作能力。微課還有一點優勢,就是個性化強,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進行學習,這樣既能有效地學習,也能提升整個課堂的效率。
二、信息技術課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下面主要就目前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微課存在的缺陷,提出三種教學對策。
(1)微課是課堂“強心針”,可傳授知識、活躍氣氛。長期以來,部分初中學校、教師、學生對中考以外的科目不甚關注。因而學生來上信息技術課,大部分是抱著休閑放松的心態,對理論教學環節更是冷落。教師為了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為了把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可將課堂中的理論教學環節以微課的形式呈現。例如,在過去教學管理計算機這一單元時,因為內容十分簡單,教師深入地講理論會顯得枯燥乏味。針對這堂課,教師是這樣制作微課的:首先下載計算機發展史紀錄片,用QQ影音剪輯了時長約3分鐘的視覺內容豐富的重點視頻,作為微課的導入小視頻;接著在互聯網上搜集大量素材,以PPT為平臺,利用電腦把計算機的系統組成和處理信息的過程通過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以一個“操作系統”為主角,設計一個“操作系統自述‘使命”的小動畫,并以一個“病毒”為主角,設計病毒自述工作方式的小動畫。用Camtasia Studio 6.0作為錄屏軟件將這些動畫錄制下來,形成一個時長約6分鐘的完整的以計算機、操作系統和病毒為第一人稱介紹課程理論知識的動畫。剪輯錄制完畢后,用QQ影音輕松將幾段視頻、動畫連接起來,形成了完整的微課視頻。這樣一段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充分吸收了以往厭倦的理論知識。
(2)微課是課后“大補湯”,可答疑解惑鞏固知識。信息技術課在初中階段的學時有限,學生學習課程內容的時間也不多,但用心學習的學生總能產生很多疑問和困惑。比如,學習制作作文選時,有學生問教師:“老師,封面怎樣才能不標頁碼?”“老師,想讓目錄的頁碼和正文的頁碼不一樣該怎么辦?”……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為學生一一解答,于是就專門錄制了課后答疑解惑的微課視頻。答疑解惑的微課仍舊以錄屏為主,用PPT和變音軟件錄制“學生提問”的環節,將課堂上教師收集的問題逐一展示。比如,學生問的“不小心多點了一個工作表,怎么刪除呢”“Excel表格能放到文檔里嗎”等問題,教師會在微課視頻中一邊錄制計算機操作,一邊錄制語音講解,耐心地將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消化的內容再重點講一遍。學生課堂集中注意力時間有限,操作生疏而導致有的地方記不住、理解不了,教師將富有共性的問題在課后進行答疑解惑,就使微課成為了富有營養的為學生補充知識的“大補湯”。
(3)微課是能力“加油包”,可針對個體拓展視野。每個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基礎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使用計算機時間多,操作熟練,課內知識就滿足不了他們提高能力的愿望;有的學生操作少,就需要多做些練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某些單元課程后錄制了較多的提升能力型的微課,供學生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比如,教學音視頻的獲取與編輯時,教師在課后就提供了幾種微課內容:利用QQ影音編輯影片、利用會聲會影編輯唱片、利用網頁保存音視頻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微課內容觀看學習。雖然教師在課堂上也會教學生如何使用會聲會影,如何在網頁或應用上下載音視頻,但課后自選微課的意義就在于其內容比課堂教學內容更有實用價值、更加有深度。比如,教師提供的自選會聲會影微課學習,內容就包含調整音軌、視頻軌的同步性,將美圖秀秀或PPT等工具與會聲會影結合錄制綜合性視頻。而QQ影音編輯影片,則是針對一些能力較差、但又有編輯視頻需求的學生,教師可以教給他們一種簡便的方式,讓他們滿足需求。課堂外的微課學習是提升學生能力的“加油包”,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以生為本。
三、結束語
“微課”給現代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轉變,運用好“微課”可以服務課堂,提升課堂質量。特別是針對課時少、實際應用意義大的信息技術課,在初中階段引入“微課”這種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充分吸收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避開應用微課的誤區,掌握微課的內涵,給學生最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楊正群.關于“微課”的幾點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2).
[2]張田曦.微課應用及實踐信息技術微課制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3(33).